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綜合改革對策

時間:2022-10-25 11:24:55

導語: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綜合改革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綜合改革對策

摘要:公共藝術教育是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公共藝術教育雖然已經在各大高校中開展并實施,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在開展公共藝術教育時,高校必須明確藝術教育的培養目標,建立專業的教學機構,優化課程開發,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等,從而實現公共藝術教育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公共藝術教育;改革;對策建議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也進一步提高。公共藝術教育的實施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加強了學生想象力、觀察力以及德行等各方面的培養。

一、公共藝術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1.有利于思想道德及精神文化的提高

藝術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夠滿足并且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藝術教育能夠陶冶情操,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它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積極作用。學校通過開展各種藝術文化課程,對學生進行藝術和文化素養教育,引導他們去發現美、認識美,了解社會和歷史的發展規律,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科學文化常識,而且也有利于學生“三觀”的正確培養[1]。藝術教育通過音體美等藝術形象和藝術創作,在藝術和精神之間得到碰撞,實現情感的傳遞和交流,使學生受到高尚道德思想的熏陶,從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2.有利于文化素養的提高和文化視野的擴大

公共藝術課程設置豐富多彩,涉及中外文學、音樂、美術及戲劇等。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基本國情下,高校通過公共藝術教育,可以彌補學生在中學時期的知識局限性和閱讀面窄的欠缺。通過這些學習認識社會的發展態勢和人類的發展歷史,使學生精神得到升華,心理功能和思維能力得到充分協調的發展,并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豐富精神生活,開闊文化視野。

3.有利于促進身心和諧健康發展

公共藝術教育可以美化人格,促進人們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將各類藝術形式以授課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藝術教育豐富了自身的見識和藝術體驗,這不僅有利于緩解學生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健康的審美觀念和能力,使學生的生活情趣朝著更高層次發展,從而令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健康的發展,不管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4.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當今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創新思維的培養已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創新思維就是運用非邏輯思維去處理問題,而非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則可利用公共藝術教育的方式來實現[2]。公共藝術教育有利于對學生觀察力和想象力的培養,它通過聯想、情感、感官等方面,幫助學生養成敏銳的洞察能力和豐富的創造想象力;公共藝術教育還有利于對學生直覺和靈感思維的培養,在藝術欣賞過程中,突然出現的情緒就是直覺,而靈感往往都是在直覺出現的剎那間產生。公共藝術教育巧妙地結合了人的形象和邏輯思維,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公共藝術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現狀分析

我國高校在公共藝術教育方面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很多高校均已經設置各式各樣的公共藝術課程,大多數以選修課或者公選課的形式出現,這類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力,有助于學生正確“三觀”的培養,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近年來,公共藝術教育在高校中發展迅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容忽視。

1.公共藝術教育管理機制、體制不完善

教育部關于公共藝術教育管理有明確規定:普通高等學校應該設立專門的公共藝術課程管理部門和教學機構。但在具體設置上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設置要求,而且很多高校并沒有為公共藝術教育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而是把它掛靠在學校的教務處,這就導致公共藝術教育缺乏制度和政策的保障,教學缺乏監管,教學效率低下。綜合公共藝術教育在高校中的發展情況來看,還有一些高校的藝術教育機構在教學管理、人事財務等方面缺乏自主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外界影響較大,教育管理機構有名無實,很難融入高校的教育管理體制中去。

2.課程設置不被重視,教材選擇隨意

在普通本科院校中,課程設置首先考慮的必定是專業課和必修課,之后才會考慮到選修課程的設置,而大多數高校通常會選擇把公共藝術教育課程放在選修課中,這往往最容易被老師和學生忽略,當遇到師資或外部環境的干擾時還會被替換,加之一些高校的課程考查是通過采用開卷考試或是結課論文的形式實現的,這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興趣的反映很不利。還有一些高校由于藝術教育方面師資力量的欠缺,比如一些地方綜合類或者理工類院校沒有專業的授課老師,學校就會采用網課的形式授學,無教師的現場教學和指導,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學的效率。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一些高校在藝術教材的選擇上過于隨意[3]。比如一些高校本身設置有藝術類專業,這時為了方便起見,他們會直接采用藝術類專業的相關教材用于公共藝術教育中去,選擇教材沒有針對性,沒有將藝術生和非藝術生的需求考慮進去;還有一些學校會采用本校自主開發的教材,通常這些教材內容創新性不足、整體水平較低,這都很難實現公共藝術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利于學生藝術理念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3.師資力量不足,專業素質不高

