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論文
時間:2022-03-04 10:26:44
導語: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程改革是為了揚長避短,消除缺點,擴大優勢,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課程改革并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以目標為導向,結合社會發展、地方經濟特征、教育發展規律等對課程的調整。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尚不完善,改革是不斷突破和發展的動力,只有在改革中才能消除更多弊端,吸收更多利于高職院校發展的元素,才能使自身的發展和時代的發展一致,從而實現教育最本真的價值。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分析了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對策。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必要性;對策
一、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不但是對傳統課程的改造,同時還是一種基于新教育文化的課程構建。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課程文化會出現諸多的沖突、矛盾,協調這些沖突、矛盾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總的來說,這些沖突、矛盾凸顯為如下幾點:其一,學術性與職業性,職業教育長期發展需要其具備一定的學術基礎,而職業性又是職業教育的現實選擇;其二,基礎性與發展性,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致力于服務一線生產行業,具有較強的基礎性,而隨著更多崗位的出現,職業教育也需要不斷發展、充實;其三,剛性教育與柔性教育,發掘學生的潛力與提高短期辦學效益也存在著沖突。如上所說,新舊課程設計存在著較大的沖突,而要理順兩者的關系,做好過渡和銜接,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要解決這些沖突、矛盾,還需要因勢利導,深化課程改革。高職著力開展的是專業技能教育,目標是讓學生掌握高水平的專業技能,達到與其企業需求的良好對接,更好完成就業。高職對學生的培養側重的是技能的實用性,屬于應用型教學,培養的人才主要服務于一線崗位。此外,高職學生在一線工作,需要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組織、合作、應變能力,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遵守紀律,樹立集體觀念。無論是專業技能的培養,還是綜合素質的培養,都和課程教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不能把握教育規律,及時進行課程改革,就難以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現代化人才。
二、高職教育課程改革對策
如上所述,高職課程改革是理順新舊課程設計沖突,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客觀需要。而要進行高職教育課程改革,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1.明確教育課程目標。教育部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圍繞這個人才培養目標,高職應該明確自身的課程目標,從社會具體需求、學生全面發展、企業崗位需求等角度,確立正確的課程目標。結合該課程目標,調整人才能力結構培養模式,改良教育教學方法,重構知識、技術、能力、素質體系,輸出更多高水準、現代化、復合型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企業生產的需要。2.整合現有課程體系。在課程內容設計上,不但包括技術能力培養部分,還要包括綜合素質培養部分,提高基礎理論課程深度,拓展實踐實訓范圍。在實際的課程體系整合中,要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調整課程。在理論課程整合上,應該堅持“必需、夠用”原則,著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和應變能力,將反復、冗雜、效用不大的課程取締,建立基于就業需要的課程結構。此外,課程之間要自成體系,相互配合、要體現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要結合具體專業的學科屬性,要深挖本專業的崗位特點,確保課程設置全面、細致。3.體現職業崗位群要求。在設置高職課程體系上,要充分考慮社會崗位和地方經濟特征需求,并以此來調整、改革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要結合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系統化的教學計劃與課程模塊。理論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崗位需求,提供必需的理論知識,并進行實踐分析。4.創新課程評價體系。具體來說,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堅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程評價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參與課程評價以提高課程合理性、有效性。其二,突出能力目標。高職院校學生接受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訓練等,最終都是為了提高其職業技能,促進其全面發展。為此,高職在課程建設中,應該突出能力目標,建立能力指標評價體系,以提高學生實操能力。知識和能力并不等同,為了讓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就需要加強實訓。而明確能力目標,建立能力指標評價體系,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在新的課程評價體系中,教師設置一些企業實際項目,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完成學習。而具體的項目內容和學生的專業以及未來的就業崗位有關,教師需要加強對相關企業的聯系,循序漸進地開展企業項目訓練。此外,教師還要創建一種模擬真實環境的職業崗位,通過學生在模擬情境中的表現,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督促其加以改正。好的職業課程必須有清晰的任務主線,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當中,才能更好地鍛煉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能否確定明確的能力目標,進行有效的任務訓練,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才是整個課程評價的關鍵。
三、總結
為了理順新舊課程文化的沖突、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改革高職教育課程十分必要。課程改革是為了揚長避短,消除缺點,擴大優勢,建立健全課程體系,促進課程教育的跨越式發展。而只有立足當下,不斷改革、突破,才能更好地建立健全高職課程體系,明確高職教育的特色,突出高職就業優勢。本文分析了高職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職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對策,希望對高職的課程改革有所幫助。
作者:房強 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娟.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初探[J].中國成人教育,2013
[2]陳小芳.以能力為本位提高課堂內涵[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
- 上一篇:視覺藝術教育“走出去”策略的思考
- 下一篇:讀書沙龍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