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內容及實施策略
時間:2022-03-20 02:47:34
導語: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內容及實施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小學階段各種良好習慣的養成都會對孩子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促進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小學生習慣養成的教育內容及習慣養成的實施策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內容;實施策略
小學生各種習慣的養成都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對于小學生來講,是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他們接下來的成長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要想讓小學生得到良好的后期發展,老師及家長需要相配合來教育和引導學生,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習成績,增強個人素質。
一、小學生習慣養成的教育內容
小學生習慣養成的教育內容已經成為小學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并且這種教育業已在日常教學中舉足輕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包含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許多家長往往都特別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但卻忽視了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這種做法相當于避重就輕,解決不了孩子學習中的根本問題。學習習慣的涵蓋內容較為廣泛,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學習習慣關鍵在于后天培養,所以作為家長或者是教育者,讓孩子獲得良好的教育異常重要。我們應了解并明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小學生后期成長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位家長應該主動配合老師,共同督促和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小學生習慣養成的教育實施策略
我國素質教育注重社會公德、世界觀、人生觀、勞動觀的培養,同時倡導終生學習、著重培養創造性能力、自學能力等。這些觀念及能力的培養,都需要良好的習慣作為支撐。所以,促進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其擁有一顆熱愛之心,愛祖國、愛人民,讓其成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一)培養學生規范意識。在小學生思想品德教學中,老師應該使用激情教學的方法,有意識地創造生活情境,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體味生活道理[1]。隨著信息教育技術的發展,情景教學具備了良好優勢,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各類多媒體設備,引導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加深生活體驗和感悟。同時在教學中,可以將《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整合起來并滲透在教學中,也可以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例如進行關于日常行為規范的知識競答,并討論不遵守規范產生的后果,讓學生在互動交流和情境環境體驗中深刻認識行為規范對自身及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和規范意識形式,提高教學的效率。(二)發揮教師對學生的積極影響作用。小學生正處于思想意識形態的形成時期,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可以從模仿開始,作為老師,不僅要言傳也要身教,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注重自身行為對學生的熏陶,樹立榜樣和標簽,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讓學生在積極正面的引導下朝著正確的方向成長。(三)樹優促差,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因此學校需要采取一定的約束機制,教師除了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對不嚴重不規范行為進行通報評價外,教師還應該針對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培養內容展開討論,讓學生主動思考和交流,明確為什么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會對一個人的成長過程產生深遠的影響[2]。同時借鑒名人或者歷史人物的故事,啟發學生,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言,針對自身行為習慣做出評價,或者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也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多方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明確自身優缺點,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通過課堂、日常生活和學習等方面的表現,進行文明個人、文明小組的評選,形成定期獎勵機制,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可以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學校規章制度的內容滲透到講課內容當中,讓學生明白并且重視和遵守規范,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規范自己的言行。(四)家校合作,通力育人。學校教育的力量較為單一,小學生教育階段,學校教育作為主要教育力量,同時也需要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參與。各方力量相互協調和配合是實現良好完善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礎,唯有在此基礎上,小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的環境才能形成合力并達到統一,為以后的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和引導過程中都應該有耐心,采取較為豐富的教育引導方式,使學生樂于參與學習,從而逐漸促進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內化,全面推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馬敏.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J].中華少年,2015(28):31-32.
2]王春冬.知行統一,評督合力———淺談農村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J].華夏教師,2015(5):28-29.
作者:殷麗群 孫巧娜 單位:煙臺市芝罘區上坊小學
- 上一篇:獨立學院學生養成教育探索
- 下一篇:賞識教育在物流高職教育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