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幼兒教師論文

時間:2022-08-20 03:27:48

導語:民族地區幼兒教師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地區幼兒教師論文

一、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現狀及原因分析的目的、意圖及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和手段

分析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現狀,以調查研究法為主。我國少數民族分布廣泛,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四川省也有同樣的特點,其給調查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于是,筆者主要選擇問卷調查研究方法。依據所要調查的主要問題,設計了“四川省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現狀調查問卷(教師問卷)”。同時,還對白瑪藏族、羌簇和彝簇等民族的幼兒教育進行了訪談調查,以此來加強和檢測問卷調查的結果,也彌補了問卷調查的不足。通過文獻資料法對已有的相關調查進行比較研究,對現有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與四川省幼兒教師的現狀進行比較,并找出所存在的共同問題。這就是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為了順利完成調查研究,筆者采用通訊手段和實地考察、數據分析同時進行。通過與幼兒園緊密聯系這一優質資源,我們根據有意抽樣方法,先聯系所要調查的幼兒園,然后再寄問卷,這樣可以確保問卷的質量,從而進行有效回收,并提高問卷調查的可信度,對收回的問卷用Excel數據分析手段進行處理。

2.研究成果的現實意義

為培養適合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育發展的教師提供實踐依據。通過調查,可以進一步了解少數民族地區對幼兒教師素質都有哪些要求,這為培養幼兒教師的教育機構提供參考,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教師,以滿足不同地區對幼兒教師的需求,為傳統文化在幼兒教師培養的課程體系中的地位提供現實依據。傳統文化在民族地區包括民族文化傳統和區域文化傳統兩個方面,通過調查,了解幼兒教師所需的知識結構,為幼兒教師職前培養課程體系以及為學前教育專業建設提供實踐依據。專業建設的依據之一就是教育現狀。目前,民族地區幼兒教師既是幼兒教師職前培養專業建設的依據,也是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依據。這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中,有志于為民族地區幼兒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人。他們在學分選擇過程中,可以選擇與未來擇業相應的民族文化課程,加強適合民族地區幼兒教育的知識。在擇業時,就可選擇相關民族地區,這樣既可以培養他們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和正確的專業態度,又可以提高就業率。

二、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現狀及原因分析

體現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現狀的內容很多,筆者主要從幼兒教師基本情況、專業態度、專業知識與能力、福利待遇四個方面來表述。其中,重點調查了幼兒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目的是為了培養適應民族地區幼兒教育事業發展所需要的師資,也為專業發展和完善提供現實依據。

1.幼兒教師在幼兒園的基本情況的現狀與原因分析

(1)在教齡現狀調查結果是:1年以內占16.8%,2~5年占49.5%,6~10年占12.9%,11年以上占20.8%。這說明幼兒教師的穩定性較差,不利于教育質量提高。幼兒教師的基本情況是教齡主要集中在5年以內,教齡短是普遍現象,而民族地區更短。首先,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工資低。她們的工資一般在1000~2000元/月,遠低于其他行業,市場的杠桿作用,使大量優秀的幼兒教師流向收入高的行業,這是很多幼兒教師改行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條件艱苦。雖然近年來民族地區幼兒辦學條件有較大改善,但與經濟較發達的地區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這從某種意義上就限制了部分經濟較發達地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選擇,也有部分當地生源不愿意回去。其三,行業特征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幼兒教育對教師的儀表、性格、氣質等要求較高。其四,幾乎是女性。從業者以前全是女性,近年來雖也有男性,但數量很少。在其工作4~5年后,由于哺育小孩或流向經濟發達地區和轉行等,加速了幼兒教師年輕化的速度,因此,“老少邊貧困地區需求本地生源”。少數民族地區的本地生源,他們從小在此生活,適應能力強,是解決幼兒教師教齡短這一問題的主要措施。(2)幼兒教師資格證的調查結果是,77.2%的人有教師資格證,22.8%沒有。這一現象表明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的結構調整還需要進一步加快提高合格教師比例的步伐,實現教育公平,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四川少數民族地區幼兒教師合格率低(77.2%)的主要原因:一是集中在民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近年發展快,雖然社會上有大量合格的幼兒師資,但其不愿意去,學校也只能招非專業人員。二是文化(如語言等)差異的影響。民族地區的幼兒教師應該懂得當地民族文化傳統(如語言等),這是基本要求。三是公立幼兒園有少數小學教師。雖然這部分教師學歷達標,但沒有幼兒教師資格證,幼兒教育機構要通過教育管理手段,讓這些教師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

