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研討論文
時間:2022-02-09 10:10:00
導語: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研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個人素養
1.1語文是一門需要積累的學科,傳統的語文教學對材料的容量問題一直比較棘手。因為無論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都需要廣泛涉獵,長期積累。因此涉及內容的寬泛性與教學時間的有限性就成了一對比較突出的矛盾,計算機的使用便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而實現這些目的關鍵還是要有整合的環境。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及時了解國內、國外的風云變幻,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定教育信念。特別是教育的專題報道,讓我們及時的了解我國教育發展的動態和教育的政策與法規,這樣便于自己及時調整教育行為,真正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1.2“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本作為引導學生閱讀其它書籍、積累更多知識的引子,完全可以有選擇的向學生推薦一些時文精品及科普讀物,提高學生多元解讀、個性解讀的內化功效。如我在教學《中國,我的鑰匙丟了》一文時,讓學生課前找到相關資料,“紅色的大街”等信息,了解梁小兵、舒婷等為代表“朦朧派”詩風特點,了解作者在時期思想受到禁錮的故事,了解詩人的生活經歷。有的學生通過教師的鏈接在網上搜索,有的學生去圖書館查詢,有的請教家長。同時利用圖文、布局、色彩,《二泉映月》配樂等手段,讓詩歌作者營造的情感氛圍真正進入學生頭腦中。聯系課文,筆者設計了比較閱讀這一環節,通過互聯網下載了《獄中題壁》這是詩人這一時期的另一篇代表作品,制成幻燈片充實與課件內,課上展示作品內容,組織學生自由討論,并通過填充表格的方式與課文從五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寫作時間,刻畫對象,命運結局,情感傾向,主題)。歸納整理學生討論的結果,明確了詩人這一時期的作品特點以及控訴了的苦難。構建開放的平臺,讓學生多元感悟,主動投情,既了解了詩歌,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所學不到的鮮活知識。在教學中大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拓展創新階段,把各種有效資源整合到教學活動中,開放教學內容,對課程、教材、學習方式、互動方式進行重新組織,構建新的學習環境。既是教師業務提高和自我反思的理論源泉,又是教師課堂教學方法的學習范本。教師還可以反復學習提煉這些資源,用揚棄的方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既節約了教育經費,又學到了豐富的業務知識。
2.充分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中的教學參考資源進行備課
現在廣大農村學校為教師們提供的教學資源以“教學參考書”為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受此局限而不能大膽的進行語文教學的改革。但教育平臺上的“教學參考”資源,能打破教學參考書的局限性和有限性;還能幫助教師走出教學的陳舊圈子,大膽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革新,教給學生實用的語文知識。同時,平臺上還有課文背景、作者情況等豐富的輔助資料,減少了教師在備課中繁瑣的資料查找過程。平臺上的資源在使用的過程中又比其它資料快捷、方便、直觀,真正做到了資源共享,所以它更具有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因此,它是每位語文教學工作者的首選。
3.充分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中的圖片資料、課件資源輔助教學
隨著教育經費體制的改革,廣大農村中學大多是經濟版的教材,而經濟版教材一般以黑白的方式來代替豐富、精美的語文課文主題圖,使得原本絢麗多彩、雄偉壯觀的圖畫變得“霧蒙蒙”無立體感的“死”圖,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遠程教育資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圖片,將空洞的文字敘述變為精彩的動畫展示,將簡單的圖片變為連續的動作過程呈現給學生,使抽象、枯燥、靜止的文字知識變得具體化、趣味化、生活化,利用這些豐富的圖片和課件,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倍感親切,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一流的教育教學資源,使我們的學生享受到了高質量的教育,更使我們的學生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素質,真是幫了教師,活了課堂。如利用它能分能合這一功能,分析《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小說著力表現魯達扶危濟困、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的鮮明性格,教師上課前,可放一段電視劇《水滸》中的《好漢歌》:“……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不僅直接導入,而且那高亢的音符、激越的曲調、氣壯山河的歌詞,令學生聽后精神振奮,血脈膨脹,并情不自禁地隨著音樂節拍而歌之。在這種強烈的氛圍下,學生迫不及待地想深入課文了解魯達如何出手救助金氏父女并懲治惡霸鎮關西的。比如,在引導學生寫想象作文時,可以先用動畫形式展示一些想象中的場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后,再動筆寫一寫,這時學生就不會感覺無從下筆了。4.運用遠教的其它資源組織語文學科活動
