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語言能力重要性及實踐探究
時間:2022-03-22 10:07:49
導語:幼兒語言能力重要性及實踐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教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啟蒙教育,關乎于幼兒今后的學習情況和未來發展。近年來,家長對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問題十分關注,幼兒園教學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學中有效的培養提升幼兒語言能力成為幼兒教師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實踐的重要問題。由此可見,探究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實踐策略對于提升幼兒園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幼兒在三到六歲階段是培養其語言能力的最佳時期,幼兒園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提升可以促進幼兒積極交流交際,讓幼兒更好的掌握語言這個表達情感與溝通的重要工具,幼兒在學習和應用語言過程中,可以展示自我,也可以學會耐心傾聽,提升自身的聽力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促進幼兒思維和腦部快速發展,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對幼兒未來的學習與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是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每一個教師需要關注和實踐的教學責任與義務。
二、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太籠統。幼兒園的教師通常會根據教材和教學大綱制定相關的教學目標,雖然這樣做可以為課程的順利開展提供一些保障,但是由于沒有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導致課堂失去針對性。幼兒的各種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從而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二)幼兒園的教學方式落后。雖然教育部已經推出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但是由于幼兒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大多數的幼兒教師仍然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日常的教學活動。常規的教學方式會使得課堂氛圍變得沉悶,降低了幼兒上課的積極性,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導致課堂質量科教學效果受到消極的影響,不利于幼兒邏輯思維的建立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三)挑選的教學內容枯燥、無趣。現今幼兒語言教學中,教師沒有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學習基礎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導致教學的內容比較枯燥、無趣,沒有辦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受到嚴重的影響,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幼兒園教學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結合幼兒實際情況,打造良好語言氛圍。幼兒的學習特征與小學生、初中生大不相同,想要更好的培養幼兒語言能力,幼兒園就要重視對語言學習氛圍的營造,在這一問題上必須要結合幼兒實際情況而行,這樣才能夠充分的調動起幼兒的好奇心和語言表達欲望,促使幼兒在良好氛圍中積極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升幼兒語言應用能力。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在教室或者園區內布置一些能夠促進幼兒交流交際的元素,盡可能給幼兒創造更多的語言交流條件,給予幼兒充足的鼓勵和引導,讓幼兒能夠敞開自己的心扉,主動的與其他幼兒或者教師互動交流,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面入手,加強對語言環境氛圍的營造。一方面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幼兒扮演自己想要成為的教師、醫生、明星等多種職業角色,激發幼兒參與興趣,讓幼兒可以在扮演角色中使用不同的語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勇敢指出其他幼兒在語言使用上存在的問題,一起交流討論該怎樣使用語言更加貼近角色,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另一方面建教師可以將幼兒喜歡的卡通人物圖片貼在教室墻上,讓幼兒可以聊一聊這些卡通人物的特點,說一下為什么喜歡它,以此來提升幼兒語言表達動機。(二)尊重幼兒個體差異,加強日常交流互動。幼兒受家庭教育、生活環境、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語言能力大不相同,學習的態度與學習效果也有很大差別,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個體差異,積極主動的與幼兒交流談心,放下教師的姿態,運用幼兒能夠接受的語言、語氣耐心的關愛幼兒,與幼兒拉近距離,從而讓幼兒可以在情感上信任教師,得到交流的快樂與滿足感,消失膽怯、厭學等不良心理情緒,產生學習的興趣,迸發出想要表達自我的愿望,提升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幼兒在語言表達過程中難免會有含糊不清、用詞不當等現象,教師不能立即指出幼兒的錯誤,強行糾正,而是要先挖掘出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加以表揚激勵,向幼兒表達出教師的理解和肯定,接著給予適當的指導點撥,讓幼兒可以循序漸進的學會正確的發音,掌握正確的語言使用方法。例如,將教師發現班級上有一名幼兒情緒十分不安,對陌生的事物和環境沒有好奇心,反而很抵觸,有強烈陌生感和恐懼心理,經常自己一個人在角落不說話。教師可以走到她身邊彎下腰對她說“今天你穿的衣服可真漂亮,這是誰送給你的呀”,衣服是這名幼兒十分熟悉且喜愛的東西,幼兒有了表達欲望說道“姑hu送的”,這時教師可以重復這個詞讓幼兒掌握正確的發音“原來是姑父送的啊,姑父對寶寶可真好”,幼兒開心的回應著“寶寶也對姑父很好”,在這段聊天中幼兒掌握了“姑父”的正確發音,拉近了與教師的距離,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愿意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積極表達著自己想法。(三)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展。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會讓幼兒感覺枯燥,沒有學習樂趣,難以提升幼兒語言能力,不利于幼兒的綜合發展。因此,幼兒教師要加強對國內外幼兒教育知識的學習研究,不斷掌握更新的教學手段和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有意識的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展,讓幼兒可以積累更多語言知識和實踐經驗,從而實現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中,設計一個提問游戲,教師通過肢體動作和哼唱兒童歌曲旋律,讓幼兒猜想這是哪首歌曲,幼兒全身關注的觀察著教師動作,認真聆聽教師的哼唱,活躍自己思維,在腦海中搜尋著歌曲信息,得到了歌曲名稱,并且激動的唱了起來,這個提問活動打破了傳統提問模式,激發了幼兒回答積極性,有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幼兒在思考和歌唱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加深了對歌詞內容的理解和語言運用能力。
四、結束語
幼兒教學中培養幼兒語言能力十分重要,對幼兒未來發展有深遠影響。幼兒教師要將其納入到教學重點內容中,靈活采取多樣化實踐策略,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和欲望,提升幼兒語言能力,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學習和成長。
作者:劉麗麗 單位:長春市雙陽區新安中心幼兒園
- 上一篇:幼兒國學誦讀古箏配樂效果研究
- 下一篇:幼兒隨機教育問題和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