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小學藝術教育困境及出路探索
時間:2022-06-12 04:47:22
導語:山區小學藝術教育困境及出路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藝術是人類內心情感外化的最真實表達,它能夠提高人的審美,陶冶人的情操,同時,從教育的角度而言,藝術不僅是對個人情趣的追求,也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重要渠道,可以提高學生對人類豐富多彩情緒的理解,以及促進學生對藝術之美的追求。然而在現實中,由于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衡,山區小學藝術教育成為教育領域內最為薄弱的一環,想要提高山區小學生的藝術教育水平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本文旨在分析山區小學藝術教育的現有困境,并究其根本,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山區;小學;藝術教育
一、山區小學藝術教育現狀
1.思維觀念落后,認知程度不足。由于大多數山區教育水平落后,人們受傳統觀念的束縛,現階段山區小學中有很多教育人員對學生藝術教育重視不夠,甚至一些老師和家長反對小學生搞藝術,學習藝術。在山區小學教育中,藝術教育被視為可有可無的“副科”,甚至被視為浪費時間,組織孩子玩耍的科目。加之山村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父母文化水平較低,思想較為保守落后,大部分家長希望孩子通過努力學習文化課程謀求更好的未來。因此很少會關注孩子在藝術方面的天賦,更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支持孩子學習藝術,這也是推動山區小學藝術教育發展的一大阻力。2.師資力量薄弱,缺少專業型人才。由于山區閉塞等客觀因素,山區的師資力量本來就遠遠落后于其他發達地區。山區小學的藝術科目老師大多是由其它科目的老師代為上課,例如數學、語文等科目的老師去教授美術、音樂等科目。在此情況下,老師對主課的重視要遠遠高于藝術科目,并且這樣的“藝術教師”原本就不具備教授藝術課程的專業素養,因此即使學生有心學習,老師也無力教授。同時在一些山區也存在一些藝術愛好者作為教師去教授學生藝術科目的現象,他們對藝術的審美和理解高于其他科目的代課教師,但同時由于對教育基礎缺乏了解和掌握,他們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技巧上存在許多的問題。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山區小學的藝術教育問題,首先要提高山區藝術教師的師資水平,加強山區藝術師資力量建設。3.教育設施短缺,教育方式落后。目前,部分山區小學的教育設備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由于客觀因素導致的管理不當,使用不當等對設備造成了損毀或閑置,不能保證教學設備被學生所使用,不能保證藝術課程正常合理地開展。而還有一些學校由于藝術設備的缺乏,使課程開展受阻。長期以來,大多數山區小學的藝術課程教學方式與其他文化課程的授課方式并無太大差別,授課方式墨守成規,一成不變。藝術不僅僅是教授學生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和藝術創新精神。而傳統的教育模式和課堂授課方式已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學生無法切身體會到藝術作品傳達出的感情,更無法與之產生共鳴,培養自身的藝術感受力。
1.加強山區小學藝術教師師資力量建設。校方要重視音樂、美術等專業教師的選拔、培訓和錄用,提高藝術教育師資水平。一方面可以通過考試與面試相結合的方法,從任課教師中選拔一些思想道德水平優秀,藝術審美能力較高的青年教師,組織他們進行專業的學習培訓,使其擁有小學藝術教學能力,充實山區小學音樂、美術等科目的師資力量;另一方面,對偏遠地區,人員較為緊張的小學進行假期集訓,聘請一些高水平的藝術教授,在較短時間內使山區藝術教師學習到更為系統化、實用化的專業知識。只有把山區藝術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升上去,才能改善山區小學藝術教育現狀。2.加強藝術教育設施建設。“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音樂、美術等實踐性較強的科目而言,只是單一的空洞講述,很難讓學生對藝術有確切的認知。比起文化類科目,藝術科目更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踐。而實踐客體往往是造價不菲的樂器和儀器,因此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明確思想認識,對于教育資源緊缺的山區給予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同時校方也應當改善辦學條件,配備相應的藝術教學設施,開辟藝術教學場地,提供音樂美術專業教室等。3.改變慣有思想,提高對藝術教學的重視程度。藝術教育不同于文化教育,它是中國由“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和轉折點。要給學生家長灌輸藝術教育與文化教育同等地位的觀念,消除家長對于藝術的固有偏見,讓藝術教育獲得應有的地位,便于藝術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促使學生能夠真真正正的學習藝術,走進藝術,理解藝術。
總而言之,山區小學及教師應針對當前山區小學藝術教育現狀及特點,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扭轉藝術教育思想,積極開拓創新藝術教育方式,為山區小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藝術教育,促進我國初等藝術教育的平衡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錦邦.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現狀及其對策[J].理論觀察.2018(11)
作者:肖曉利 單位: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教育局
- 上一篇:語文教學現代美育探析
- 下一篇:藝術教育中綜合藝術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