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職業教育發展探究
時間:2022-04-29 11:13:42
導語:交通職業教育發展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能夠正常運行的基礎前提;是人才發展的重點領域,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政治和國防意義。要想提高交通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從觀念、教學和教師三個層面提高。
關鍵詞:職業教育;交通
一、交通職業教育的現狀分析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2018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止年末:①國道里程36.30萬公里,省道里程37.22萬公里;②全國公路橋梁85.15萬座、5568.59萬米,其中特大橋梁5053座、902.69萬米,大橋98869座、2637.04萬米;③全國公路隧道17738處、1723.61萬米,其中特長隧道1058處、470.66萬米,長隧道4315處、742.18萬米。[1]鮮活的數據驕傲地展示著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蓬勃發展。新的建設目標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結合交通運輸部《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預測,直至2020年,在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中,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具體如表1[2]。院校:“服務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改造提升交通運輸相關專業,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加快軌道交通、民航、公共交通等急需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素質”。[3]作為交通行業職業院校,應緊抓良好的交通大發展態勢和旺盛的交通運輸人才需求帶來的機遇,努力打造滿足行業需求的高質量人才。
二、調查分析
(一)調查方法及對象。選取國內有代表性地區的職業院校進行調查,包含: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廣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調研對象包含了交通類職業院校不同專業的學生、不同職稱、職務層次的教師、畢業生、家長、交通運輸類有代表性的典型企業等人群。調查中,重點利用了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在最初調查的數據支持下,設計樣卷,經討論修改,最終發放問卷展開調查。收集完成的調查問卷后,對問卷進行整理,經核實后,對有效的問卷編碼。(二)調查結果及統計分析。根據統計結果顯示,調查對象以高職院校在校學生和畢業學生及部分院校教師為主,共327人。其中男生192人,占總人數的59%;女生135人,占總人數的41%。其中學生人數216人,教師人數57人。工科269人,占總人數的82%,人文社科58人占18%。貴州本省148人,占總人數45%。(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調查如圖1所示。圖1性別、地域調查分析圖(2)調查對象學習經歷調查如圖2所示。在所調查的327份有效問卷中,有過科學競賽、發明創造等獲獎經歷的人數為31人,占總調查人數的9%,參與過科學競賽等活動的人數為79人,占總人數的24%。做過科學研究、參與過課題、發表過論文的人數為45人,占總人數的13%。圖2學習經歷調查分析圖(3)關于創新技能人才人格特征的調查如圖3所示。經過調查得出結論,在創新技能型人才成長的過程中,著重關注勤奮的人格方面的培育。圖3創新技能型人才人格特征調查分析圖(4)創新技能型人才培養現狀相關調查匯總如表2、表3所示。由圖4可以看出,調查對象認為最需要加強的有:加強專業212技能訓練,人數為264人;其次,調查對象認為是培養創新思維,人數為227人;第三是加強素質教育,人數為218人。由調查結果能發現,當前重點對專業技能培訓,有了扎實的技術技能才能提煉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用適當的政策進行激勵、鼓勵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創新技能型人才。(三)交通類職業。院校創新技能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調查問卷結合了當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對在校學生開展了調研,如圖5所示。現在主要矛盾聚焦在教學形式單一、考試制度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三方面,比例和為48%。其次是管理過死約束過多、教育體制僵化。因此,創新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從問題開始思考,采用針對性的方法,這樣更能幫助人才的成長成才。
三、結論
要想提高交通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從以下幾個層面提高。(一)觀念層面。創新教育是民族富強的基礎,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加強對創新能力和意識的指導。只能在確立了全面的教育理念前提下,才可以對創新的認識有更高的超越,才可以讓“職業人”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是引領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2)改革創新,是職業教育別無選擇的必由之路;(3)全面認識高職院校創新人才的內涵,樹立正確的創新人才觀;(4)在教育觀上由傳統教育向創新型教育轉變。(二)教學層面。教學是職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要改革職業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創新教學理念,實現跨學科、跨專業融合;(2)創新教學計劃,注重個性培養,啟發學生創新思維;(3)創新教學體系,突出創新主線;(4)創新教學實踐,夯實實踐基礎,活躍創新意識;(5)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6)創新教學方法,由被動式向主動式轉變;(7)創新教學評價,發揮導向作用。(三)教師層面。(1)建立教師協調發展機構,加強教師職業素養與創新能力培養。(2)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提升創新能力。(3)創新評價體系,改革教師激勵評價制度。
參考文獻:
[1]2018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N].交通運輸部,2019-4-12.
[2]行業轉型升級背景下西部交通職業教育發展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41).
[3]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EB].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2014-6-16.
作者:黃湛煐 單位: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道路與橋梁工程系
- 上一篇:茶業機械學課程考核方法探索
- 下一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