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小學化成因及對策

時間:2022-07-11 09:43:11

導語:幼兒教育小學化成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教育小學化成因及對策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

幼兒園是幼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樂園。幼兒園創始人福祿培爾認為:“兒童生而具有各種能力,兒童天賦能力的發展是有其內在規律的,教育的目的就是發展幼兒的天賦,一切教育都必須遵循自然法則來進行,既要適應兒童內在發展規律,又要考慮兒童生長的自然環境”。而我們的幼兒教育只注重知識、文化的學習,忽略了幼兒體育鍛煉、智能開發、人格培養,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征,使幼兒身體、心理的正常發育受到傷害;違背了幼兒對社會、自然的認知規律,扼殺了幼兒的主動性、好奇心、想象力及發現精神;影響了幼兒良好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的養成;與小學教育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相脫節。其結果是在小學的校園里徒增了許多“小眼鏡”,“仲永”現象日趨嚴重。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成因

1.應試教育影響了整個教育體系。應試教育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分數。分數成為社會、家長、學生唯一追求的目標,激烈的競爭和就業壓力迫使家長讓幼兒還沒學會走路就開始起跑,為孩子補拼音、寫字、算術、甚至英語單詞,上各種實驗班。選特色幼兒園、上實驗小學、進重點中學、考名牌大學已經是家長的全部愿望,似乎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才。幼兒一出生就成了學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童年。這樣做不但壓制了幼兒的個性成長,而且使幼兒厭學,消極抵抗,并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2.社會辦園理念和生存競爭的影響。幼兒園辦學體制的市場化、產業化政策取向,是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根源。幼兒園受經濟利益驅動,在教育教學上違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以開發智力為名,搞所謂的“快速成才”“雙語教育”、“早期識字閱讀“”珠心算”等活動,取悅蒙騙家長。不少家長科學育兒知識和家教經驗比較匱乏,教育觀念還比較陳舊,竟要求教師要將小學一年級課本內容提前教給幼兒掌握,否則不入園。受此錯誤觀念的影響,好多幼兒園自然走入了“小學化”的誤區。

3.幼兒家長和社會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發生偏差。由于家長缺乏幼兒教育的科學發展觀念,望子成龍心切,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急功近利思想,致使社會輿論普遍以所學知識多少作為評價幼兒園好壞的標準,迫使大部分幼兒園為了生存和發展而走上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的道路。

4.幼師教學水平助推幼兒教育“小學化”。目前我國幼兒教師質量參差不齊,甚至還有部分不具備幼教任職資格,受社會的影響和家長的要求,在幼兒教育上直接采取小學化的形式和內容,非但不能幫助幼兒掌握知識,反而嚴重影響了幼兒的正常、健康發展,這樣的幼兒教師隊伍成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主要推動者。

三、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對策

1.開展幼兒教育家庭指導,普及科學的幼兒教育觀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讓人們理解幼兒教育的真正內涵,認識到樹立科學的育兒理念,遵循教育規律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性,提高全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正確調整家長和社會對幼兒園的評價標準。

2.加大行政監管力度,回歸幼兒教育本位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強化對幼兒園的監督,使幼兒教育在理念方面,讓體育回歸首位;在教育任務和內容方面,要由“教學”回歸“保教”,做到保教有機結合;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回歸游戲基本活動方式,在教育常規方面要回歸幼兒每天的“自主”和“自由”,在教育評價方面,要由統一定性定量的評價回歸注重幼兒個性發展、身心協調發展的素質評價。

3.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幼兒園要摒棄功利思想,樹立正確的辦園理念。以促進每一個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實施“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寓教育于游戲之中。

4.強化專業引領和研培,加強保教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優良的幼兒保教隊伍。通過理論學習和業務交流,及時更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提高幼教工作者的素質。實行幼兒園園長、教師、保育員資格準入制度,嚴格實行持證上崗。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研活動,逐步使師資配備走上專業化、規范化發展的軌道。

5.發揮示范園引領作用,營造良好的輿論導向糾正和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需要一大批示范性幼兒園的帶動和引領,使其指導幫助其它幼兒園端正辦園方向,推進素質教育,在教育科學研究、培訓師資和指導家庭、社區早期教育等方面起示范、幅射作用。

作者:董峰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