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路徑探索
時間:2022-12-23 11:06:21
導語: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路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越來越成為學界熱點話題,然而由于對二者融合發展的內涵缺乏統一的認知,對其有效路徑的探索大多處于討論階段,存在較大不足。因此,立足地方院校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實際,以新商科教學的實踐為載體,探索以“遠程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以“遠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為驅動、以“遠程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為支撐的遠程職業教育模式,能夠實現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發展,從而為優化社會教育結構、實現終身學習以及滿足多元化學習需求提供可行性。
關鍵詞:遠程教育;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新商科教學
一、研究背景
現代遠程教育是區別于傳統教育的一種新模式,即“借助現代遠程教育手段,有機組合面授、函授和自學等形式,有效配置多種媒體的教育方式”[1]。職業教育重點培養受教育者的專項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滿足社會生產勞動的需求。“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遠程教育的技術更新優化,使遠程教育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終身學習的需求;同時,人們對職業教育有了更多的開放性訴求,強調其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在此背景下,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的融合發展順應了教育發展需求。一方面,遠程教育以互聯網為依托,具有“人人、時時、處處”學習的特性,滿足了職業教育的開放性需求;另一方面,職業教育的“針對性、應用型”特點能推動遠程教育的應用性改革發展,引導教育對象獲得專業知識理論和工作技能,不斷提升遠程教育的教學質量。二者融合發展既能夠優化和完善社會教育結構,又能夠促進雙方的可持續發展。然而,當前關于現代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研究多是理論探討和分析,對二者有效融合的具體路徑研究不足,在實踐上往往側重一方,而使另一方淪為輔助或補充。因此,本研究將在厘清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可行性的基礎上,以地方院校新商科教學為例,探索實現二者融合發展的實踐路徑,為現代遠程職業教育發展和創新提供新思路。
二、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可行性
近年來,現代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已成為學界熱點話題,相關研究從理論探討、實現路徑和評價保障等多方面進行。不少學者對二者融合發展的可能性進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發展實現的基礎在于二者在教育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過程等方面存在共性[2-4]。關于二者融合的實踐途徑,不少研究從二者的發展模式、辦學模式和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了理論探討,提出“現代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相融合、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融合”的“三融合”發展模式[5]。經過長久的理論討論和實踐探索,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和可行性。
三、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實踐——以新商科教學為例
(一)新商科教學。新商科是融合現代新技術的綜合性學科,主動回應技術創新和社會變革,積極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使學生學習和掌握一定的相關技術,以適應商界的轉型升級。新商科教學既體現了職業教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核心,又融合了信息技術的基礎和本質驅動力。相較于傳統教學,新商科教學還具有線上學習資源豐富和信息技術運用廣泛等特點,為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提供了可•134•行性。因此,本研究將以地方院校新商科教學為例,探索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二)遠程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研究立足筆者所在院校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實際,結合已經取得的相關教育實踐成果,經過查閱大量資料和實踐反思,以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新商科商貿教學實踐為載體,探索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以“遠程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以“遠程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為支撐、以“遠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為驅動的遠程職業教育模式,實現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如圖1所示。圖1遠程職業教育發展模式1.以遠程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盡管不同學者對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開展了大量討論,然而,在對二者融合發展內涵的解釋上仍未達成共識。目前的研究或是將二者的融合發展解釋為在職業教育中運用遠程教育的技術;或是解釋為在遠程教育中引入職業教育相關內容,缺乏對其內涵和本質的詳細說明與分析。本文認為二者都是核心,它們的融合發展不應該淪為用一方去優化另一方,而是二者真正互相結合與促進,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即遠程職業教育。遠程職業教育理念強調的是“應用遠程教育方式培養以職業知識、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為導向的,滿足從事某一職業崗位(群)需要的勞動者的教育實踐活動。它包括發生在學校的遠程職業教育,即狹義的遠程職業教育;也包括社會機構組織和社會生活情境中的遠程職業教育,即廣義的遠程職業教育”[6]。通過明確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內涵,確立遠程職業教育理念,以此指導相關實踐探索。2.搭建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新商科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包括課程共建、師資共享和氛圍營造與文化融合,即以“商貿在線學習小程序”學習平臺為載體,集學校、企業和社會資源于一體,實現課程資源共建,打破學習的時空限制,實現教育教學開放性;以實戰團隊為抓手,凝聚學校教師(包括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教師骨干)和企業導師,打造“雙師型”師資團隊,團隊內部良性互動、互相促進,實現師資隊伍的共建共享;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目標,著重網絡教學環境建設、職業道德文化建設和制度文化建設,保障教學效果。第一,課程共建。基于教學實際,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新商科教學課程建設包括課程內容的建設和課程組織方式的設計調整。