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詮釋
時間:2022-07-15 06:17:00
導語:職業院校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主任是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級文化建設的引領者,是學校思想教育的骨干,是溝通學生家長的橋梁。但在職業學院在校學生一般是高中或中職畢業后人學的,有與眾不同的性格特點和行為習慣,這更為職業院校的班主任帶來了許多工作上的挑戰,如何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做好班級管理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職業院校的學生因在初中,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不是很好或是在考試時發揮時常,被迫無奈選擇了職業教育,很多學生還沒有真正理解自己和社會,帶著很大失落感和迷茫感來到職業院校就讀。因此,青年學生在情感、學習、生活方面都暴露出一些問題。而且職業院校學生中的獨生子女數量增多,他們因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所導致的心理問題以及行為個性就顯得格為突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校學生由于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過分溺愛的因素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帆風順,沒有經過任何生活上的磨難,不知道怎樣克服困難,解決生活問題。青年學生生理上的迅速發育和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導致學生情緒時常不穩定,容易沖動,容易產生各種心理上的困惑,形成心理障礙。自我控制能力、承受生活挫折能力、抵抗社會誘惑能力差,甚至產生某些心理上的錯位。
另一方面,職業院校學生由于選擇了職業教育,擔心在未來的就業崗位上缺乏競爭力,對自己能力沒有自信。不能正確認識社會,在學習方向和方法上還是迷茫,缺乏學習動機與興趣,對學習產生拒絕心理,不以積極的心態自覺參與學習和社會競爭。個人理想與社會現實存在沖突,沉醉于夢想之中,做事情漫無目標,心態浮躁。辨別能力比較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解決問題時不加冷靜思考,碰到困難事情容易沖動,不能冷靜處理問題。
根據以上的學生心理特點和行為分析,職業院校班主任工作方式必須要調整,班主任的定位角色也要改變。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方式上要體現一定的技巧性和靈活性,因材施教,在師生之間產生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便于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因此,班主任工作就要采取以下幾個方式:
第一,重視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常規管理,形成對青年學生行為習慣的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管理。對青年學生的常規管理要通過各種規章制度對學生進行科學管理,這是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規管理要求學校出臺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規章制度。大力宣傳職業院校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守則。
青年學生行為習慣和常規管理的落實過程中注重日常生活中實際訓練。青年學生要遵守良好的道德規范和養成良好的社會文明習慣,要通過社會上、校園里具體活動不斷練習和強化訓練中形成。增加常規管理的檢查次數,學校學工部門要不定期檢查學生的日常行為,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學習、生活、社會實踐進行全面評比檢查。制定達標標準,使學生的常規管理評估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在青年學生中樹立先進榜樣。在學生的常規管理中重要方法是樹立榜樣和典型,好學生在教育學生中具有重要的說服和導向作用。榜樣是班主任最終的管理目標,這比班主任的說教、強制性的制度約束更能為廣大學生所接受。
第二,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把責任變為成長的動力之源。感恩教育針對當前職業院校學生的狀況比較適合,班主任要讓學生由內而外的反思,真正理解感恩,在學生從內心中激發出來感恩思想,讓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找回學生內心思想的東西,真正促進學生自覺發展。
感恩教育的目的是班主任讓學生經常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學會理解別人的想法和做法,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學生的人生觀。這樣,學校就不會在靠一些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學生會自覺要求自己的行為規范。感恩教育本質是一種知恩圖報的教育。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恩”,并將“恩”施于需要之人和社會,變恩情為責任,變感恩教育為學生自覺成長的動力之源。因此,職業院校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如父親節、母親節、中秋節、教師節等引導學生了解父母、師友的偉大和社會給予自己的無私的養育教育之恩,真正認識到這種默默無聞的持之以恒的付出讓自己衣食無優的快樂成長,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對自己的希望,從而更加感恩父母,理解班主任,更加尊重師長,學生用自己意志品質創造優異成績回報自己的恩人,這樣職業院校的學生紀律和心態就會好起來。班主任通過感恩教育孕育學生責任意識,責任意識又催生學生的意志力、執行力、創造力。
第三,班主任要善于抓住關鍵時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l)在職業院校舉行的各種娛樂、體育活動前班主任做好思想動員工作。學校每學期都會有娛樂、體育等競賽活動,在每次活動之前,班主任都應利用班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理解和明白參與各種活動的實際意義,引導學生參與,并鼓勵他們在各項競賽活動中取得好的成績,為班級榮譽爭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2)班主任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讓學生理解勤儉節約的內涵,每學期安排幾次勞動活動。為了使學生在勞動中按質按量完成勞動任務,班主任應在每次勞動活動之前利用班會認真宣傳勞動觀念,使學生真正理解勞動的內涵,為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培養不怕吃苦的精神。(3)班主任在學生實習前做好思想工作。實習是學生學習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學生把專業理論運用到實踐之中去的一個過程,是鍛煉學生操作能力的手段。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實習內容并在實習中保質保量完成實習任務。
- 上一篇:民辦部門要點總結匯報
- 下一篇:小議古詩詞在職業教育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