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幼兒園教育觀念改革策略論文

時間:2022-09-15 03:41:00

導語:家庭和幼兒園教育觀念改革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和幼兒園教育觀念改革策略論文

摘要:對學前教育來講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注,也就是要三結合。研究表明,在幼兒期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家庭和幼兒園,所以家庭和幼兒園必須合作教育。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先解決家庭和幼兒園的教育觀念問題。

關鍵詞:家庭幼兒園教育觀念

一、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上,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在這個決定里有一條就是講學校、家庭、社會要共同推進素質教育。對幼兒教育來講呢,教育當然也是要三結合。據我們研究表明,在幼兒期,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家庭和幼兒園。家庭和幼兒園必須合作教育。我們一定要改變現在人們常說的“5+2=0”的教育模式。因此家長和教師在幼兒的教育上一定要配合好。

二、家庭和幼兒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家長和幼兒園都要轉變觀念孩子的不良習慣可以通過幼兒園教育慢慢改變,但是家長給他們灌輸的某些思想觀念卻是很難改變的。比如: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虧教育孩子“要是小朋友欺負你你就打他”但小朋友的判斷能力差所以經常會打小朋友,老師批評他,他還很委屈。任憑老師怎樣教育,他還是不情愿。由此看得出,父母的教育觀念已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根深蒂固了。這也是大多數獨生子女的通病:自私,霸道。還有一點:

經不起挫折。所以我們的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面臨著重大的問題,那就要改革。因此,幼教工作者身上的擔子很重,很沉。希望我們的幼兒園教育能有所改革,同時,我們更希望為人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方法有所醒悟。

(1)作為幼兒園來說,不僅是教幼兒一些基礎的知識,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使幼兒體、智、德、美、勞全面發展。更重要的是教幼兒怎樣做人。做一個以德為先,為社會所用的人。這才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往往有這樣一種現象,幼兒園為了贏利、為了招生、置幼兒自身發展的特點于不顧一味迎合家長的需求,提前給孩子上小學的課程,使孩子及早的背上學習的包袱,還有些幼兒園一味的加強技能訓練,使孩子過早的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幼兒園是專業的幼兒教育機構,幼兒教師都是經過專門的科學的培訓和學習的,所以教育內容和方法不能被家長所牽制。針對以上方面本人認為,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教師應首先做的就是培養幼兒的良好品德。作為幼兒的表率,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同時在幼兒的集體生活中培養他們活潑,喜歡與人交往的個性和團結友愛,樂于助人的品質。在生活中培養幼兒自立、自強、自信的品格。公務員之家

(2)在家庭教育方面,面對如今獨生子女的種種表現,我們不容樂觀。許多幼兒從小在小皇帝的交椅上不亦樂乎。也忘記了許多本應力所能及的事。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什么有什么。要不到就哭。許多事做對了夸獎,做錯了也夸獎。在滿足和贊揚中,孩子們已經迷失了方向,根本認不清自己。到了幼兒園,老師教幼兒開始認識自己,教他們學會獨立,并改正自己身上的種種不良習慣。有許多家長卻認為這是在傷害孩子。他們毅然對孩子嬌生慣養,凡事一味包攬。縱容孩子的種種不良行為。卻始終沒有醒悟過這種家庭教育觀念對孩子會造成什么影響。這不僅使幼兒園教育受到極大的阻礙,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不良的家庭教育中變得自私、霸道,遇事縮手縮腳,經不起批評。在困難面前只會哭。這是讓我們極為頭痛的一點。而且這樣的家庭教育早已脫離了他原本的正確軌道。

為人父母,家庭教育應該從自身進行改革。首先搞清楚什么才是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同時,父母要通過交流達成一致的教育方法,再去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是對孩子負責,更是對孩子的尊重。而且我們的家長首先應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未來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今天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現在需要打下什么樣的基礎,而且那些是對孩子終身發展有用的基礎素質。所以培養孩子一定要有一個前瞻性。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應該先做到然后再去教育孩子。給孩子講道理,為孩子做表率。以平等的態度循循善誘,以寬松和藹的態度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錯,并逐步改正。在生活中,對孩子不要太過嬌慣,孩子提出的要求要有所選擇,該滿足的滿足,不該滿足的就不能滿足。對孩子的不良習慣一定要改掉,但要注意方法。可以多看這方面的雜志,從中吸取經驗。多運用榜樣的作用去影響孩子。

其次,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家里有客時,鼓勵幼兒大膽表演節目,培養幼兒大方,活潑的性格和自我表現能力。在孩子的學習方面,應了解、尊重孩子的喜好,在家可適當教孩子一些淺顯的知識,讓孩子學會多問,并能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問,自己不懂的要認真查閱資料,不要欺騙孩子。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感受美,體會童年的快樂。

(3)改變家長的觀念幼兒教師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由于家長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教育觀念各異,所以改變家長觀念,和教育方法的重任就落到了幼兒教師的身上。有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①教師和家長經常溝通,使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的理念和內容,讓家長配合完成教學任務,從而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并和幼兒園達到教育一致的原則。

②改變家長會的方式,在家長會上應既有專題講座,更多的是老師和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進行交流與學習,或者說是影響。在交流會中大家親切的聊一聊孩子,聊一聊教育,可以增進老師與家長的關系,同時也可以通過交流相互影響、借鑒。

③設立家園聯系卡,及時聯系家長,為家園聯系搭建平臺。在聯系卡上老師可以寫幼兒的表現或建議等,家長及時做出回應,并且也可以寫上自己的心里話或對幼兒園的建議,這樣可以增進家園之間的聯系。

④充分發揮家長宣傳欄的作用。在宣傳欄中可以寫一些生活小常識或保健知識,也可以寫一些教育案例或教育新理念或方法,但注意一定要通俗易懂。一般多寫一些家長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吸引家長去閱讀。

⑤通過教育孩子,讓孩子的行為影響、改變家長的行為和觀念。

以上這些僅是我對目前幼兒教育與家庭教育改革方面提出的粗陋的、不全面的建議。我想,所有從事幼教事業的同仁們,都期待幼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改革,這是我們的期望,也是所有孩子和家長的期望。

我們期待,也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孩子會有一個全新的教育環境。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里,教育形式是一致而統一的。孩子們會全面發展,成為新世紀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周念麗.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2).

[2]李生蘭.學前兒童家庭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大學出版社,200,11(1).

[3]彭德華.家庭教育新概念[M].甘肅教育出版社,2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