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音樂教育中的常見問題思考與分析
時間:2022-03-03 09:34:24
導語:當下音樂教育中的常見問題思考與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教育形勢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普通高中的音樂教學工作也從無到有,從隨意性發展到今日的日臻完善,不足也在逐日彌補之中。而其中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否則其將大大阻礙高中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利于學生各方面綜合發展。本文試圖分析其問題的癥結所在,以期對問題解決有所裨益。
當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越來越受到社會重視,而與此同時,普通高中的音樂教學工作也從無到有,從隨意性發展到今日的日臻完善,不足也在逐日彌補之中。而其中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否則其將大大阻礙高中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利于學生各方面綜合發展。究其原因牽涉多方面,故而需要來自各層面的合力找出癥結所在,才有望將問題解決。
一、對普通高中音樂教學思想存在錯誤的意識形態認識
(一)人們對普通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價值及意義認識不到位
作為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價值,其在全面推行、追求人格全面平衡發展及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大影響力等使之必須受到重視。但由于人們對音樂教學的本質缺乏認識、對音樂教學認識淺薄,直接導致音樂教學實踐的不受重視、學生音樂審美能力難以提高的嚴重后果。
(二)對普通高中音樂教學的開展持有功利性認識
由于音樂這個學科不被納入高考科目進而無關升學率、無關經濟效益,音樂現實作用的不清晰,是造成音樂教育得不到重視的重要原因。升學必考科目在教學實踐中一直頗受重視,而一切教學工作更是圍繞“升學率”這一中心進行,這一現象導致學生美育等綜合素質培養被忽視,學生知識面、文化基礎知識、藝術修養、想象力、創造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等不能達到教育要求,不能與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相匹配。于此,相關層面必須提高認識,深入了解并落實普通高中音樂教學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及其主要目標。
二、對普通高中音樂教學過程本體的認識有誤
在我國,科學合理的普通高中音樂教學體系還未形成,所以在音樂教學的定位、教材、教學設施、教師素質以及組織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這也給高中音樂教學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增加了難度。
(一)音樂教學定位不準
專業音樂院校或者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的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專業的音樂人才和合格的音樂教師,而普通高中音樂教育則是立足于廣大學生、立足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來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兩者雖然都是教育,但在培養目標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此培養出的人才其音樂修養會有很大的差別。而音樂教師面對普通高中音樂教育工作的定位應是立足學生,教學內容及難度要適度。而一些普通高中為了提高升學率將師資及教學設施集中用于音樂專業班而忽視了普通高中生,最終偏離了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初衷,這是十分錯誤的。
(二)教材不理想
音樂教材的選擇必須是具有欣賞價值、能夠喚起美感的音樂作品。而現有已經出版的普通高中的一些音樂教材存在著過于專業化、理論深且知識面狹窄的問題,這與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馳的。而有些淺顯易懂、和初中、小學階段音樂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差不多、理論淺、知識面窄的教材也使高中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甚至有些教材基本由教師根據自身愛好選擇。這就暴露了教材選用缺乏統一標準的問題,另外在教材的建設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中音樂的教材建設相比,數量、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更是相去甚遠,質量不免令人擔憂。
(三)教學設施簡陋
教學設備,是教學工作的助手,每一學科都要用到,在音樂教學中,其作用則更為突出。作為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使音樂教學得以正常進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物質基礎,音樂設備在當下的不少普通高中的教學工作中存在受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偏少,教學設備缺乏等問題:例如音樂教學活動的場地、樂器、音響等設施設備不完善,有些學校甚至沒有專用的公共音樂教室,音響質量不盡如人意.......再加之某些學校班容量普遍過大,導致教師應付教、學生湊合學的現象,進而影響教學質量,教學效果更是無從談起。
(四)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雖然許多高中都配備了專業的音樂教師,但其音樂教師的素質也不可同日而語。再加之傳統的教學方法仍在沿用,教學內容的陳舊、呆板性問題,這樣即使學生有心學習,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見,提高教師素質迫在眉睫。應包括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怎樣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使他們形成自己獨特的自我感悟,融化所學的審美知識,主動進行自我調整;怎樣通過自我認識、自我控制形成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趨勢的審美取向和方法,完成音樂審美教育的內化過程,從而實現個人發展與適應社會需求相結合等內容。
(五)學生音樂素質差異大
目前,由于普通高中學生所受音樂教育水平不同,音樂素養參差,其中基礎較好或具有良好音樂天賦的學生占比極小,器樂演奏或聲樂演唱的學生更是寥寥,學生中大體音樂素養不高: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學生受到客觀條件限制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影響和未曾上過音樂課的學生音樂素養就更差了,加之學生漠視音樂課考試制度,進而輕視音樂課。等等多方面的合力更是拉大了同學間的音樂素養差距。
三、普通高中音樂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探析
(一)“應試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
音樂教育被“應試教育”所捆綁,是普通高中音樂教學存在問題的一大關鍵原因:九年義務教育下,學生只要得高分,就是好學生,就能夠進入重點學校,而此階段音樂學科不在考試科目之內,音樂課幾乎是少之甚少,更是被其他課程擠壓;高中時期,面對高考,學生更是刻苦學習,音樂課又被擱置到旮旯里。這一觀念的根深蒂固,致使各方對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與培養力度不到位。
(二)多元化文化的影響
改革開放時代大背景下,社會文化日益多元化,而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文化更是呈現魚龍混雜之態。不良文化就是通過學校附近不正規的網吧、游戲廳傳播的,一些學生以此放縱自己的同時,給自己的人格及學業也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后果,對真正好的音樂作品更是失去了甄別與鑒賞能力。這樣,不同性質的音樂文化的“侵蝕”更是拉開了學生追求境界的層次。而隨著一些格調低劣內容庸俗的低級藝術作品充斥市場,高雅藝術與大眾漸行漸遠,再加之一些傳媒的誤導,更是造成了不良的文化藝術環境。這種環境嚴重沖擊著學校音樂教學,繼而使學生的美丑不分、審美能力下降。普通高中音樂教育面對這種不良文化環境更是任重道遠。
(三)高中音樂教學本身的因素
作為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具有極高的美育價值,是最直接的中學美育,對全面推行、實施素質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學校各方面存在的問題,高中音樂教學進度被增加了難度。一是學校領導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校教學領導由于對音樂教育缺乏深刻認識、觀念陳舊,導致音樂教學在整個教學實踐中被輕視,繼而造成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停滯不前。二是學校軟硬件能力不足。師資與設施條件等嚴重制約普通高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亟待解決。三是普通高中學生自身的原因。學生音樂素質與知識基礎的參差不齊使之音樂認知接受能力迥異,也對音樂教學造成阻礙。因此高中音樂教師的教學內容難以兼顧學生的音樂認知能力,無疑給教學工作的改進增加了難度。
作者:林峰 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 上一篇:因素分析法在電力營銷中的應用
- 下一篇:供電企業的電力營銷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