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職業教育阻礙以及決策

時間:2022-11-12 03:24:00

導語:發展職業教育阻礙以及決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職業教育阻礙以及決策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20世紀80年代,由于解放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了生產力,社會經濟爆發式增長,我國初等與中等職業教育也呈現出爆發式持續快速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從探索性教育,逐步發展到現在系統教育;從一兩個專業,發展到現在幾十個專業,并且按專業計劃逐步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更高層次和水平教育的需求逐漸增加。特別是近幾年高等學校招生規模的逐漸擴大,普通高中對初中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而導致職校生源不足,影響了職校的繼續生存和發展。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探究分析發展職業教育的障礙及對策。

一、發展職業教育的主要障礙

1.對發展職業教育的認識滯后

目前,我國普通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相對超前,社會各界較為重視,而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相對滯后,傳統文化鄙視職業教育。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育基層領導及教師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也認識不足,對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對象不是很明確。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被國民充分認識。由于社會觀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工作情況等多種因素,使得國民對職業教育缺乏正確認識,一些人甚至認為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的今天,職業教育沒有必要,可以少發展、慢發展,甚至取消。

社會上鄙薄職業教育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總認為職業教育是低水平、低層次的教育,不僅輕視中等和初等職業教育,而且對近幾年發展的高等職業教育也持輕視的態度,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積極發展。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困難重重,職業教育招生急劇下滑,許多農村職業學校招生更困難。許多家長和學生選擇職校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并非心甘情愿,而且上了職業學校也覺得低人一等。針對這種情況,社會輿論要多為職業教育鼓勁,正確引導社會重視職業教育,使國民都能認識職業技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認識到社會需要職業教育。

2.職校學生素質普遍較差,職校在社會上信譽度不高

現在職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受到來自長輩的過分寵愛,獨立性差,自理能力差,優越感強,在他們看來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等傳統美德都是上一代人的事,講吃講穿的多了,過生日講排場的多了。還有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法制觀念淡漠,有些學生過分關心自己,愛夸張,好炫耀。在集體中表現為自私,好勝心強,心胸狹隘,好妒忌不能和他人融洽相處,凡事斤斤計較,只想得到他人的關心,卻不愿把關心奉獻給別人。部分學生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一些消極因素悄悄移植到學生身上,如抽煙、酗酒、打架、早戀、破壞公物,少數學生無禮頂撞、報復、恐嚇老師等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學校的社會聲譽。職校學生普遍存在厭學情緒,缺乏進取心,大部分學生基礎差,上課不認真聽講,個別學生經常逃課,往往是對新知識不理解,造成了不會學習,不能學習及學習中的情緒障礙,使學習成績下降。目前,職校的學生絕大部分是經過高中篩選后的,基本上是中學的差生,有些人還有違法亂紀的行為,這些人產生的消極影響很大,使得職校在社會上的信譽度大大降低,許多家長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學校。

3.人才的高消費,使職業教育受到冷落

畢業生就業難,阻礙了職業教育目標的實現。目前,整個社會勞動力絕對過剩,在我國勞動力市場尚不規范的情況下,不合理的用工制度、人才的高消費,用人單位一味追求高學歷、高文憑,使得中等專業人才就業困難。伴隨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打破了以往國家統分的局面,中等職業教育由于辦學層次低,培養的人才競爭力不強,學生一旦畢業就意味著失業。

目前,社會上許多人持有一種錯誤的人才觀,似乎人才只能是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這些人忽略了“多元智能論”,忽略了技術人才也是人才。社會上各種能工巧匠也是人才,新型的現代化農民也是人才。許多家長也認為孩子上職業學校沒有發展前途,因此寧愿借錢讓孩子上普高,也不要上職業學校,認為上了普通高中,離大學近了一步,將來就業的競爭力就會增強,這些因素使得職業教育受到冷落,發展緩慢。

4.現行管理制度對職業學校發展缺乏激勵政策

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實用人才,培養的學生能夠在生產、服務、管理的第一線上大顯身手。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在社會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們既需要培養一大批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規劃設計的人才,也需要培養一大批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施工、制造等技術應用工作的專門人才,沒有這樣一批擅長工藝技術、生產組織和經營管理的人才,即便有最好的研究成果、一流的產品設計,也很難制造出在國際上很有知名度的一流產品。職業教育,包括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正是為滿足這種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尤其是近年來高等職業學校的發展,對合理調整我國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結構發揮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社會輿論重視普高、宣傳大學擴招的形勢下,職業學校的出路令人擔憂。在許多企事業單位中,存在重視大學生,輕視職高生現象,普遍的做法是將待遇與學歷掛鉤,工資、福利、資金、提拔干部與高學歷聯系起來,對一般學歷的普通技術工人缺乏激勵政策,挫傷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這樣做的結果,也導致了許多人不愿意選擇職業學校,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5.職業技術學校辦學無個性,缺乏高素質職業技術教師

