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英語教革措施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16 02:57:00
導語:職校英語教革措施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中等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所存在的缺陷,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我國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側重于有關專業技術的需要,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的能力。但是,現在中職英語教學一直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一味地依賴于教材和教師,缺乏思考,失去了應有的教學效果。并且局限學生的思維,限制了學生學習潛能的發揮,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學效果相當差。
一、我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英語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英語教學的對象主要是普通初中畢業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和知識,但整體水平不高,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對英語不感興趣。面對這種多層次、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較差的學生,我們原有的教學方法已完全不能適應,教學內容也偏深,必須改變教學方法和內容。在教材方面,由于學生生源復雜,知識結構、層次不一,目前尚沒有一套完整的符合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使用的英語教材。在設備方面,中職學校普遍存在語音設備簡陋、落后及資料缺乏等問題。現代化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亟待充實和提高,使其在提高整體英語教學水平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教師方面,我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普遍存在師資不足,師資隊伍不穩定的問題。有些學校英語教師比較緊缺,甚至借用其他專業的教師上英語課。
二、中等職業教育的改革措施
針對目前我國中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應當從教學觀念、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幾個方面著手,采取相應對策。
(1)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首先,應轉變把外語考試看作是英語教學的終點,把考試通過率視為衡量英語教學質量的尺子的錯誤觀念與認識。在這方面的做法是實現“五個轉變”,即教學內容必須從語言點的講授為主轉變為以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為中心;教師地位應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實踐能力的指導者和質量監控者;課堂教學模式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教學應由句子水平轉變到語篇水平;由單純重視語言運用的精確性轉變為既重視精確又重視流利。在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過程中,一定要著重處理好兩對“關系”,即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和教與學的關系,前者要樹立學習知識是基礎、培養能力是關鍵、提高學生綜合索質是目的的思想,后者則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由語言能力培養轉變到語用能力培養上來。
(2)更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是整個教學改革的重點。英語教學內容包括傳授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發展語言交際能力等,其目標是通過英語的語言教學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起來,并最終把學生的創造潛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來,課程設置應充分考慮完成這一教學內容并達到這一教學目標。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生產現場使用英語的機會日益增多,如進口設備、儀器的說明書和使用手冊、國際通用技術標準、正在使用的成熟技術和先進技術的原始資料等。另外在現代信息社會中,計算機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人機溝通能力成為必備的職業素養。英語教學對有關計算機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通用和專業軟件的使用說明、互聯網絡調用命令等都可納入教學內容,成為高職英語教學十分實用而生動的教學內容。
(3)優化教學方法,向改革方法要質量。一定的教學目的總是要求一定的教學方法為其服務。當前,制約英語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學方法改革滯后,可以說,如果不能大面積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就很難有指望。教學方法是在教學思想和教學原則的指導下,師生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開展的教學活動的一切方法的總和。研究中等職業教育現代教學方法,就是要探索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需要、適應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特點,構建能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主線的中等職業教育現代教學方法體系。
目前,英語教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頗。英語教學在整體規劃和科學性、系統性方面欠佳,教材、教法有待改進。在教改中應該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作為改革的重點,在教材編寫、教學改革、實驗設計中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強化作業的設計性、連續性和復雜性,倡導研究性學習。在考試方法上,改變一統天下的閉卷考試為開閉卷相結合。
(4)完善教學手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這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當今以推行多媒體為主的現代化教學已成為英語教學手段改革的標志。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離不開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任課教師,因此,當務之急是要對廣大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充分開發先進教學設備的功能,盡快建設起一支能夠適應現代化教學要求的師資隊伍來。公務員之家
(5)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當前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增加“雙師型”比例,不僅影響職業教育職能的實施和體現,而且關系到職業學校發展的規模、速度和人才的質量。因此,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已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課題。“雙師型”教師是指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與教育教學能力、良好的行業職業態度、知識、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持有“雙證”的專業教師。“雙師型”教師除具備教師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外,我們在能力和素養方面對其還有特殊的要求:①行業職業道德;②行業職業素質;③組織管理能力;④協調交往能力;⑤創新能力。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教育者、領導者和組織者,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
三、結語
為適應中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我們要不斷創新,不斷地自我完善,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