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本科院校教師隊伍的職業素養與培養
時間:2022-11-13 09:34:31
導語:民辦本科院校教師隊伍的職業素養與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現狀
我國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高等教育發展步伐跟不上社會的需求。在民辦高校方面主要是師資力量的不足和教師后期的培養。制約民辦高校發展最大的阻礙應當是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學生來源。最突出的問題在于,現在大部分的民辦本科在師資方面情況都是不容樂觀的。
1.教師的來源主要以兼職教師為主,很多的民辦高校為了學校的名聲都會選擇雇傭公立名校的兼職老師。這樣就會導致教師隊伍的流動性很大,穩定性不好,教育銜接可能不夠。
2.教師隊伍培訓缺乏,職業素養層次不齊。
3.建設資金不足,學校的建設資金都來源于學生的學費等。如果生源不足或者是其他問題導致學校的經費不夠,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面務必會導致教師的質量和數量都不達標。
二、民辦本科院校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1.堅定的理想信念。愛崗敬業,真摯充沛的教育情感是基本要求。教師教學應當具有教育情感,指的主要是對學生教育應當有情感。擁有一顆奉獻的心,時刻想著為學生奉獻和服務。為了學生,用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去履行自己的職責。
2.要有不斷學習的精神。知識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隊伍能夠與時俱進。時刻不斷地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同時還應當在自己學習的時候帶動和鼓勵學生也去學習。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師自己的素質,也幫助學生提高了素質,一舉兩得。這樣就能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在與老師的交流之中學習和了解到最新的科研成果等,保持了對知識的新鮮度。
3.創新的精神。發展需要創新,有了創新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國家的發展需要有創新的科技,學校要發展就需要教師去創新。需要教師對社會的進步和變化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認真地研究,把教學當作是科研,不斷地嘗試和探索,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還應當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倡導思想的自由。
三、有效的教師培養途徑
1.新人崗前培訓必不可少。要培育出高素質的人才就需要有高素質的教師力量。在教師入職前有一個培訓必然是重要的。從新教師抓起更有利于教師的培養。在崗前培訓的時候加強教師的師德師風教育,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這樣可以使他們更好地勝任教育工作。在崗前培訓的時候最好能設立一些考核,不達標的人員予以勸退,力求得到德才兼備的教師。
2.給予青年教師機會。從大量的民辦高校調研數據可以看出,民辦高校的教師多數是剛畢業的學生。也有一些是留校的優秀生。這些招聘來的教師大多是層次不齊的,多數是師范類畢業生,但是仍然有非師范專業的教師。他們可能很少實習,對于這類教師的培訓需要專門的指導老師一點一滴慢慢指導。一方面對他們嚴格地培訓,一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直接進入教學一線獲得鍛煉機會。積極備課,不斷地積累經驗,在高標準嚴要求下能夠更好地激發各自的潛力。只有培育出了優秀的年輕的教師隊伍才有利于學校的發展,使他們在將來教師隊伍中成為主力。
3.完善教師隊伍結構。加強隊伍中的年齡架構建設。從調查中發現,現在民辦高校中的中年教師占的比例很小,使教師隊伍嚴重地兩極化,這就會導致年齡結構的不合理。在這種情況下,應當采取在內部培養優秀的教師,在外部引進優秀的教師等措施,培養一批年輕的教師。建立合理的人才引進制度,不斷吸引人才加入。強化學歷的結構建設。民辦高校招聘的教師很多是學歷不齊,或者是學歷不高的人員。高校應當根據社會的實際情況而變動,提高待遇和社會福利等以吸引人才的加入。并且在學校內部不斷地鼓勵在校教師考取更高的職稱,從開始的學士到考研、考博等,從講師到教授等。鼓勵教師有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斷提高教師的水平和能力,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4.培養學科帶頭人。形成帶優爭優的風尚,在各個學科能夠選拔佼佼者。在選拔中應當合理擇優選擇。在學科中形成比、趕、超的態勢,更好帶動師資建設。在爭優的過程中不斷激發教師的進取潛能,為學生創造更優的學習環境。社會的不斷發展離不開知識的發展和更新,這樣教育方面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民辦本科高校要獲得長久的發展,就必須不斷探索和創新,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素養,才是民辦高校當下發展的重中之重。
作者:江志軍 單位:青島恒星科技學院
- 上一篇:11月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報告心得體會共15篇
- 下一篇:11月消防演練心得體會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