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及實踐

時間:2022-05-10 03:40:36

導語: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及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及實踐

【摘要】為了改善我國的音樂文化教育水平,我國的著名音樂教育家蕭友梅提出教育救國的音樂教學理論,同時為了我國的音樂教育能夠有所依據,提出了適合我國音樂教學發展的許多措施,并撰寫了適用我國音樂教學的多部著作。發展我國的音樂文化教育,引進西方先進的音樂文化推動我國社會文化發展,同時彌補我國音樂文化的不足等方面。蕭友梅在我國的音樂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就蕭友梅的音樂教育思想對我國音樂文化的影響進行分析,為我國的音樂文化教育實踐提供更好的指導,致力于促進我國音樂文化教育不斷前進。

【關鍵詞】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中國音樂教育

一、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

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將音樂文化教育進行音樂藝術方面的細分。包括內容、節奏、形式、樂器、技術等多個方面。每一個方面進行專向性的音樂教學發展,并且制定出我國音樂文化教學的詳細步驟:(一)讓學生了解國學音樂文化的組成,形成整體化的國學思想。(二)將國樂文化與我國的基本國情相結合,融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培養學生國樂文化的音樂精神。(三)讓學生進行西方現代音樂的學習,實現國樂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培養新時代國樂文化精神。(四)對學生進行全面音樂內容的教學,多種樂器與表現形式的全面培養,實現學生音樂文化的全方位發展。(五)對學生進行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的界限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從中國傳統音樂中進行提煉創新,創作出嶄新的國樂文化,順應世界音樂文化的發展潮流。通過蕭友梅這些音樂教學思維的培養,我國的音樂教學從學校的教學方向、教學措施,學生的學習要求等,都具有了完善的音樂教學方案。并在國樂的文化教學中融入了現代教學方式,實現了現代中國音樂專業教學的發展傳承。并且蕭友梅的音樂教育思想逐漸發展,發展出適用于我國音樂各個階段的教學方案。

二、蕭友梅音樂教育提案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

(一)肯定傳統音樂價值,強調創新不忘舊樂。蕭友梅根據我國音樂的發展方向認為,中國音樂想要實現發展傳承。進行國樂文化的教育時就要以辨證的教育態度去教學。第一,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雖然歷史悠久,音樂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時代特點鮮明,具有很好的音樂藝術價值,但傳統音樂文化還是存在一定缺陷,音樂內容陳舊,與現代音樂樂器演奏不相適應,在保留國樂文化價值的同時,也要進行與現代音樂演奏相適應的創新。第二,西方的音樂文化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現代音樂的樂器中鋼琴、小提琴的快速發展,都是通過西方音樂文化的發展而進行的。所以,西方音樂無論在音樂內容、音樂節奏、樂器演奏方面都具有更先進的音樂文化。我國提倡進行西方先進音樂文化的學習,實現中華傳統音樂文化與西方音樂藝術的相融合。相比于西方管弦樂,國樂文化更具有民俗特色與民族精神。西方的音樂節奏內容更加嚴謹。在實現國樂文化的教育發展中,不能盲目進行國樂文化的全部繼承,不能在學習西方音樂文化中迷失自己。進行我國音樂文化的教育中,結合西方音樂的先進音樂藝術和國樂文化的民族精神,實現我國音樂文化教學與時代音樂相融合的教學模式。(二)重視基礎音樂教育,遵循音樂學習的教育原則。蕭友梅一生致力于專業音樂和基礎音樂的教育發展。眾所周知,基礎音樂的培養發展,決定專業音樂的發展高度,實現我國音樂文化的教育發展,必須加強我國的基礎音樂的基本功教學。1928年,蕭友梅就曾提出過中學音樂教育的發展方案。十年后,蕭友梅又作出中學音樂教育改革舉措。蕭友梅一生中的二十年時間,都是致力于我國音樂發展的基礎教育。針對我國音樂培養中基礎音樂教育的發展,不斷進行批判改革,出版了好幾部著作,提出一系列的發展措施,為我國現代的音樂文化教育提供了有效借鑒。(三)獎勵優秀專業人才,繁榮音樂創作表演。蕭友梅在我國音樂發展提案中提出,中國進行西方先進音樂文化的學習時,不僅要學習其音樂文化的內容、樂器、演奏技術。更要發展我國音樂文化創作的獎勵制度。進行國樂文化人才的教育培養,必須要有一定的積極政策。這樣才會有人愿意去進行我國音樂藝術的學習發展。組建完整的音樂專家隊伍,建設一套完整的優秀音樂藝術的選拔機制。對最優秀音樂文化的創作者進行獎勵,鼓勵我國音樂人不斷創新發展。蕭友梅一生致力于中華民族音樂教育的發展振興,實現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振興,就必須先發展我國的音樂文化教育,這是我國想要實現中國音樂發展的必經之路。從音樂發展的源頭進行改變,中華民族自身就擁有很多著名音樂文化,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思想,見證了中國發展的輝煌與跌宕時刻,但優秀的音樂文化缺少與世界優秀文化的融合,必須通過音樂人才的建設,實現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輝煌。

參考文獻:

[1]馮長春.金蘭之契志同道合—略論蕭友梅與陳洪的新音樂理想[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7,04:20-26+4.

[2]高月霞.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與高師音樂教育的發展[J].當代音樂,2017,14:11-12+2.

[3]李亞鵬.蕭友梅與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17.

作者:劉靖華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