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意識構成要素論文
時間:2022-07-26 05:37:00
導語:籃球意識構成要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籃球運動中“籃球意識”訓練,一直是籃球訓練工作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提高籃球運動水平的一個重要,文章就這一課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籃球運動;籃球意識;訓練
籃球比賽是一項集體對抗性質的競技項目。它不僅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而且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籃球意識。運動員具備了良好的籃球意識,就能在比賽場上根據攻守態勢,主動地尋找和掌握戰機,采取恰當的對策和行動,最大限度地發揮本人和本隊的優勢,克敵制勝。美國籃球專家認為:籃球比賽的取勝,60%靠思維,40%靠體力。現代籃球比賽的實踐也證明,運動員水平越高,這種趨勢越明顯。我們發現,有好多隊員個人技術比較好,然而到場上就不能正確發揮其技術,簡單地說就是不會動腦子打籃球其結果勢必會隊員個人的技、戰術水平的提高,從而降低了全隊的攻防質量。可見,籃球意識的培養應成為籃球訓練中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一、籃球意識的含義及分類
意識作為一個范疇,是指人的大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它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印象。籃球意識從廣義上說,是運動員對籃球的比賽的理解和認識。NBA原尼克斯隊主教練納帕特·賴利說:“一個運動員只是為自己獲得球才會移動,他絕不是一名真正的運動員。如果他同時又會為同伴創造機會,使全隊受益,才算懂得籃球運動的正真奧秘。”因此,可以把籃球意識定義為:運動員通過專項和反復實踐,根據場上情況,通過感覺、觀察、思維、判斷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動的心理過程的總和。籃球意識可按隊員的臨場表現,分為:
1.傳、接球意識。比賽中隨時準備接同伴傳來的球,接球后傳給有機會的同伴。在傳、接球的過程中尋找有利戰機。
2.投籃意識。接同伴傳球后,要根據防守者的情況,及時把握好投籃時機。
3.突破意識。當接到球后若對方防守站位較近,沒有投籃機會,則突破上藍或分球,給同伴創造機會。
4.跑動掩護意識。當你無球時,主動給同伴做掩護,創造進攻的機會。
5.防快攻意識。主要體現在運動員由攻轉守的節奏上積極合理地運用封、堵、搶、夾、斷等技術,密切地相互協作配合,并針對場上情況隨機應變。
6.協同配合防守意識。指運動員既有積極能動地運用迫、逼、堵、截、封、蓋、搶、打、斷等個人防守技術,又有與同伴協同組成關門、交、換、搶過、保護、夾擊、圍守、補防等戰術配合意識。
7.搶籃板球意識。是一種而巧妙的頑強的拼搏意識。運動員一旦建立起牢固的搶籃板球意識,就能在比賽中以極大的決心和頑強的毅力去機智地爭奪籃板球。
二、籃球意識的構成要素
人的意識是旁人不能直接看到的,卻必然從自身的運動過程中體現出來。運動員的籃球意識也必須從比賽的戰術行動中表現出來。運動員籃球意識的構成要素:
1.技術的目的性。任何技術的掌握和運用都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為了正確地動用技術、戰術,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就必須頭腦清楚,目的明確,有的放矢。力求使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帶有一定的戰術目的性。
2.行動的預見性。比賽雙方對抗激烈,球場情況瞬息萬變。運動員在比賽中為了取得最佳行動效果,就必須洞察情況變化,預見未來,準備好多種應付辦法。
3.判斷的準確性。比賽場上正確的行動來源于準確的判斷,判斷準確是正確發揮技、戰術的前提。必須把一切行動建立在仔細觀察和準確判斷的基礎上。
4.行動的應變性。為了取得比賽的勝利,往往要改變自己的行動,使進攻或防守有較大的突破性,出其不意,防其不備,打對手措手不及。同時,對場上主客觀情況的變化,也需要迅速采取應變手段,隨時改變進攻和防守戰術。例如:裁判員的判罰尺度嚴時,應注意防守動作不易太大,以免犯規;如裁判的判罰尺度松時,則可大膽貼上防守,動作也可以大一些,限制對方的行動。