職業教育的中心任務是提高質量,要把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到一個更高的水平,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同時也為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人生發展的空間。但目前,各個職業學校在辦學上存在辦學模式相同,專業設置類同,有的職校攤子鋪得過大,開設專業過多,許多專業規模過小,導致散而亂;在管理上職業學校體現不出特色,仍是職業教育、普教模式,有的職校不考慮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實習基地等條件,盲目開設“熱門”專業,結果“專”不起來,只能多點文化課,與普教相差不多。

另外,有的職校教師專業學術帶頭人較少,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對生產實際缺乏了解,專業實踐能力較低,對實習、實驗、實訓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很陌生,目前的職校師資培訓體系不完善,大多數教師從普教過來,難以適應職校教學要求,使得職校個性不突出,體現不出特色。在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等方面享受不到與普通高中學校教師同等的地位,難以吸引教學和科研能力較強的中青年教師。各職業學校仍是以人才單位所有制為基礎,固定編制為導向的封閉管理機制,指令性的工資制度、低待遇和平均主義情況普遍存在,不能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種種因素致使職業學校師資素質難以大幅度提高,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發展職業教育的策略

1.增強宣傳力度

由于人們對職業學校在思想上的認識模糊,對職業學校的看法錯誤,認為上職業學校是沒有希望的無可奈何的選擇。針對這種情況,職業學校應該成立專門機構,確定相應人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各種途徑,深入到基層學校,進行大力宣傳,使教師、學生和家長更好地了解職業學校的專業特色、管理水平、師資狀況及學校設施、設備情況,其中特別是考入大學和在自己工作單位有貢獻的職校生,增加宣傳的說服力,改變人們對職校的態度,增強職校的吸引力。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力量。“質量是永恒的主題”,對職業學校尤其如此。因此,職業技術教育要發展,就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此應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加強教師政治學習,學習《職業教育法》。通過學習,使教師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努力搞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其次,要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一方面,鼓勵教師通過參加自學考試、函授等形式,提高學歷層次;另一方面,對教師開展業務培訓,充分利用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并和有相關專業的高等職業院校聯系,對教師開展各種形式的短期業務培訓,特別要注重提高專業課教師的技術水平,使文化課教師專業化、專業課教師技能化。

3.合理安排課程,做到有的放矢

在職業教育的職業中學,雖然是從普通中學中脫穎而出,分離到職業技術化教育軌道上來,但是,因受普通中學影響較深,有的至今還未完全擺脫普通中學的教學模式。有的專業的個別基礎學科仍然在使用普通中學的教學模式、普通中學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有的學科成績還和普通中學同年級作比較,這雖然在基礎課教學中找找差距,便于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件好事,但這就背離了職業中學的辦學宗旨。職業中學就是要培養具有一兩門專業技術的社會勞動人才,并非培養少數幾個大學生。社會上需要什么人才,職業中學就培養什么人才,以此來滿足社會上的需要。經過考察、論證后招來的學生,按照其專業性質,就要合理安排好課程,哪門學科對該專業技術有所促進,就要學習哪門課程。只有合理安排課程,簡略得當,重點突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4.提高對口高考的升學率

職業學校要想發展,形成旺盛的生命力,擁有源源不斷的生源,還必須抓住對口高考升學率這條生命線,所以職業學校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1)組建高職對口升學班。職業學校要提高對口高考升學率,就必須組建良好的對口升學班,鼓勵一些基礎好、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對口高考,同時也要聘用高層次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擔任課程,加強培訓教師使用和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提高教!學的效率,夯實學生的基礎文化和專業知識,使學生能夠升人高一級職業學校或普通高校繼續學習和深造。

(2)舉辦綜合高中。綜合高中既有職業學校的特點,又有普通高中的特點,學生既可以學到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又能獲得雄厚的文化課基礎知識。因此,綜合高中班的學生既可以參加普通高考,又可以參加對口高考,從而擴大了職業學校升人不同類型的高等學校的比例,提高職業學校的辦學聲譽。

5.增強學生就業的競爭力,提高就業率

職業學校的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兩年或三年的學習,能夠獲得一技之長,找個好工作,針對學生的要求,一方面,職業學校必須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以及勞動就業市場的要求,及時調整自己的專業結構,培養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職業學校的就業指導辦公室要派專門人員與用人單位聯系,培養對口專業人才,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就業率,而且學校在抓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后的管理,做到學生安心,家長放心,用人單位滿意稱心,使學生的就業率得到鞏固,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

6.開辟多種渠道,加大投資力度

要保證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費用,首先,政府的投資要得到保證。其次,要取得全社會的廣泛支持:一是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二是職校與高等學校聯合辦學,爭取高等學校的支持;三是學校與行業、部門聯合辦學;四是動員廣大群眾支持職教事業,學校更要自力更生,努力辦好校辦產業,實行產教結合。

總之,職校只有“外塑形象,苦練內功”,通過深化改革和加強軟硬件的建設,勇闖市場,創造自己的品牌,擴大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程度,才能在與普通高中的激烈競爭之中立于不敗之地,從而促進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