藝術教育的師資情況將直接影響藝術教育的效果。在實際情況中許多高校均存在公共藝術師資不足的情況,即使有配備專職公共藝術教師,教師的專業素質也往往不高,經驗不足,文化底蘊欠缺,這都不利于學生更好地接觸公共藝術;還有一些高校往往會采用團委等其他行政部門的非專職老師授課公共藝術,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學責任心差,缺乏學科帶頭人,教學技能單一無新意,授課很容易朝著自己擅長的領域靠,教學面窄,這就使教學效率不高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授課形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低下

由于高校自身對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視度不足,考試形式又過于流程化,這就使學生不自覺地把公共藝術課程不當回事,應付現象嚴重。目前高校對于公共藝術教育大多都是理論的教學,缺乏實踐的支持,學生上課興趣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小動作頻繁,大多數學生僅僅為了結課考試或者獲取學分,真正用心學習的學生并不多,這完全違背了開展公共藝術教育的初衷。

三、公共藝術教育改革對策建議的探討

1.完善教育管理機制,建立專業的教學機構

雖然很多高校已經意識到公共藝術教育對培養人才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由于學校自身學科設置問題以及資金等方面的外在因素,使得學校沒有能力建立獨立的教育管理機構,只能將公共藝術教育依托在別的部門或者臨時調動一些非專業的藝術教師來維持學校公共藝術教育的開展;另一方面,因為藝術教育是一門主觀性較強的學科,教育效果緩慢,相比一些專業性強的學科,學校對其的重視度遠遠不夠,學生也將其默認為可學可不學的課程,這都對公共藝術教育的開展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教育主管部門應當重視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管理體制的建設,給予資金和組織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使高校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公共藝術教育管理機制,建立專業的教學機構,規范公共教育管理制度,完善考評體系,增加教師間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從而促進公共藝術教育的實施,充分實現藝術教育的目的[4]。

2.優化課程體系,合理選材,因材施教

公共藝術教育的課程選擇不能盲目,應結合高校所在城市的特點以及高校中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開設課程,既能夠體現當地的地方特色,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另外,公共藝術教材的選擇不可隨意,應結合學生層次和專業的不同合理選材[5]。對于非藝術專業的學生,若教材太過專業,將會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從而使學生厭學;理工類專業的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力弱于文科專業的學生,教材選擇時應考慮到理工類和文科類專業學生的特點,選擇學生可以接受的教材,這樣既實現了藝術教學的目的,而且也滿足了學生對藝術的需要,做到了合理選材、因材施教。

3.強化師資團隊的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在教育中具有示范性,在高校教育中占據著主導地位,教師應當掌握嫻熟的專業知識,并且應當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目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師資方面的欠缺亟須彌補,一方面,學校可以優化政策,引進高素質人才來強化師資團隊,并應全方位考慮專業設置,既考慮到年輕思維活躍的藝術專業畢業生,同時也應當考慮社會上那些有豐富教育經驗的精英。另一方面,學校在一定程度應當給予公共藝術教育教師與優勢專業教師同等的政策,不定期為藝術教師開展業務培訓、校內外相關專業合作等,加強教師間對專業知識的交流和學習,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接受新時代高科技教學的新思路,并及時吸收新的成功教學經驗,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強化師資隊伍,為公共藝術教育教學提供優質的條件和扎實的基礎。

4.開展公共藝術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開展藝術活動可以將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既豐富了學生的視野,也訓練了學生多元化的創新思維,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更有興趣地去學習藝術。藝術活動不像課堂教學那么死板,能夠使學生積極地參與進去,在玩的過程中也能使學生接觸到藝術,并親身體驗藝術,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藝術。比如開展書畫展覽活動,學生自愿參加,將優秀的作品在校園內展覽,這樣既塑造了學校的藝術氛圍,也激發了學生藝術學習的興趣,通過藝術活動,促進學生多元化地和諧發展。

作者:崔媛媛 單位:平頂山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巍,鐘天娥,池阿海,等.公共藝術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及實現途徑[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84—87.

[2]柏志華.公共藝術教育在高校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大眾文藝,2015,(13):224.

[3]劉穎靈.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7):195—196.

[4]劉春恒.高校公共藝術教育走出現實困境的改革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5,(27):116—118.

[5]王弘德,崔英娜.淺析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改革與發展[J].藝術教育,2015,(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