在課程內容上,集中學校、企業和社會資源共同建設完成相關課程,學校根據企業行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制定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并充分考慮學生職業生涯和持續發展的需要,科學選擇教學內容,突出學生技能培養,形成教、學、做“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即教素養、教知識、教技能;學理論、學實踐、學技能;課堂做、實訓做、企業做。在課程組織方式上,結合傳統面授課的優勢,開發在線學習平臺——“商貿在線學習”小程序,推進在線學習發展。在線學習平臺包括學習資源、實訓任務、互動討論和管理服務4個主要板塊。學習資源板塊是新商科在線學習平臺的核心部分,整合各類學習資源,包括文字資料、視頻資料、案例素材等,為有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習者提供所需的知識資源。實訓任務板塊主要包括實操作業、企業項目任務訓練和練習素材,為學生提供技能實操訓練。互動討論板塊主要是為在線學習的人員提供課后輔導和答疑。聘請學校教師、行業企業專家作為導師在線答疑。在線學習人員也可以相互交流討論、互助。管理服務板塊主要負責系統的整體管理、對學習平臺的使用介紹,為學習人員使用平臺提供指導。第二,師資共享。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在實踐中真正實現融合,還有賴于打造一支既能適應線上教學又能組織實施面授課程、既能完成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實踐訓練的師資隊伍。新商科的教師團隊凝聚了學校教師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教師骨干,并邀請企業專業人才作為導師,打造“雙師型”師資團隊。對內,形成團隊內部良性互動、互相促進,實現師資隊伍的共建共享;對外,在教學上既能熟練開展在線教育與提供在線學習支持服務,又能提供實踐技能訓練,幫助學生提升技能水平。第三,氛圍營造與文化融合。為保障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的良好運作和可持續性,新商科教學還積極探索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和兩類教育文化的融合,發揮文化育人的作用。首先,營造良好的網絡學習氛圍,打造開放共享的網絡文化格局。通過線上線下的學生活動、公益宣講和學術研討等活動,打造開放、互助、創新和勤學的網絡學習文化。其次,注重制度文化建設,先后完善《網絡教學管理辦法》《在線學習獎勵辦法》等,通過制度約束和引導,促進相互交流、保障教學實施。再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核心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市級“青年創客工場”為依托,以商貿技能人才孵化園為平臺,以省市產教融合工程為抓手,通過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職業精神、專業技能和就業創業創新能力。通過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和文化融合,保障具有遠程職業教育鮮明特色的教學工作有效實施。3.構建“兩維三實”的人才培養機制根據教學實際,新商科教學搭建了“兩維三實”的遠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見圖2)。“兩維”即開展線上、線下兩個維度的教與學活動;“三實”即實崗、實訓和實戰。“兩維三實”人才培養機制充分體現遠程職業教育的優勢,在線教學實現實時或非實時的自由學習、個別化學習及協作學習;線下的教與學場景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包括傳統課上、專業實訓教室、合作企業實習崗位、校企共建實習基地以及創新項目等。基于實崗、實訓和實戰的教學始終以企業生產發展中的實際崗位為參考,設計與崗位相匹配的培養方案;建設崗位資源庫,構建校企合作實訓場景,通過在校企合作的實習基地開展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幫助學習者掌握行業崗位必備知識和技能;基于校園微商城開展團隊實戰,進行真實的微商和跨境實戰體驗,積極轉化學習成果。
四、遠程職業教育實踐的評價
遠程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模式的實踐,進一步提升了新商科教學效果,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實現學習成果的社會化轉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通過組建“老師+學生+導師”的實戰團隊,逐步建成了服務于社區的百家微店一條街,立足當地特色產品,學校百家微店以學生的校園生活為運營場景,分為美食廣場、日用百貨、穿戴飾品、校園服務四大模塊,逐步形成了線上電商一條街,成為學習成果轉化的重要陣地。遠程職業教育融合發展使教學模式持續優化,能為不同需求的學員提供針對性、個性化教學服務。目前,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校內軟硬件平臺和實訓生態鏈已建成、崗位課程實訓室和名師工作室運作正常、在線學習APP平臺初步建立、基于實際需求的校企合作項目順利開展、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社會培訓惠及千余人,多維、多元的教學場景打破了教學時空限制,使社會成員有了更多的受教育選擇,體現了教育的開放性,同時也滿足了人的多元學習需求。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融合發展有效實踐實現了不同教育層次、不同教育類型之間的互通,能提供“從校園到社會、從課堂到崗位”貫穿人職業發展生涯的教學服務,為實現終身教育提供了保障,優化了社會教育結構。
本研究立足浙江廣播電視大學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實際,結合已經取得的相關教育實踐成果,以新商科教學的實踐為載體,探索遠程教育和職業教育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文章中提出了以“遠程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以“遠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為驅動、以“遠程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平臺”為支撐的遠程職業教育模式,來實現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通過研究和實踐,確立了統一的遠程職業教育理念;搭建了以“課程共建、師資共享、氛圍營造及文化融合”為核心的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構建了“兩維三實”人才培養機制,為遠程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提供了可參考模式,有利于優化社會教育結構、保障終身教育、滿足多元化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錢旭初.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現代性認知缺失的思考[J].江蘇高教,2007(5):130-132.
[2]屈曉丹.融合遠程教育力促職業教育發展[J].中國成人教育,2019(17):19-21.
[3]趙紹普,劉江山,鄒莉.開放大學體系內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融通發展的現狀[J].職業教育研究,2019(6):297-298.
[4]方慧.遠程教育與職業教育從差異到融合:特征分析及路徑形成[J].中國遠程教育,2015(10):37-43,49.
[5]張培,南旭光.現代職業教育“三融合”發展機制及其實現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5(20):8-11.
[6]金一強.遠程職業教育概念辨析及其發展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5(5):68-73.
作者:李亭亭 徐宏業 單位:金華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農業遠程教育在高素質農民培育的運用
- 下一篇:遠程互動教學系統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