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校園構建論文

時間:2022-05-27 11:21:00

導語:和諧校園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校園構建論文

[摘要]高校統戰工作由于在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維護安定團結等方面具有獨特功能,因此在高校構建和諧校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校統戰和諧校園

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高校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大力推進學校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由于高校統一戰線在協調關系、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維護安定團結等方面具有獨特功能,因此,充分發揮統戰工作優勢,促進高校和諧校園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和諧校園的基本涵義

和諧校園是相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提出的,從范圍和內容上來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大的命題,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由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樣的三位一體,擴展為包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四位一體。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歸根結底體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發展時期的要求。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個大命題下的一個分支,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也是高校所負有的不可替代和推卸的責任。

對高校而言,構建和諧校園,就是要構建一個科學民主、依法治校、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有序、和諧發展的文明校園。科學民主,就是民主辦學得到充分發揚,依法治校得到切實落實,各方面積極因素得到充分調動;公平正義,就是學校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各種矛盾得到正確處理,學校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誠信友愛,就是師生員工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安定有序,就是學校組織機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師生員工安居樂業,學校保持安定團結;和諧發展,就是教學科研水平提高,師生員工生活愉快,工作學習生活環境良好。

二、統戰工作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高校統一戰線具有協調關系、溝通思想、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維護安定團結等獨特優勢,因此,在構建和諧校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為構建和諧校園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目前我們高校統戰工作的范圍已經擴大為:各派成員,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少數民族人士,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港澳同胞及在高校就讀的港澳學生,臺灣同胞及其親屬(包括在大陸定居的臺胞和就讀的臺灣學生),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等。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高校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出國人數和歸國人數也將進一步增加,高校統戰對象已經呈現出不斷增多的發展趨勢。統一戰線通過政治教育、體察民情、反映民意、密切黨同群眾聯系等渠道,可以把各派的力量團結起來,可以把少數民族的力量團結起來,可以把信教群眾的力量團結起來,可以把新的社會階層的力量團結起來,可以把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的力量團結起來,可以把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力量團結起來,從而為學校構建和諧校園夯實群眾基礎。

2、為構建和諧校園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依法治校、民主決策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保證。依法治校的本質是學校管理者樹立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以法律為最高權威,在法制的軌道上開展學校的綜合管理、教育教學、服務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動。民主決策是指學校按照民主化和科學化的程序,在輕松活潑、公開透明的民主氛圍里,鼓勵廣大師生員工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科學決策。高校統一戰線通過多黨合作、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等有效形式,促進學校實現依法治校、科學治校和民主治校,為學校構建和諧校園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

3、為構建和諧校園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妥善協調和處理好學校內部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當前,高校普遍實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教師聘任制、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等,打破了計劃經濟時期大鍋飯的原有格局,這對促進學校的發展和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改革帶來的“利益調整”勢必又會在教職員工中產生一些不和諧因素,甚至鬧情緒、鬧矛盾。另外,隨著學生規模、生源地域的不斷擴大,能不能正確處理和保障包括少數民族學生、外國留學生在內的廣大學生的合法權益,也逐漸成為校園內部利益關系的重要因素。面對這種情況,高校統一戰線充分發揮協調關系、溝通思想、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優勢,及時協調各種利益關系,正確理順各種思想情緒,促進學校上下形成各盡其能、各展所長、各得其所、專心工作、專心學業、團結友愛、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為學校構建和諧校園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

4、為構建和諧校園提供重要的組織保障。高校統一戰線通過安排人事、合作共事、舉薦人才等途徑,能夠為學校構建和諧校園提供重要的組織保障。一是通過舉薦無黨派人士加入派以及幫助派加強隊伍建設等途徑,可以促進派組織建設,為構建和諧校園服務;二是通過安排黨外人士參與學校各級行政管理,促進黨內外各界人士合作共事,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治校能力;三是通過舉薦并向社會和各級人大、政府、政協輸送黨外代表人士,有利于擴大學校外界影響,促進學校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和諧發展。

三、統戰工作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途徑探析

1、以理論武裝為先導,切實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廣泛調動黨外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學校和諧發展做貢獻。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我們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必須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必須堅持把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必須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良好氛圍。