我們對語文教學的空間、時間以及語文學習的主體內容進行了重新認識后,明確提出了四個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的開辟語文學習空間,最大限度地爭取語文學習時間,最大限度地拓寬語文學習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語文學習興趣。豐富多彩的校園網絡活動是語文學習的又一練兵場。“校園之聲廣播”、“春之聲讀書報告會”、“青春的旋律文藝晚會”、書畫展覽、演講比賽、新年賀詞還是綜合實踐活動等,每一項活動從設計到實施到總結的過程,都滲透著語文學習的豐富的內涵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學習了描寫風景的文章后,可以讓學生去網上觀察、描寫本地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學習了記敘英雄模范或偉人傳記后,可以讓學生瀏覽最具時代氣息的先進人物,用手中的筆為他們樹碑立傳;學習記敘風土人情、生活習俗的文章后,讓學生訪問風俗人情、方言俚語、傳統文化等相關資料,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處處留心皆學問。常說語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而網絡更是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比如: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背影》時,模仿他們的教學設計和課堂設計,在“名師”的引導下,按他們的環節進行創造性地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使用資源的過程中,大膽進行革新,充分發揮它的優勢,結合校本實際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運用語言文字,達到學有所用的目的。運用資源打破作文教學“以本為本”的方式,直接利用資源中的場景,學生在情景中實踐運用理解知識。比如,在引導學生寫想象作文時,可以先用動畫形式展示一些想象中的場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后,再動筆寫一寫,這時學生就不會感覺無從下筆了。這些一流的教育教學資源,使我們的學生享受到了高質量的教育,更使我們的學生開闊了眼界、提高了素質,真是幫了教師,活了課堂。
5.共享“同步課堂”,師生共同反思、發展
“同步課堂”與我們的教學同步進行,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加強師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一方面自己定時收看,學習優秀教師們的授課藝術、育人理念,了解新課堂發展的動態,掌握教法、學法轉變的方式和實現這一轉變的具體做法。每看一節課都對其進行認真的評課,結合自己的課堂情況進行再反思,重建后運用于課堂教學,再反思、再運用的方法循環進行,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教育的質量。另一方面:讓學生享受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與遠程伙伴們一起操作、學習新知、鞏固練習,配合教師恰如其分的點撥和點評,完成語文課文的學習,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高興。
總之,遠程教育好像清風活水,使我們的中學語文教學異彩紛呈。遠程教育資源讓我們實現了同在一片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縮小了東西部教育的差距,遠程教育的資源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于教學,成為教師的好幫手,學生的好朋友。在運用的過程中我們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充分運用遠教資源上的技術,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改革課堂教學結構,盡量讓資源直接服務于學生。但在運用過程中不能局限于資源,成為資源的搬運公司,而應該根據實際對資源進行重新建構。讓遠程資源、校本資源、人力資源三者整合為一體,成為最優的課堂資源。我想只要我們適時、適當、科學地運用遠程教育資源,一定能提高我們每一位中學語文教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隨著我們進入空前復雜的高科技時代,語文教學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但多媒體和電腦網絡并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必需的,現代信息技術不會取代語文教師,因為只有人類自身才能傳遞精神火種。我們要一只腳牢牢地踏在傳統語文教育的基石上,另一只腳切實邁向現代信息技術的未來。
- 上一篇:遠程教育資源與語文教學活動分析論文
- 下一篇:遠程教育資源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