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資源在幼兒教育的運用策略

時間:2022-11-27 02:36:30

導語:本土資源在幼兒教育的運用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土資源在幼兒教育的運用策略

摘要:本土資源具有各個地方區域特色,具有獨特的特點和價值,是鄉鎮幼兒園獨特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利用當地文化、民俗習慣、自然資源等開展趣味游戲,能夠發展鄉鎮本土幼兒園的教育特色,激發孩子對家鄉地方文化的熱愛,從而實現特色活動的發展。

關鍵詞:本土資源;自然;文化

鄉鎮中心幼兒園,自然資源豐富,有農田、樹林、小河等等,還有一些豐富的民間文化,而這些地方所醞釀的文化和本土特有的資源,是長久存在并可以長期利用的。這是讓孩子們生活、學習和玩耍的場所。本土資源是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生態資源,孩子們生活在這些本土資源的環境中。孩子的成長的一部分就是他它們,利用本土資源的教育也是利用了當地幼兒生活中的資源。

1本土自然材料要活用

對于生活中一些廢棄的東西,在不傷害孩子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體驗收集的過程,共同制作,提高自制玩具的趣味和質量,如用泥巴捏娃娃當玩具和做游戲,用簡單的紙條和紙袋可以做成時尚的包包或者是其他創意作品,廢紙做紙球,瓶蓋做項鏈,成品是玩具,半成品讓孩子操作玩游戲。學會使用代替物,豐富了他們的想象力,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不僅僅發展孩子們在廣闊的自然環境里的認知經驗,在村鎮幼兒園的活動中,取材當地,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散步等戶外活動中,引導孩子們拾起和拾起各種各樣的土壤、松果、樹皮、干燥的樹葉等自然物體。通過引導孩子們親自加工和處理,他們成為美麗和有趣的操作材料,如引導孩子們用他們撿來的各種石頭下棋。在石頭上畫畫,用石頭建造房屋;把采集到的樹葉、果實、樹枝等做成各種圖案或者是美食;把泥巴和成建筑;八麥秸稈制作成飛機;用一把稻草做成一個栩栩如生的稻草人形象;用野生藤蔓和幾根木棍做蕩秋千。創造性地利用這些地方資源材料。讓孩子們獲得成功感受樂趣,成為孩子們最喜愛的游戲設備。

2本土民間文化要妙用

鄉鎮獨特的一些民俗習慣,也是我國鄉鎮幼兒園一種不錯的教育資源。例如,中性夏季組織兒童打蛋;元宵節組織兒童觀看龍獅舞、猜燈謎、做元宵燈籠;端午節組織兒童在學習粽葉包裹的方法,進行制作粽子的活動;正儀鄉鎮特有的“走三橋”,孩子們會提著花燈走過三座橋,有著美好的寓意和祝福,為孩子們進行角色游戲,老師們創制園本特色課程有了資源。兒童生活在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簡單的人文環境中,加深了他們對地方文化的熱愛,在身邊的生活中就染上了本土傳統文化的顏色,感受到了本土傳統文化影響下的快樂,讓本土文化發展幼兒的同時也傳承了著久遠的文化沉淀。

3本土資源環境要巧用

3.1自然環境價值挖掘。大自然里有許多值得學習的東西,封閉的書本教育已經不適合當下的學習理念,在正儀孩子們能夠感受到地方環境的價值,孩子們在清明能夠認識漿麥草,做青團子,認識油菜花,發現種子發芽。在豐收的季節,孩子們能夠認識個果實,去撿各種落葉,感受秋季顏色的美等等在幼兒嬉戲中,我們在室內滲透了地方文化特色,而在室外區域更多的是資源環境下的野趣,孩子們愛在本土的環境中嬉戲。在種植區、休閑生活區,除了種植和野餐等游戲外,天生活潑的幼兒也能夠在這邊玩捉迷藏,奔跑嬉戲。野餐可以說在現在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了,孩子們拿著幼兒園老師們準備的鍋碗瓢盆,還有燒烤架等等進行游戲,孩子們自然資源是有很高的想象力的,就拿葉子舉例:橢圓扁長的大葉子被看做了雞腿,小葉子是青菜,還有把葉子撕一撕、剪一剪,變成他們所想要的食物,野餐的氛圍可以說是十分的濃厚。3.2社區環境資源利用。充分利用生活中社區的一些資源,引導孩子體驗當地文化的豐富和趣味,激發他們熱愛自己的家鄉的情緒。正儀中心幼兒園所處與正儀老街旁邊,文化特色對孩子們是耳濡目染,孩子們單純通過參觀的形式就能感受到青團子、泡泡餛飩、酒釀餅特色美食制作過程以及他們的方向,在老街上還有修自行車、鐘表店、中醫藥房等等,這都是孩子們角色游戲參考的樣本,在社區的支持下方便了孩子們的參觀認知。

4家長教育資源要智用

家庭和幼兒園是兒童發展的兩大環境。父母的教育觀念和知識結構在幼兒園教育和兒童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城鎮化進程中,鄉鎮家長的教育觀念不斷變化,培養目標也在悄然變化。父母的不同職業和知識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幼兒教育結合家長教育是比不可少的,可以在我們的教育活動中發揮乘數作用。在我園進行本土資源融入幼兒一日活動的實踐研究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家長的童年都體驗過一些民間的游戲,而且有些家長們都會制作一些民間工藝,家長自愿的利用也是本土資源利用的一部分。進行多種方式與家長互動,像是開放日活動、親子活動、親自制作等,與家長一起深入利用本土資源,在活動中將民間文化傳承給下一代,感受民間游戲的樂趣,成為我們游戲化的一種特色。家長們制作的小掃帚、竹制品、木制品供給孩子觀賞,感受手工藝的魅力。在我園的大三班也是生成了木工作坊,在這里孩子們都是小木工,據木頭、釘木頭、截木頭制作出了優秀的作品。在中四班,孩子們在家長提供的幫助下制作青團子,角色游戲中成功開辦了青團子店。在中一班,家長提供的螃蟹殼,孩子們不僅開辦了飯店,而且利用螃蟹殼進行美術創作。綜上所述,鄉鎮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這些本土的文化資源也是豐富教育資源。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暢游在這本土資源的“肥沃土壤”教育中。從很小就了解當地的文化、民俗,并深深地融入他們的心中,開出艷麗的鮮花。

參考文獻:

[1]屠美如.向瑞吉歐學什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49.

[2]陳花云.利用家鄉本土資源,促進幼兒園游戲的開展[J].東方寶寶(保育與教育),2012(1).

[3]吳剛平.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作者:錢徐恩 單位:江蘇省昆山市正儀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