黨外知識分子是高校教學、科研、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抓好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團結廣大黨外知識分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學校改革、發展和維護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抓好黨外知識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使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理解、支持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要充分調動統一戰線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黨的總任務和學校的中心工作服務,為學校搞好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服務。另一方面,要積極做好釋疑解難、團結鼓勁、凝聚人心的工作,及時解決一些成員中出現的思想問題,推進學校和諧發展。

2、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認真落實統戰工作政策,增強黨外代表人士集體榮譽感,為學校事業發展匯聚力量。

制度建設帶有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搞好統戰工作,最根本在于制度建設。高校統戰工作要不斷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完善以下八項制度:向派、黨外人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報情況、座談聽取意見制度;支持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參政議政、建言獻策、處理提案和意見、建議制度;派負責人、僑臺負責人參加學校重大活動制度;派和黨外干部培訓及黨外干部物色推薦制度;領導聯系黨外人士交友制度;黨外人士慰問制度;歸國留學人員工作制度;關于給統戰對象解決活動場所、活動經費、外出用車制度。通過完善制度建設,落實統戰政策,使廣大黨外知識分子體會到學校的關心、集體的溫暖和信任,體會到自身價值的實現,從而增強他們對學校的集體榮譽感和事業的認同感,進而為學校事業發展增添動力和力量。

3、以參政議政為重點,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人才庫”、“智囊團”的作用,努力形成科學民主、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圍。

依法治校的本質是學校管理者要樹立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以法律為最高權威,在法制的軌道上開展學校的綜合管理、教育教學、服務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動。只有高校的一切教育實踐活動和師生員工的行為既在法律的保護之下,又不逾越法律的規范,校園的和諧局面才有保證。科學民主是各項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學校所作出的一切決策,都要通過民主化和科學化的程序。要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活潑、公開透明的民主氛圍,建立民意充分表達的渠道,鼓勵師生員工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學校的決策。要高度重視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把這些意見和建議作為制定決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據,使學校的各項決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師生員工的根本利益。

黨外知識分子是學校的“人才庫”和“智囊團”,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對于營造學校科學民主、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圍意義重大。一方面,要充分調動黨外知識分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搞好教育和科研工作,在本職崗位上多育人才、育好人才;另一方面,要進一步發揚校內民主,支持廣大黨外知識分子特別是黨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代表人士,圍繞學校改革發展建言獻策;第三,要充分發揮黨外知識分子的民主監督作用。

4、以安定團結為核心,充分發揮統戰工作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優勢,為學校事業發展營造穩定的校園環境。

高校穩定事關社會穩定,維護校園穩定,是高校統戰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責。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與社會乃至與世界交往的逐步擴大,安全穩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出來。高校統戰部門要倍加顧全大局,重視團結,維護穩定,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從講政治的高度,把維護穩定放到重要位置。

統戰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統一戰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職能,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及時準確地反映統一戰線成員及其聯系的師生員工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積極引導統一戰線成員正確處理好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關系,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局面多做統一思想、理順情緒、排憂解難的工作,為學校改革發展減少阻力、增強助力、形成合力;同時要防范和警惕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及時、妥善地處理好影響團結和穩定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堅決反對在校園內開展宗教活動,為學校事業發展營造和諧、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

5、以聯誼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港澳臺和海外統戰工作,為學校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統一戰線擁有工商聯、僑聯、臺聯、海外聯誼會等組織,這些組織都各有特定的成員,不少成員的親友在港澳臺地區和歐美等國家,具有人才優勢、網絡優勢和海外優勢。高校統戰部門要充分發揮這些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抓住聯誼交友這根紐帶,發揮高校知識分子中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國外僑胞及其眷屬聯系廣泛的優勢,積極開展對外和港澳臺的聯絡工作,廣泛宣傳學校的優良環境和優惠政策,以“誠”交友,以“信”聚友,以“情”留友,努力尋求引心聚力、引資聚才的最佳效益,引進人才、資金、技術、設備,改善辦學條件,使海外朋友成為我們事業的合作者,從而為學校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