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在線課程建設探索

時間:2022-10-11 10:23:39

導語:藥理學在線課程建設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理學在線課程建設探索

摘要:高質量課程是醫學一流本科專業的核心內涵之一,構建在線開放精品課程是提高醫學本科人才培養能力的重要舉措。文章通過對徐州醫科大學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和實施過程中的教學資源、模式及評價機制等進行介紹,以期為一流本科專業背景下藥理學以及其他醫學類在線課程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藥理學;課程建設;教學改革

醫學是強國的科學。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新時代,醫學教育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形勢變革。特別是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的提出,使得醫學院校在專業內涵提升、新醫科建設等方面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醫學院校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2019年,徐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麻醉學、臨床藥學、醫學檢驗技術、護理學等9個專業入選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同時作為醫學類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我校藥理學課程先后入選江蘇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項目、江蘇高校省級外國留學生英文授課培育課程等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我校藥理學課程注重知識與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致力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同時根據學科發展,減少陳舊、易懂易會的知識點講述,適當彰顯專業內容的未來性、前沿性。本文通過對我校藥理學精品在線課程建設中的課程資源、教學模式及學習評價機制等進行介紹,以期為一流本科專業背景下藥理學以及其他醫學類在線課程建設提供借鑒。

1在線內容多元化,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

目前在線開放課程中的視頻內容多以碎片化的知識點呈現,時長為10min左右。在中國大學MOOC中,我們將藥理學分為六部分共39節,采用專業化團隊攝制,凸顯美觀性。為了方便同學們記憶,我們重新構建了每一章節的名稱,比如蒙汗藥傳奇、青光眼的克星、排水泵的發動機等,使其形象化。在授課方法上,如第二部分傳出神經系統藥理學,以歷史典故、名人軼事等影視資料為案例,生動地導入藥理學知識。在課程資料上,我們自主構建了知識點配套習題以及拓展性討論題,鼓勵學生互動、互答、互評。同時,也有不少的同學反映,10min左右的碎片化知識難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學習起來較為吃力。為此,我們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在教室、辦公室、校園等學生熟悉的場景中,采用手機、錄音筆等工具自主錄制一批高質量、長時程的視頻,力爭還原課堂氣氛,凸顯親和力。另外,將已構建的全英文藥理學課程資源向本科生完全開放,鼓勵他們學習英文教材視頻,幫助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水平,受到學生的歡迎。

2落實協同育人,融入課程思政元素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和中心環節,是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根本目標。因此,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要充分完善教學內容,挖掘課程知識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聯系,提煉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1]。比如,總論部分介紹新藥開發的道路曲折而漫長,耗資巨大,但對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意義重大;傳出神經系統部分結合蒙汗藥的傳奇,介紹阿托品及其生物類似堿的發現,引導學生要把握科學認知規律;中樞神經系統部分重點闡述徐州醫科大學是國內麻醉學醫學教育的先行者,進一步了解我校在麻醉學教育和研究方面為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增強使命感、榮譽感;心血管系統部分則以抗心衰藥物治療觀念的轉變,引導學生以全面、客觀、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消化系統部分以Marshall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這一經典故事引入;化學藥物治療重點闡述廣大醫務工作者在疾病防控中彰顯的職業精神。總體而言,藥理學課程思政元素多,特色鮮明,教師應當結合藥理學專業知識,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融合,確立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

3實施混合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傳統教學的優勢和網絡化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因此,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設計及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設計,將促進課堂教學和專業培養的內涵式發展,使得傳統教學真正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2]。線上教學的優勢在于借助網絡突破了原有的時間、地點、方式、對象等方面的限制,極大地推動了相關課程建設并涌現出一批精品課程。我校藥理學課程采用超星學習通等軟件便捷地實現了線上PBL教學、翻轉課程等功能,也方便了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性學習和學生自主學習。然而網絡教學不能完全替代教師的課堂教學。一旦缺少了教師的參與,不少學生反映學習體驗不完整,學習效果并不理想[3]。因此,線下教學改革仍然是推動課程建設的重要且必需的環節。同時我們必須看到,較好開展線下改革的班級都是小班授課,實際上很難在臨床醫學專業、護理學專業等大班級合班課堂中開展,成果缺乏可復制性。為了順利實施混合式互動教學,我們立足實際,充分利用線下實驗課所具有的小班化特點,組織結合實驗項目和章節知識點的改良PBL教學[4]。比如抗高血壓藥章節內容知識繁多,相對抽象,不易理解和記憶。在缺乏對臨床用藥的直觀感受的狀態下,即使進行了線上的知識學習和PBL教學,也很難將所學知識與臨床實際緊密聯系。為了克服這一困難,在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對家兔血壓的影響的實驗課中,我們融合了抗高血壓藥物應用這一知識點,圍繞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拓展新藥研發思維的能力培養目標框架,做出探索性的混合式教學改革設計,努力實現學生全員參與,人人受益。

4加強形成性評價,多維度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合理的激勵和評價機制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藥理學的積極性。形成性評價是一種連續性評價,它側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質量進行實時、動態的評價,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與教學效果,是改善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手段[5]。我校藥理學在線教學積極利用課程網站具備的客觀數據指標,采用課堂活躍度、時長、討論閱讀、測驗互動等綜合加權構成形成性評價。比如在中國大學MOOC和學習通中,我們每一單位設置測驗和開放式討論主題,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建立作業互評機制,鼓勵學生參與互評;規定盲目跟帖、重復發帖者不得分甚至扣分;設置部分“錯誤題目”,引導學生“找茬”,增加趣味性;引入搶答、選人、投票等環節,使其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過程。從教學效果反饋來看,平時過程與期末考試相結合、以過程為主的評價方式較好地促進了學生能力提升,特別是幫助學生筑牢知識基礎,激發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求知欲,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實現學習目標。課程建設是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重要抓手,構建在線開放精品課程是提高醫學本科人才培養能力的重要舉措[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曾表示:“融合了‘互聯網+’‘智能+’技術的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因此,我校藥理學課程團隊積極開展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建設與研究,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與課程評價機制,較好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臨床用藥知識水平。藥理學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的質量工程,今后還應當進一步提升課程的挑戰度和開放度,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以及批判、探究、表達、合作等高階能力,同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宗旨,切實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馬鵬生,朱溶月.“互聯網+”時代《藥理學》課程思政建設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7:50-51.

[2]梁濤,時樂,袁冬平.藥理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32):37-39.

[3]王克芳,牟煥玉,高潔,等.基于慕課的《護理學基礎》翻轉課堂教學學生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31):2462-2465.

[4]夏安周,李梅,周成華,等.案例教學法在藥理學抗高血壓藥教學中的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17,19(2):98-101.

[5]李荔.醫學人文教育形成性評價體系構建探究[J].醫學與哲學,2020,41(11):60-63.

[6]周哲.“新醫科”視閾下醫學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實踐探索[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0,34(2):150-152.

作者:王允 傅柯荃 趙璐 周成華 單位:徐州醫科大學藥學院藥理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