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時間:2022-12-02 03:47:14
導語:蘇教版小學音樂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使學生發揮音樂學習的主動性
音樂興趣是學生進行音樂學習的動力所在,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積極調研,在初步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音樂需求的前提下,積極整合和優化教學內容,建立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導向的教學模式。例如,小學音樂曲目《螃蟹歌》的教學設計,可以通過做游戲、猜謎語的方式引出螃蟹這一動物,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效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意識。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興趣,加深了學生對《螃蟹歌》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在音樂演唱的過程中可以融入更多活潑、健康的演唱技巧。
二、加強師生間的教學互動,點燃課堂教學氛圍
由于小學生對未知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小學生的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具有較強的模仿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授方式上要多變靈活,滿足小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一方面,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采用提問、討論、思考、表演、分組競賽等方式,調動課堂氛圍,加強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對于專業性較強的音樂教學內容,要學會引導學生思考和參與,例如,對于節奏方面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尋找三連音、休止符,從而提高學生對音符的鑒別能力。
三、優化教學方法,發揮“圖、講、演”三位一體教學的優勢
教學方法的優化、改進和創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傳統小學音樂教學模式的固定化,教師的側重點為音樂作品的演唱能力的提高,忽視了演唱前期情境導入的推動作用。音樂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音樂駕馭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還要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情感培養和道德培養,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構建“圖、講、演”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對提高小學生的藝術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所謂“圖、講、演”三位一體教學模式是指在小學音樂作品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欣賞歌曲插圖,從而在視覺上建立審美意識,其次讓學生熟讀歌詞,理解歌詞所塑造的意境,鼓勵學生發表對歌詞理解的感受,然后在播放歌曲的過程中,綜合運動聽覺和視覺來同步感知、欣賞音樂作品,最后為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駕馭水平,鼓勵學生進行課堂表演,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來塑造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多媒體教學能夠實現音樂作品畫面、文字、圖片和聲音的立體展示,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多媒體設備的輔助教學作用,一方面可以快速地實現教學情景的導入,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例如,在《小雨沙沙》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配備教學畫面,從而使學生在一邊演唱一邊想象的過程中,體驗著春天細雨綿綿的清新景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欣賞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熱情。
五、加強小學生音樂教學與德育教學的有效融合
隨著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發揮音樂教學與德育教學的合二為一作用,一方面可以健全學生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學好音樂課的信心,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學理念是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重要手段,是增強學生的社會使命感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樂觀生活態度、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關鍵步驟。
六、積極開展音樂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舞臺
加強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不僅能夠展示學生的個人藝術魅力,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舞臺控制力和爆發力。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作為課程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是學生進行自我檢驗的重要平臺,是教師教學成果評定的重要環節,因此學校應該積極為學生提供展示舞臺,鼓勵全員參與,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小學音樂教學的長期性發展既要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下,保證教學質量,又要在完善教學體系的要求下,重視教學實踐,從而在歡快的學習氛圍之中,完成教學目標,促進音樂教學的穩步發展。
作者:賈俊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學
- 上一篇:教學理念會計教學論文
- 下一篇:運動訓練體育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