5.動作的隱蔽性。運動員為了有效地攻擊對方,爭取主動和優勢,必須善于運用各種嫻熟的動作技巧(假動作或隱蔽動作)去擾亂與迷惑對手的判斷,以造成其錯覺,而不過早暴露自己的戰術意圖,以贏得比賽的主動權。
6.行動的合理性。運動員行動的合理性表現在多方面,若比賽時運動員配合默契,攻防適時,該運則運,該投則投,該傳則傳,不拖泥帶水。尤其是關鍵時刻駕馭比賽的能力更能體現出運動員行動的合理性。
7.配合的整體性。籃球比賽是集體性很強的競技項目。運動員應積極與同伴配合,努力為本隊創造進攻機會和組織嚴密的防守。同時,運動中個人技術的發揮不能理解為單獨存在的活動。任何技術都是處在集體配合之中,都是全隊整體戰術的組成部分。籃球意識的形成和體現受復雜的主客觀因素的,主要有:比賽中的觀察能力、專業知識掌握程度、對訓練比賽的態度、戰術知識水平和戰術訓練、集體觀念、教練員水平及本隊同伴的水平等。
三、籃球意識的培養
根據前人的經驗以及本人的感受,意識比技術更重要。技術不會,可以學會;但意識不強,則很難改變。培養和提高運動員的意識應該是全面的、系統的,應把它放在與技、戰術訓練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是形成籃球意識的前提,是形成正確籃球意識的條件。有些運動員“意識”不強往往表現在臨場情況不明,頭腦不清,場上運動盲目,致使本人和全隊技、戰術的動用受到限制。因此,必須重視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的培養。可通過經常觀摩訓練和比賽,豐富自己的間接經驗。在觀摩中積極思維,將觀摩看作是自己的一項實踐機會,有意識地進入角色,并對場上的每一情況變化都做出一個假設性的思維反應,然后再同場上隊員處理該情況所使用的方法和效果進行比較。要注意培養運動員的動態觀察能力,特別是兩個以上動作的組合與銜接。培養運動員用眼睛余光觀察的能力。
2.注重間接經驗的積累。意識是一種經驗的綜合反應。意識的形成和提高依賴于經驗。作為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間接經驗積累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積累間接經驗即是對前人經驗的借鑒,是認識客觀事物的一個捷徑。積累間接經驗,應注重教練的傳授,使理性知識得到升華;閱讀前人的經驗(有關專業、資料),從中得到啟發;系統學習有關專業理論知識。
3.基本技術訓練與籃球意識訓練相結合。在基本技術訓練中,不是獨立地練技術動作,而是貫穿籃球意識的,把基本技術訓練與培養籃球意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做有助于在練習技術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技術運用能力,加快籃球意識的培養。
4.戰術思維訓練。球場上的各種信息進入運動員的大腦后,需要運動員經過自己的思維迅即做出判斷。只有判斷迅速準確,才能及時采取適當的技術、戰術動作。因此,要重視戰術思維的訓練。要求運動員開動腦筋,勤于思考,想練結合。這是激發運動員戰術思維的重要訓練手段,對形成和提高籃球意識能力有很大幫助。
5.注重節奏。比賽節奏是一種性的配合默契的集體行為。增強隊員的節奏意識,必須使全隊思想統一,使反應和行動產生積極影響。在技、戰術教學和訓練中,應對節奏提出明確的要求。
6.教練員的主導作用。籃球意識的培養應貫穿于每次訓練中,教練員起著主導作用。在實施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把籃球運動的基本、本質特點、關鍵環節等,用形象正確的示范、準確簡明的講解傳達給運動員。使他們明確不同情況、不同位置職責的具體要求,同時對訓練中出現的及時發現,正確解決,不斷地提高運動員的戰術意識。籃球運動員的意識問題是籃球教學、訓練中的一項復雜、重要的內容。應在教學訓練的基礎上,從意識源于實踐出發在訓練中有針對性地因人施教,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運動員的籃球意識,通過看、學、講、練等手段,達到提高籃球意識的目的。
【文獻】
[1]陳章云.籃球意識[J].北京大學學報,1996,(9).
[2]楊樺.論籃球戰術意識[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1).
[3]陸國萍,周志仙.從心角度論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養[J].寧波學院學報,2003,(2).
- 上一篇:縣勞務經濟發展工作計劃
- 下一篇:新京報發行案例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