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教育在學前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時間:2022-02-08 03:12:43
導語:動作教育在學前教育的價值與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1世紀的全面發展教育,除了傳授淵博的知識、高尚的道德、頑強的意志,更需要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等,只有全面發展的人才能適應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嚴重肥胖、感統失調、體質下滑等諸多問題屢見報端,實施動作教育可以干預幼兒健康成長已成為學界的共識。幼兒階段是一個人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基本動作技能及行為動作發展的黃金期,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樂觀的性格,能為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適逢我國加快“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全民健身”建設步伐之際,大力推進全面素質教育,加強幼兒動作教育,普及全面健康意識的重要性更加突顯。深入研究學前教育階段動作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更具有時代緊迫性和歷史責任性。
1動作教育的內涵
據文獻查閱可知,動作教育研究最早起源于英國,起初只是將動作教育應用于特殊人群知覺的專門訓練和動作康復治療。近年來,隨著現代神經科學、運動學及心理學較叉研究的不斷發展,使動作教育的內涵變得更加廣泛和深厚。國內外研究顯示,幼兒通過科學的動作教育,不僅可以提升腦干和大腦皮質的機能,還可以促進個體協調動作能力的發展,同時促進個體情緒情感的發展,培養自信心和堅持性等心理素質。目前,世界各國都已開始注重動作經驗對兒童各種機能發展的影響,通過身體活動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并將動作教育納入特殊教育、幼兒教育范疇體系。雖然相關研究成果豐碩,但學界對動作教育內涵仍未達成共識,影響動作教育在各國的有效實施。筆者認為,對于動作教育內涵的理解要立于客觀的角度去認識,不能只流于形式、停留表面,需要深入、綜合、提升,走出常規的思維誤區,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1對動作教育的本義理解存在誤區。動作教育研究早期,大部分學者將動作理解為肌肉的外顯活動模式,即身體活動技能的發展,故將動作教育簡單理解為單純的身體機能促進和運動技能學習的教育過程。他們認為,動作教育就是在學習生活創設一種學習環境,對其進行動作技能學習與訓練,從而獲得基本活動能力和提升個體身體素質等。動作教育其實是一種帶有人文化、生活化、社會化性質的教育理念,它是一種動作技能的教育,更是一種經動作活動實施的認知、情感、社會性、健康等方面“教、育、學、做”的全面教育。近年來,幼兒身體素質下滑、問題兒童日益見多,對其進行動作教育備受關注。另外,國內幼兒體育培訓班市場火爆,部分家長愿意讓自己孩子參與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和掌握一項運動技能,鍛煉孩子的頑強意志和社交能力,但仍有部分家長盲目的參加“超綱”項目學習,不僅對孩子產生身體傷害,甚者產生心理折磨。其實,動作教育就是一種過程:一種身體活動學習過程,一種身體活動體驗過程,一種身體活動堅持過程。1.2對動作教育的價值認識存在誤區。一般認為,動作教育注重運動技能的傳授和體育活動的開展,促進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卻忽略了動作教育對其時空認知、身體意識和自尊、社會性發展等方面的感化。其實,提高動作技能是動作教育最初始、最基本的價值追求,身體意識和自尊、積極情緒、心理健康及社會性的全面發展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過去,一味地局限注重動作發展的領域,而忽視動作對身心綜合的作用和反作用,造成價值偏離的局面。當前,部分幼兒教育工作者效仿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模式和目標,盲目追求幼兒體質的提升和動作技能的完善,加之家長“重智輕體”傳統觀念的束縛,使動作教育的本質價值追求偏離初衷。動作教育應貫穿于幼兒的日常生活,與個體的真實生活情境融為一體,全方位的促進個體的動作、認知、情感、自信、交往等能力發展的綜合統一模式。1.3對動作教育的實施途徑認識存在誤區。傳統觀點認為,幼兒動作教育就是通過學校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對其進行身心全面的教育過程,尤其體育課程是實施動作教育的重要路徑,這看似正確實則片面。實際上體育教育與動作教育有著實質性的區別,體育課程是學校教育體系中一門正式課程,而動作教育的內涵更加寬泛,不僅可以通過游戲活動、體育活動、康復訓練等形式滲透生活,還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身體機能促進、增強體質的過程。實際動作教育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個體的身體和心理差異,根據個體的不同需求來制定有針對性、個性化的動作教育目標,安排合適的運動負荷和強度,創造安全性和趣味性的游戲情境,對幼兒健身和個體身心發展采取時效性和針對性的方案,改進“游戲化、韻律操化”常規活動的弊端,營造“家庭、幼兒園、社會”三者聯動的教育模式,而不是局限于體育課堂的單一教學活動。
