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口腔醫學高職學生就業情況
時間:2022-03-31 04:09:00
導語:小議口腔醫學高職學生就業情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口腔醫學高職學生就業情況,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參考。方法:對近三年首次就業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首次就業率為93.1%,男女生有顯著差異,就業單位以多數分布在市內機構、私有醫療機構、本省區為特征。結論:合理設置專業、不斷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是改善就業狀況的重要影響因素。
關鍵詞:職業教育口腔醫學就業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期,迄今在學校數量、招生及畢業生規模方面占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1]。2004年教育部明確提出高職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2]。現就桂林醫學院口腔醫學高職生2006—2008年的首次就業情況作初步分析,以發現相關問題,思考相應對策,為專業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桂林醫學院口腔醫學系口腔高職班畢業生,全部來自廣西區內,高中應屆畢業生源,學制3年(2+1)。2006屆39人,男22人,女17人;2007屆61人,男35人,女26人;2008屆59人,男22人,女37人。三屆共計159人,男79人,女80人。
2、方法
按桂林醫學院招生就業處登記信息(截止畢業當年年底),含學生來源、性別、就業單位等,對三屆畢業生的首次就業情況作整體分析。統計學方法采用百分率和卡方分析。
二、結果
1、三屆學生總人數159,就業人數148,就業率為93.1%(含專升本)。
2、按性別統計,就業率男生87.3%,女生98.8%。男、女生比較P<0.01,表明男、女生的首次就業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就業單位情況(表1)。根據單位性質分為公有醫療機構(含綜合醫院、口腔專科醫院、公立醫院派出門診部、社區醫療機構)、私有醫療機構(私立口腔醫院、口腔診所、企事業單位口腔門診)、其他醫藥行業(含醫藥、醫療器械營銷機構)、非醫藥行業機構(指與醫學行業無關的單位)四種;根據用人單位所在地分為市、縣和鄉鎮三類。表1就業單位情況分析(n,%)從表1看,現就業單位以城市為主,以私有醫療機構為主。
4、148人中在廣西就業142人,占95.9%;外省就業6人,占4.1%。
三、討論
1、就業情況分析
據廣西政府網站信息,廣西高職高專就業率(截止當年9月1日)在2008年為91.64%[3],2007年為90.75%[4],2006年為85.51%[5]。三年均數為89.3%,在全國位于前列。桂林醫學院口腔醫學高職生就業率統計至當年底,三年均數為93.1%,可見二者是相近的,也從一個方面提示專業符合社會需求。對男、女生就業率的顯著性差異,推測原因為男生的期望值可能高于女生,特別在廣西薪酬較低的大環境下更明顯;用人單位以私人診所為主,女生可能有易于管理的優勢。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后另文探討。
對就業單位情況分析(表1)可見,畢業生以在城市機構工作為主,占76.3%,鄉鎮最低,占6.1%,一方面與我國目前醫療資源分布狀況相關。城市擁有相對豐富的醫療資源,各級別、各種所有制的醫療機構較多,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鄉鎮及農村醫療機構數量偏少,專業劃分較粗,多不配置口腔專科。據了解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的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多需要另行進修眼科和耳鼻喉科,以便適應鄉鎮衛生院中五官科的醫療工作。這些現實情況對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到鄉鎮和農村工作是有明顯阻礙的。雖然國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和基層就業,但對口腔醫學專業學生而言可能存在更大的困難。在新的醫療改革政策下,農村和基層衛生機構可能得到大力加強,估計界時畢業生流向會有良性改變。另一方面畢業生在考量專業發展、經濟收入、未來子女教育、家長及朋友期望、生活環境等方面后,可能作出傾向于城市的選擇。在國家縮小城鄉差距的工作見效后,上述因素將會削弱。此外如有城市醫療資源過飽和、國家行政性再分配醫療資源等情況則有利于畢業生流向改變。