2.幼兒教師專業態度的現狀與原因分析

(1)當初為什么選擇幼兒教師職業。父母安排占7.9%,喜歡孩子占61.4%,受老師影響占18.8%,未能考上理想學校2.0%,急于找工作9.9%。從幼兒教師職業選擇上看,喜歡孩子的占61.4%,這一情況較好。經過高考的專業選擇和高校畢業擇業兩次選擇后,大多數幼兒教師是喜歡孩子的。喜歡孩子是熱愛幼兒教師職業、教書育人的前提,這部分人是幼兒教師的骨干,是重點培養的對象。調查中有近39%的幼兒教師因其他原因被迫從事此工作,也是影響民族地區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幼兒師資職前培訓要注重提高從業教師的工作興趣,加強其工作熱情,同時,在幼兒教師招聘過程中也要注重考察擇業者的工作熱情。(2)至今還從事幼教工作的原因。為了謀生占17.9%,使生活充實占15.8%,實現人生價值占6.9%,無奈的選擇1.0%,喜歡幼教工作占46.5%,舍不得離開占6.9%,沒有更好的工作占5.0%。喜歡幼兒教師這份工作僅占46.5%,提高幼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發展,主要靠這部分人。但與“喜歡孩子”的數量相比,大幅降低。降低的原因:一是喜歡孩子是喜歡幼兒教育工作的前提,但不等于喜歡幼兒教育工作。二是由于工資待遇低而不安心從教,因此,她們雖然喜歡孩子,但不喜歡幼兒教師這份工作。為了謀生和使生活充實而擇業在各行業中都有較高的比例,但如果這種比例在教育系統中過高則會影響教育質量。(3)是否還會再次選擇幼兒教師工作。一定會占32.7%,還會占36.6%,說不清楚占19.8%,不會占9.9%,絕不會占1.0%。32.7%的教師選擇一定會,說明其熱愛幼兒教育事業,有志于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可惜這部分教師的比例太低,不利于民族地區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而36.6%的教師選擇還會,所占比例最高,主要原因:一是對其他行業不熟悉,改行有一定的難度;二是家庭原因,如照顧孩子、父母等。說不清楚的這部分人比例較高,她們僅是暫時從教,只要出現其他有利因素,他們隨時都會離開幼兒教育行業。選擇不會和絕不會的是完全不愛幼兒教師職業的,這部分教師需要教育機構給調配其他工作。(4)主動變更職業。偶爾占26.7%,很少占23.8%,從不占49.5%。這一指標考察幼兒教師的穩定性,從結果中可以看出,穩定性較好。主要原因:有利因素是幼兒教師一般不愿意主動去改變職業。不利因素,一是公務員的誘惑;二是工資待遇低;三是民族地區一般環境相對較差。(5)尋找相同性質的工作。經常占4.0%,偶爾占28.7%,很少占19.8%,從不占47.5%。該問題主要是想了解民族地區幼兒教師流向經濟發達地區的情況。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基本一致,也較正常。(6)如果要離開幼兒教師崗位,最主要的原因。單位的前景不樂觀占5.3%,工作條件不如意占5.9%,健康原因占11.0%,報酬太低占19.9%,尋求其他發展占11.2%,家庭原因占15.2%,個人能力得不到發揮占3.0%,工作風險高占15.0%,其他個人原因占13.5%。這一指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目前幼兒教師的工資太低,要進一步提高其工資待遇,使他們能安心進行幼兒教育工作。(7)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的看法。很樂觀占26.7%,較樂觀占29.7%,一般占40.6%,很悲觀占3.0%。這一問題,主要與國家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目前,國家重視學前教育事業,所以,多數人也對自己所從事行業的未來發展充滿希望。

