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9-20 09:22:10

導語: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應用

【摘要】筆者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將淺談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下的音樂游戲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旨在促進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音樂游戲;音樂課堂;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

一、基于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的音樂游戲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由CarlOrff(1895-1982)所創立的一種先進的音樂教學體系,結合低齡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特點,改變傳統音樂教育中無差別式的音樂教學方式,將游戲、美術、舞蹈、戲劇融入到音樂教學當中,教育目的是旨在培養低齡學生的音樂節奏感、音樂學習興趣、歌唱能力、即興創作能力、樂器使用能力(圖一:奧爾夫音樂體系)[1]。由此可見音樂游戲不是游戲中的音樂,而是音樂中的游戲。游戲是音樂教學的外在形式,核心在于將音樂教學內容以游戲的形式展現出來。圖一奧爾夫音樂體系

二、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小學都開展了音樂課堂,進行基礎性音樂知識教學。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心理認知特征可將其分為三個音樂教學階段:低年級興趣培養教學階段(一、二年級),中年級音樂知識積累階段(三、四年級),高年級音樂能力提升階段(五、六年級)。基于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將音樂游戲融入到音樂教學中,應該結合小學生的三個音樂學習階段明確教學目的,實現音樂游戲教學的有效性。(一)音樂游戲與興趣激發———低年級音樂教學。由于低年級小學生年齡較小且剛剛接觸音樂教學,缺乏對于樂理的認知與音樂學習經驗。因此音樂教師在利用音樂游戲進行低年級音樂教學時,應該以興趣激發與興趣培養為教學目的,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游戲構建音樂學習課堂。此外教師在音樂游戲教學時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內容:第一,游戲的覆蓋性;第二,游戲的教育性;第三,游戲的有效性;第四,游戲的秩序性。例如:教師在對《三角鐵、雙響筒、鈴鼓》這一課進行教學時,本課的教學目標:用正確的姿勢演奏鈴鼓、三角鐵、雙響筒,可以使用三種樂器為歌曲進行伴奏。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可以設置“聽鼓點敲節奏的游戲”。(二)音樂游戲與音樂知識———中年級音樂教學。小學中年級學生主要為三、四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到三年的音樂學習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音樂學習興趣。音樂教師利用游戲激發學生音樂興趣的同時,將音樂教學中的知識點融合在音樂游戲中,讓學生在反復的游戲中內化音樂基礎知識,從而為高年級音樂能力培養打好堅實的基礎。教師在設計中年級音樂游戲時,可以設計多個重復的游戲環節,強化學生對于游戲中音樂知識點的記憶。例如:在《快樂的doremi》這一課的音樂教學中,教學目標為認識do、re、mi唱名,能夠學唱歌曲《快樂的doremi》。為此音樂教師可以設計“do、re、mi”卡片游戲,將do、re、mi制作成音樂卡片,當教師舉起一張卡片時,要求學生齊聲說出其唱名。(三)音樂游戲與音樂能力———高年級音樂教學。五、六年級的高年級小學生在經過多年的音樂學習已經形成了音樂知識框架。為此音樂教師在利用音樂游戲進行游戲教學時,應該在豐富音樂知識的基礎之上,利用音樂游戲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這也就要求教師在設計音樂游戲時,不僅要將音樂知識放置在音樂游戲當中,還要注意游戲與知識點的融合,讓游戲更具開創性,讓學生在即興的音樂創作中提升音樂能力。例如:在古詩新唱《靜夜思》這一課的音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組織“歌曲填詞”游戲,讓學生將自己學過的古詩填詞在《靜夜思》的曲中。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在填詞后將新填詞的古詩唱出來,比一比哪個音樂小組填詞的古詩最多,填詞最多的小組教師可以幫助該小組錄制并上傳到校園網站,展示學校的音樂風采,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三、結語

教師在利用音樂游戲進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時,不能盲目的開展各項游戲,而是要將音樂游戲融合到音樂教學當中,并根據低、中、高三個不同階段的年級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尊重奧爾夫教育理念,設計合理的音樂游戲,強化音樂游戲的教學目的性,從而讓學生在音樂游戲中激發學習的興趣,夯實音樂基礎知識,提升音樂能力,實現音樂學科素養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梁婷.德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中國教育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8(17):112.

作者:王超 單位:青島洛陽路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