從表1的數據還可見口腔醫學高職生首次就業基本在醫療和醫藥相關行業,非醫療行業僅占2.7%。最多的是私有醫療機構(50.7%),其次為公有醫療機構(43.9%),這兩類共計為94.6%,說明口腔醫學高職生在就業專業性方面較穩定,表明專業設置合理,合乎社會需求。數據提示高職學歷較易為診所等私有醫療機構接受。如果除外專升本10人,在公有醫療機構的就業率僅為37.2%,表明隨著醫學高等教育的發展,公有醫療機構招聘在學歷門檻上逐步提高,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也對提高醫學高職教育質量增加了壓力和動力。
2、該專業教學現狀和思考
高職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培養高技能專業人才為目標[1]。現在以私人診所為主體的私有醫療機構得到了規范和發展。這些口腔醫學高職生的主要招聘機構提出的用人標準多具有共同點:首先是良好的醫患溝通能力;其次是合格的技術水平。這與我國目前的醫學生培養模式是有出入的。據了解目前全國醫學院校極少有開設醫患溝通的專門課程,既使有也是課時很少的任意選修課程。相對的,歐美國家的口腔醫學課程很重視醫患溝通能力,以美國哈佛大學牙醫學院為例,在其四年醫學教育期間,1~3年級必須分別完成《病人與醫師》Ⅰ、Ⅱ、Ⅲ階段的課程內容,學習接待、觀察、詢問、檢查患者的程序和技巧,探討醫師在社會、倫理、心理學等方面應承擔的義務[6]。又如法國口腔醫學教育法令規定了多門心理學、倫理學方面的必修課程,選修課安排了人種學、人類學與社會學、表達技巧和溝通技巧等相關課程,還規定學生必須在醫院參加為期4周的全日制護理見習,目的是學習護理技能,學習與患者、護理人員及科室人員的人際溝通技巧[7]。目前桂林醫學院口腔醫學高職未設置醫患溝通的必修或選修課程,今后有必要予以改進。綜合能力的培養必須重視人際交往能力,它是事業成功的充分因素,也是必要因素。除了以課程形式外,還可以通過講座、班級和小組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意識和能力。
課程設置的其余不足之處:仍存在過多強調學科性的傾向。除外第三年的畢業實踐,一、二年級實踐課時:理論課時為0.47∶1,需要進一步提高比例,以符合國家“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加強對學生技能和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的指導思想。德育課程在第3學期后未再安排。可以考慮以講座、社會調查、討論等形式繼續培養學生以患者為中心的職業態度,培養符合社會進步的人生價值觀和人文觀念。現行德育課程也應在教材、教學內容上加強與現實和職業的關聯性,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達成課程目標。③法律法規課程薄弱。目前僅有18學時的一門任意選修課程,還可能面臨學分制和學生個人興趣的矛盾,而學生畢業后的資格考試、執業、醫療事故、防疫等事務涉及了較多的法律法規,因此加強法律法規教育是必要的。
口腔醫學高職人才的培養關鍵時期是第三年的畢業實習。它是學生德育、人際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操作技能等的初步成型期,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但由于學生分散到各附屬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的實習點,在實習管理、師資、設施上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仍需要各級部門較長期的努力,對口腔醫師數量、醫師教學能力、技能操作考試等方面進行大力改善,才能提高培養質量,完成口腔醫學高技能專業人才的教育任務。
參考文獻:
1.吳啟迪.職業教育:面向人人的教育[EB/OL].[2009??11??30].
2.教育部.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教高[2004]1號.
3.廣西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在全國排名前列.
4.廣西壯族自治區2007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
5.廣西壯族自治區2006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
6.孫大麟,邱蔚六.美國哈佛大學牙醫學院的課程設置[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1997,11(5):57??59.
7.?_強.法國的高等口腔醫學教育[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2002,23(2):14??16.
- 上一篇:小議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及策略
- 下一篇:新型城中村改造與公租房建設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