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音樂公共選修課程研究
時間:2022-10-16 09:30:09
導語:高等職業教育音樂公共選修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高職教育中音樂公共選修課程教學現狀與內容建構展開研究,試圖從音樂課程設計架構、高職學情分析兩個層面理性分析高職公共藝術教育的現狀,對如何通過音樂公共選修課提升高職學生的素質進行闡述:采取依托校內優勢專業,遵循高職學生學情規律,科學挖掘高職音樂課的內涵,激發學生藝術潛能,在課程中遵循“三全育人”原則,從而提升高職院校文化藝術素養課程水平,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最終滿足社會用人需求。
關鍵詞:職業教育;音樂教育;藝術素養;課程建構
現階段,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皠撔掳l展高職教育思路,優化高職教育結構”已成為職業教育明確的發展方向。從一批示范類卓越院校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到,文化藝術課程的“藝術浸潤”對于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音樂類公共選修課程的開設,已然成為了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慣用途徑。通過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引導學生樹立高度的創新意識;還可以健全學生的品格,充分調動學生對于未來生活、工作的參與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為高品質的高職教育提供保障。
一、高職音樂類公共選修課程現狀分析
(一)音樂課程設計分析。目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點,依舊是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職教育往往由于三年制學時的桎梏,在人文藝術類選修課的設計上形容虛設,可有可無,這一情況在部分理工科類高職院校問題尤為突顯。另一方面,音樂教師往往忽略了職業教育的特點,照搬本科模式。采取傳統的音樂學科式的鑒賞教學法,沒有充分、細致地考慮高職學生的實際學情,學生們無論從學習能力、藝術基礎涵養方面較之本科院校的學生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須客觀、合理、科學的站在職業教育角度,為高職學生設計適合他們的音樂選修課程。(二)高職學生學情分析。文化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差,藝術底子尤為薄弱,無疑是目前高職學生共同的特征。在步入大學之后,他們又長期被“重專業、輕文化”的學習氛圍所影響,包括許多教師在內,他們仍舊認為職業教育重點在動手能力,甚至認為藝術等人文類課程可有可無,殊不知文化素養決定了一個學生在日后的職業選擇的廣度與工作潛力的維度,為學生生活情趣、完整人格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高職音樂類公共選修課必須確立在“依托專業、尊重學情、奠定文化”三個層面上。
二、高職音樂類公共選修課的設計與實施
(一)依托專業,創新設計。首先,音樂選修類課程的設計必須符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特別是依托學校強勢專業的屬性和優勢,組織教學內容。以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為例,我院互聯網資源制作與服務、互聯網工程、網絡經濟管理與服務三個專業群被定位為學校重點發展特色專業群。我院音樂選修類課程便從專業的實際需要來選擇內容,設計課程。如互聯網資源制作與服務專業的學生,其核心能力為視頻資源制作,教師在分析人才培養方案之后,針對這一專業群學生的專業和學習需求,在教學設計中加入“輕音樂賞析”、“流行音樂風格聽辯”的模塊,幫助他們積累一定的音樂聽辯能力,為其日后制作音視頻資源提供鑒別與選擇的能力。而針對互聯網工程專業的學生,教學內容中單獨增加“音樂聲學”、“MIDI音樂制作”的模塊,這樣依托專業,合理拾取教學內容,不僅激發學生對于音樂選修課的熱情,還能拓展學生在本專業學習的創造力。(二)尊重學情,合理選擇。其次,音樂教師要通過對高職在校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客觀分析,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針對高職學生藝術修養普遍薄弱這一特征,教師可以選擇流行音樂這一載體進行賞析課程的設計。流行音樂是我國受眾面最廣的一種音樂形式,其“結構精簡、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的特點,較之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更符合高職學生的審美預期,也更容易創造其情感共鳴。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流行音樂鑒賞課程的設計方案,采取以歐美流行音樂的發展脈絡為主流方式,因流行音樂本身具備的多樣性和融合特質,在教學過程中容易給學生造成體系“龐雜混亂”之感,教師應尊重學生學情,可采取與傳統音樂結合的方式,或增加華語流行音樂歷史發展脈絡為側重點,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時代特色的華語優秀流行音樂作品,體驗音樂之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最終提升自身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真正實現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三)全員育人,提高內在思想素質。在音樂選修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注重“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原則,當前高速發展的工業社會,其物質與精神的分裂,造成一部分大學生精神空虛,被物欲所淹沒,更可怕的是人的創造性精神逐漸泯滅。而藝術教育,正是將學生的心靈喚醒的教育,音樂教師要樹立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態度為目標。高職院校要定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將學生的道德修養、職業素質提升上來。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其引導作用比較強化,對價值觀念的形成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要求學生要樹立高度的自律意識,推動學生綜合、全面地發展。
三、結語
在高等職業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加強文化藝術素養教育勢在必行。符合高職特色發展需要的音樂公共選修課不容忽視,它不僅能積極地影響高職院校人才的競爭力,也能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激發活力。在實施高職文化藝術素養教育過程中,要充分依托校內特色專業,尊重高職學生學情特點,充分挖掘高職音樂課的內涵。同時,教師在藝術課程中要遵循“三全育人”原則,從而提升高職學生藝術素養課程水平和思想境界,實現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最終滿足社會用人需求。
作者:徐震宇 單位: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旅游職業教育集團化路徑研究
- 下一篇:素質教育下“影子教育”理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