3.幼兒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的現狀與原因分析

(1)專業能力由重到輕排序:教學組織能力占17.5%,科研能力占14.2%,活動設計能力占13.4%,觀察幼兒能力占13.2%,語言表達能力占11.2%,反思能力占10.4%,人溝通能力占10.1%,獲取信息能力占10.0%。從專業能力由重到輕排序的結果可見,將教學組織能力放在首位,主要原因:一是幼兒教師群體的教齡短(多數在5年以內)。將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時間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認識能力。二是對兒童的了解不夠。了解兒童是幼兒教師的基本能力,也是有效進行組織教學的前提,可是新教師對兒童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表層,沒有深入到兒童的心理。其三,知識運用不熟練。目前的幼兒教師學歷一般沒有問題,知識的深度也沒有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書本知識上。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語句、數字等太抽象了,要將知識(教學內容)與周圍環境結合起來,運用直觀教學進行。科研能力排在第二位,這是幼兒教師的共同特征,主要原因:首先是工作強度較大,時間長(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其次,問題意識較差。雖然在工作中能發現很多問題,但哪些問題有研究的價值不清楚。其三,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對在教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如何解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如何克服困難。教師只停留在教研層面上,沒有深入思考和行動,沒有上升到科研的高度。其四,畏懼心理的影響。教師總認為搞科研是科研人員的事,自己缺乏相應的能力。另外,語言表達能力、反思能力、人溝通能力和獲取信息能力,雖然排序在后,但所占比例較高。主要原因:一是幼兒教師教育機構要加強專業建設。尤其是教學能力的培養,這是因為“從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來看,教學專業能力是教師的能力核心,包括教育能力和教學能力兩個方面,其中教育能力由班級管理能力,溝通與咨詢能力以及與家長和社區的協調溝通能力構成;教學能力由備課能力、說課能力、上課能力、評議課能力構成。”二是幼兒園也要加強幼兒教師的崗位培訓,主要是園內培訓。三是幼兒教師要加強自身教師教育專業能力修養。這三個方面的關系,專業學習是基礎,園內培訓是手段,自身修養是根本。(2)能勝任的活動領域。語言占27.4%,健康占25.1%,科學占16.7%,社會占16.4%,藝術占14.4%。(3)最擅長的教學領域。健康占11.9%,語言占52.5%,社會占8.9%,科學占3.0%,藝術占21.7%,無占2.0%。從能勝任的活動領域和最擅長的教學領域來看,高校相關專業的課程設置還存在問題,主要是專業分的太細(如學前教育英語方向等),過分強調專業知識(如三年制大專體育教育學前方向的心理學和教育學課程僅學一學期,2課時/周),而忽略綜合知識、綜合能力的培養。民族地區(包括一般地方)幼兒教育的現狀是包班制,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綜合能力。(4)對國家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了解情況。很了解占41.6%,了解一點占49.5%,不知道占8.9%。這幾個文件作為幼兒教師來說十分重要,要求都必須掌握,調查結果卻出乎預料。主要原因:一是客觀因素,即在上班期間,工作忙;在生活中,家務事多、處理個人情感問題等。二是主觀因素,認為這些文件內容都知道,沒有必要去學習,即使學習也是園長的事。

4.福利待遇的現狀與原因分析

(1)月收入。1000元以下有3.0%,1000~1500元占27.7%,1500~2000元占28.7%,2000~2500元占20.8%,2500~3000元占5.9%,3000元以上占13.9%。(2)更迫切的事項。提高工資待遇占49.5%,加強教師培訓占34.7%,納入教師編制占6.9%,完善退休保障制度占3.0%,其他占5.9%。從幼兒教師的月收入和更迫切的事項兩個方面說明一個問題,即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都比較差。可見,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明顯低于其他行業,這是幼兒教師流動性大的主要原因,希望政府及股份制、私立幼兒教育機構不斷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穩定教師隊伍,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公平的目的。

三、討論

民族地區公立幼兒園教師數量相對較好,私立幼兒園教師不足,但其教學質量普遍較低,一方面,高校如何針對民族地區幼兒教育發展特點,培養相應師資,以滿足社會需求。另一方面,教齡短是民族地區幼兒教師質量低的主要表現,怎樣才能增長教齡。只有通過地方政府改善地方政策,使幼兒教師自愿長期從事幼兒教育事業,才是根本出路。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的生存狀態較差,主要是民族地區本身就落后于經濟較發展地區,要改善幼兒教師的生存狀態,就要從思想、情感和經濟等方面給予實質性的幫助,使她們安心獻身于民族地區幼兒教育事業。筆者在此僅提供了一些設想,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四、結束語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的當下問題(數量、質量和生存狀態)多于經濟較發達地區。因此,逐步改善民族地區幼兒教師的數量、質量和生存狀態是促進民族地區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只有幼兒教師達到一定的比例,其在教學過程中才能思維敏銳、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只有在足夠數量和基本生存狀態得到滿足的前提下,才能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實現自我反思、創新和完善的目的,從而達到提高自身素質的目的,以實現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目的。只有在相對優越的生存狀態下,才能去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素質和幼兒教學質量,從而達到促進民族地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目的。

作者:唐之斌 單位: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