2我國學前教育階段動作教育現狀分析
2.1學校管理缺乏“理”的客觀認識。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身體素質、動作技能發展的關鍵期,需要做到正確、規范、科學的教育。據調查得知,現在很多教育管理人員、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對動作教育是什么、動作教育理念等知之甚少。目前,部分幼兒園缺乏先進的幼兒體育教育理念,盲目追求“小學化、競技化”的動作教育,使“揠苗助長”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社會盛行“重智輕體”的教育觀念,使學校、社會、家長的教育觀念造成扭曲,使幼兒動作教育的開展舉步維艱。3-6歲幼兒的動作模仿能力強、身心機能發展迅速、可塑性較大、易受外界干擾、感知覺發育還未完善,學校應該重視幼兒全面發展教育。學前教育階段追求幼兒個體的全面發展,不僅傳授知識、講授動作技能,更要重視幼兒感知覺和社會性的融合發展,這才是動作教育追求的真諦。2.2動作教育缺乏“綱”的具體指導。動作教育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國家、地方及學校發展規劃和課程綱要的政策支持?;仡櫧陙?,我國陸續出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文件,從宏觀層面對我國學前教育工作已進行全面指導,但缺少能夠將動作教育理念和要求落地、落實的具體綱要。目前,我國動作教育處于三無狀態:無專門的動作教育管理和培養機構、無專業的動作教育人才、無系統的動作教育理論等,更沒有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目前,幼兒園教師大多是全科型教師,動作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當匱乏,使基本動作訓練、身體素質提高、情感認知培養等方面都有所忽視,導致偏離動作教育本質越走越遠,出臺動作教育課程綱要勢在必行、刻不容緩。2.3動作教育缺乏“標”的全面要求。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工作的指南,也是編制教材、測量和評價學科教育質量的基本標準,它從整體上規定學科性質、學科地位、教學內容選擇依據及安排順序等。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各學科相繼出臺對應的課程指導標準,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觀,我國學前教育仍未出臺具體課程指導標準,只是頒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個別專家形成的幼兒體育活動大綱,總體表現出缺少實際操作性、動作教育體系不完整,使動作教育實施中感到“無綱可循、費時費力”。幼兒動作學習具有準備性、連貫性、儲備性,幼兒的動作教育內容不是隨意的、主觀的,而是要符合人的動作發展理論,把握幼兒動作發展的敏感期特征,逐步形成系統、科學的課程標準,使動作教育對標執行。2.4動作教育缺乏“尺”的精準評判。幼兒動作教育評價標準的準確性、有效性對其身心發展狀況的分析與評價起著決定性作用,科學選擇指標、統一評價尺度顯得格外重要。目前,幼兒動作教育的評價測試指標僅對身體形態和基本素質進行簡單定量評價,評價單一、不夠綜合全面,且部分測試指標呈“成人化”傾向,與動作教育的真正價值相差甚遠。我國幼兒接受的動作教育主要來自公立幼兒園、私立幼兒園及體育培訓機構,但目前對動作教育的評價標準未形成統一尺度、水平參差不齊,嚴重影響學前教育階段的動作教育質量。幼兒動作教育的評價標尺可以參考基礎教育階段的全國學生體質測試模式,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各地區的客觀差異性,研制能夠評價身體素質、動作技能、認知能力及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做到測試項目多樣化、科學化,真正推動學前教育階段動作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動作教育對學前教育發展的價值與意義
3.1完善———教育理念多元發展。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因材施教、個性培養是動作教育的主流理念,動作教育作為全面教育的一個子因素,對我國學前教育理念的整體推進和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動作教育的主體對象是尚未成熟、不斷成長的幼兒,培養強壯體魄、健康心理、良好認知是動作教育的真正價值追求。目前,動作教育只注重動作技能的學習與積累,忽視動作學習過程中時空認知、社會性發展及健康心理;只注重動作教育外顯、量化的最終結果,忽視教育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意識培養;將動作教育的目標與手段價值錯位,教育本質意義被功利化、手段化,使動作教育的自身價值逐步異化,使教育追求的“發展全面健康的人”終極理想有所動搖。動作教育的實施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理念,將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擺在首要位置,對學生充滿關愛、理解、希望的人性教育,促進動作教育的和諧發展。3.2推動———學校全面和諧發展。