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合理布局透析

時間:2022-07-27 11:29:00

導語:中職學校合理布局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校合理布局透析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以后,城市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各區域大城市的功能也在不斷地增強與轉化。由于各種歷史原因,原設在大城市中心的中職學校紛紛尋求合理布局校址,或到周邊的中小城市,或到產業園,或到開發區。本文擬對這種現象作一些分析。

一、中職學校合理布局的經濟性和社會性分析

1.經濟性

教育也是一種投資,從人力資本的理論可知,人力資本投資的效益遠大于物質資本投資的效益,人力資本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中職教育是塑造人力資本重要的方式,而且是回報率較高的投資,學生花錢,購買教育產品,就是指望將來能得到回報。短期回報能夠學以致用,畢業后順利就業,長遠來看,能夠使投資者獲得事業和收人上源源不斷的收獲。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學校時,首先要考慮學習和教育的經濟成本。目前重慶市中職生源主要是農村的初中畢業生,若中職學校布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必然要增加農村學生的食宿成本,交通費用。但是若將中職學校布局在生源集中、文化層次接近,經濟社會發展條件相近的地方,對求學者和學校舉辦者,都是低成本和經濟的付出。

中職學校從中心城市調整到中小城市辦學,在客觀上順應了教育投資者的愿望,會吸引更多的農村學生和家長進行教育投資。

2.社會性

中職學校招生的重心已從城市轉移到農村。根據對重慶主城區的幾所中職學校的抽樣調查,城市的中職學校生源95%以上是農業人口,這些學生勉強學完初中課業,年齡平均在巧歲左右,人生觀正在形成中;學生中很多是應試教育失敗者,是層層過濾下來的“學習弱勢”群體,這些學生進人大城市后,由于缺乏生活經歷,往往對城市現代生活方式充滿渴望和崇拜,但又缺乏抑制負面影響的能力。這容易使得部分學生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性、紀律渙散,排斥學校教育和管理。若將中職學校布局在中小城市或經濟開發區,學生沒有離開自小熟悉的環境,對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成長是有利的。

二、中職學校合理調整布局,將會促進中職教育的發展

中職學校是直接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不同區域的生產力層次以及產業結構的分布直接影響到中職學校的空間布局和專業設置。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許多與中職學校就業密切相關的企業正在從主城轉移到城郊的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周邊的衛星城市及區縣城市。如重慶市近幾年來,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確定了以IT信息、醫藥化工和制造業為龍頭的主要支柱產業,引人富士康、惠普及英業達等IT巨頭人住重慶主城外的西永工業園、保稅區、經濟開發區。這些企業和公司每年需要數以萬計的一線技能人員和操作者,其主要來源就是中職學校的畢業生,中職學校就業主體轉移到中小城市和城郊地區,必然促使相關專業的中職學校要調整布局。

1.合理布局有利于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中職學校布局在二、三線城市或經濟開發區、產業園,有利于學校開展校企合作。學校與企業的互利互惠是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獲得的,中職學校緊靠企業布局,企業可能為學校提供全新的教學環境,有助于學校更好地完成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企業可以開展深層次的參與,促使學校特色的形成與提高質量,學校也可以向企業輸送合格技能人才,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合作,從企業一方獲得設備、師資和學生實習實訓等教育資源的支持,當學生畢業后,能在就近的企業就業。

2.合理布局有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新生勞動力的聚集

重慶是一個大城市又是一個大農村,農村人口占重慶市總人口的70%以上。多年來農村職業教育發展十分緩慢,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絕大部分分布在縣級以上的城鎮,農村職教主要依托部分職業中學及條件較差的培訓機構。2000年以來,重慶市對中職學校的布局結構進行調整,形成以萬州、涪陵、永川、黔江四個衛星城市的中等職教中心和以重慶主城職教為龍頭的格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許多與中職學校就業密切相關的企業(如化工、機械制造、醫藥、計算機電子產品、汽車等)已經轉移到重慶主城外,分布到重慶周邊的衛星城市、保稅區、經濟開發區及區縣城市。而重慶主城區及近郊工業較發達的地區,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主要發展第三產業和金融、物流、IT信息產業和國際貿易。對于萬州、涪陵、永川、黔江及各縣的城鎮地區,較多地集中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確定為制造中心與中等職業教育傾向地區,在那里設置中職學校為主的職業教育,有利于學生就地就業。

中、小城市作為大城市的衛星城市有聚集富余勞動力和新生勞動力的功能,可以緩解大城市的就業壓力,增加大城市的穩定指數,在這些地方,無論在投資、運行經費,還是學生的學習成本都低于大城市。在中、小城市發展中職教育,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可以解決城鎮青年和農村大量青年轉移勞動力就近接受職業教育,畢業后就地安排就業。中職學校布局在這些地區,還可以刺激區域經濟加快發展,有效聚集農村轉移勞動力和新生勞動力。

3.合理布局可使中職學校自身得到較快的發展許多一線城市的中職學校辦學時間長,在城市中占有較好的地理位置,但校園面積并不太大,這類學校靠自身的努力要快速發展起來比較困難,其主要原因:一是歷史欠債多,負擔重,招生成本過高;二是主管部門多為不同的行業,不重視中職教育,沒有足夠的投人;三是中職學校在城市中心辦學,學校運行成本增加,身處鬧市的學校管理難度大。

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城市功能定位逐漸向著國際金融、商貿和物流轉變,城市的地價不斷升值,寸土寸金,黃金的地理位置被中職學校占據,發揮不了更大的經濟用途,與城市的功能擴展不相協調,政府、開發商也極力想將土地改變用途,使其增值和發揮更大的功能。這對中職學校來說,是極好的發展機遇,將中職學校從市中心遷向開發區或二、三線城市,建設具有較大規模、高水平、功能完善的中職學校,可實現與開發區配套,增強開發區的區位優勢,而且可以利用開發區的各種優勢推動中職學校的各項建設。

時代在變革,經濟在發展,各層次職業院校都在探索自己的發展途徑。按照所處城市功能轉換,按照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換代,按照各院校主干專業的發展趨勢,合理地調整職業院校布局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