學校是知識傳授、技能學習、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學校的辦學理念、教學環境、師資質量等方面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動作教育理念已融入學前教育體系,漸漸走進學校、社會、家庭教育的視野。為了發展學生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等素質,學校已不斷做出努力,諸如幼兒園體育課程中引入體智能課程、開展親子活動、戶外營地活動等,對動作教育課程不斷進行加強和完善。動作教育的有效實施,不僅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有積極作用外,而且對教育的其他要素都會有所影響,不斷促進自身對動作教育理念的再認識、再思考、再提升。另外,學校、社會、家長對動作教育的不斷深入理解,彼此之間形成一種理解、包容、配合的教育工作默契。一個全面和諧校園的形成,離不開教育要素之間的和諧共處、共同融合。3.3建構———學生健康體魄與健康心理。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綜合實踐活動,教育基點是現實的人,一種富有情感、認知、態度、需要的個性化個體。教育育人就是尊重與承認學生獨特潛質和個性的存在事實和意義,創造一切條件盡量滿足學生智力、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發展,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實現應有的人生價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動作教育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依靠通過身體活動或創造性運動經驗的增進,使個體的身心獲得“最適發展”的教育歷程,不僅局限動作技能的掌握,還有個體對“自我身體”的認知和靈活運用,使個體最終獲得健康與身心和諧發展,為未來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學前教育階段,學生身體發展迅速、模仿能力強、認知能力不足、主體意識差等,不能夠自主學習和體驗動作教育的價值。隨著動作教育的全面開展,學校、家庭及社會應遵循教育發展客觀規律,真正意義上全方位去構建學生的健康體魄和健康心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3.4啟發———家庭教育方式轉變。家庭教育是孩子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其中父母的教育觀念、行為方式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未來身心發展。目前,我國學前教育階段存在過度學習、放任自由兩種做法:第一種家長認為知識學習比動作學習重要,把孩子的課外時間基本投入到語、數、外等學習,增加孩子的學習和心理負擔;另外一種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依托幼兒園就夠了,感覺家庭教育的作用不是很大,常常誤解動作教育就是耽誤時間,讓孩子失去自由成長。幼兒期是生長發育的快速期,若是教育方式不當,很容易造成幼兒身體、心理及行為不可逆轉的傷害。就此,教育界專家呼吁從小就要加強動作教育,培養孩子全面的身心素質?,F代家庭教育要樹立以人為本、全面教育、終身教育的理念,及時轉變家庭教育角色及方式,深知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孩子平等交往、深切呵護,做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掌舵者,為孩子的全面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
4結束語
幼兒階段是知識學習、身心發展、行為養成的窗口期,動作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階段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對幼兒健康體魄的養成、和諧校園的構建起到顯著效果。目前世界各國對動作教育的功能和價值已引起高度重視,但對動作教育內涵理解仍有誤區,其中學校管理、課程設置、效果評價等滯后,需要更新觀念、改變方式,才能更好適應新時代教育轉型和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毅,莊弼,辛利.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動作教育與綜合訓練[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6):108-112.
[2]董奇,陶沙.動作與心理發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73.
[3]錢建龍,楊艷霞.武漢市中小學生動作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106-109.
[4]代浩然,高嶸.動作教育理論闡釋[J].湖北體育科技,2011,(1):12-14.
[5]錢建龍.對動作教育的若干思考[J].體育學刊,2007,(1):82-84.
[6]辛利,莊弼,周毅.動作教育在幼兒園課程設置中的地位[J].體育學刊,2015,(2):71-74.
作者:劉敦曉 單位:川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體育系
- 上一篇:幼兒足球發展理念及路徑研究
- 下一篇:中職美術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