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主持人職業素養與意識探究
時間:2022-11-11 02:48:45
導語:廣播主持人職業素養與意識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的廣播媒體主持人主持工作存在著職業素養培養與職業意識樹立的問題,需要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提升。媒體融合時代廣播主持人應具備的職業素養與意識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對媒體融合時代廣播主持人職業素養相關問題進行簡單概述,分析廣播主持人職業中現存待解決的問題,最后針對性地指出如何培養廣播主持人的職業素養與意識。
關鍵詞:媒體融合時代;廣播主持人;職業素養與意
一、引言
為了順應時展的潮流,推動廣播媒體行業不斷進步,提升廣播媒體主持人主持職業素養與職業意識勢在必行。只有切實提升廣播媒體主持人的職業素養與意識,才能確保廣播主持工作的高質量完成,最大限度地保障廣播內容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面向社會播報真實準確的廣播信息。
二、媒體融合時代廣播主持人職業素養相關概述
當前我國媒體行業發展迅速,新媒體、自媒體等新興媒體形式層出不窮[1]。媒體融合背景下,傳媒機構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進一步優化自身隊伍建設,尤其是要優化公司內部播音主持隊伍建設,因為播音主持人往往直接面對觀眾,他們的職業素養決定了節目錄制的質量,影響著節目的收視率[2]。播音主持人是媒體節目中的關鍵,代表著媒體機構的整體形象,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其職業素養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廣播主持人職業工作中現存待解決的問題
(一)廣播主持準備不夠充分。廣播主持準備不夠充分往往是廣播媒體主持人主持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當然也有部分廣播事件發生得較為突然,沒有足夠的準備和思考的時間讓廣播媒體主持人去適應這種變化。對于突發事件,主持的前期準備不足是無可厚非的,這樣的情況非??简瀼V播媒體主持人的隨機應變能力。但同時,也存在著廣播媒體主持人輕視主持前期準備工作,認為進行廣播主持的前期準備工作是浪費時間與精力,是沒有必要的事情,對廣播主持的前期準備工作草草了事甚至干脆不準備,再加上其廣播主持經驗不足,廣播媒體主持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夠強大,往往會發生主持內容遺漏或者時間超出預估等情況。(二)運行模式陳舊古板。傳統廣播媒體主持人的職業素養培養之路面臨著很多現實困境,廣播媒體單位運行模式陳舊古板就是其中之一。傳統廣播媒體企業往往是事業單位,有的甚至隸屬政府部門,因此轉型面臨著很大難題。這種壓力不但來自于體制機制方面,還受限于傳統廣播媒體的自身屬性,導致傳統廣播媒體很難按照用戶的體驗需求來轉型。且相較于新媒體與用戶便捷的交流互動,傳統廣播媒體也很難做到。傳統廣播媒體陳舊的運行模式導致了用戶的流失,這也影響了媒體融合時代廣播主持人工作中職業素養與意識的培養工作[3]。(三)廣播主持形式古板單一。廣播媒體主持人主持過程中存在著廣播主持形式古板單一的問題。在廣播行業,部分廣播媒體主持人對于廣播主持工作的工作形式不夠重視,低估了廣播主持形式對廣播成果質量的影響,僅僅是將廣播主持工作作為一個形式化的流程環節,采用古板單一的廣播主持形式,用固定的套路進行廣播主持,甚至照本宣科地進行廣播主持工作。廣播主持形式的古板與單一,導致了廣播主持工作效率極其低下,主持結果也非常膚淺,難以深入剖析真實情況,最終導致廣播成品稿件的內容空洞、信息模糊,難以還原事件真實面貌。(四)廣播主持隨意不成體系。廣播媒體主持人主持中,存在著廣播主持隨意不成體系的問題。大多數廣播媒體主持人在廣播主持提問過程進行時,除了提問何時、何地、何事、何因、何人廣播五要素相關問題外,往往缺乏成體系的提問機制。大多數廣播媒體主持人往往會結合自身的主持慣用套路、興趣愛好以及大眾看法來進行提問,而這樣隨意且不成體系的提問方式,往往會導致廣播主持工作不夠嚴謹客觀,內在邏輯性缺失。再者,未經深思熟慮的提問也很容易因為其合理性和完整性,被主持對象拒絕回答,導致廣播主持效率低下,廣播主持稿件信息不夠完整、準確。(五)傳播形式存在限制。傳統廣播媒體的職業素養培養之路面臨著很多現實困境,廣播媒體單位的廣播傳播形式存在限制就是其中之一。廣播媒體作為我國發展已久的傳統廣播媒體,其用戶基數龐大,在具有官方性與權威性的同時,其傳播形式卻由于其優勢被限制在了廣播電臺這一渠道中,不利于傳統廣播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中傳播形式的多元化發展,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傳統廣播媒體的傳播形式。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傳統媒體行業想求新求變,試圖推動傳統廣播媒體進行現代化轉型,但礙于廣播傳播媒介的限制,也很難起到顯著效果。進而導致傳統廣播媒體在技術層面無法跟上媒體融合時代的腳步,更無法在維持傳統廣播媒體自身所具有的官方優勢的同時有所突破,這極大地阻礙了傳統廣播媒體尋求轉型發展之路,影響了媒體融合時代廣播主持人工作中職業素養與意識的培養工作。
四、廣播主持人工作中職業素養培養
由于廣播播音主持人是面向公眾的人物,因此播音主持人必須具有良好的形象素質、語言素質、心理素質以及政治素質,在廣播播音主持工作中,主持人必須以正確的姿態面向受眾,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一)廣播媒體主持人要充分做好主持前期準備工作。提升廣播媒體主持人在進行廣播主持時的適應能力的關鍵就在于廣播媒體主持人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廣播媒體主持人在進行廣播主持的前期準備工作時,應當準備好收音設備、提詞器、速記本等廣播主持需要的裝備。還應當清楚認知受訪對象在此次廣播事件中所處的位置,初步規劃廣播稿件主要內容、確定主持對象的數量。值得注意的是,廣播媒體主持人在主持進行時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的提問,按照受訪對象的學歷、職業等具體情況調整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二)引資革新運行模式。面臨媒體融合時代的沖擊與挑戰,傳統廣播媒體在尋求轉型發展之路上應該革新現有運行模式。媒體融合時代給傳統廣播媒體行業帶來的也不僅僅是沖擊與挑戰,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進行革新的機遇也潛藏其中。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廣播媒體應當積極向外部尋求合作,在大膽轉變單位體制的基礎上不忘初心,做好資訊分享內容,最大限度地突出傳統廣播媒體自身的官方優勢。除此之外,通過外部合作也能為廣播媒體工作部門配置發展資源,可以大大提高傳統廣播媒體的信息化程度,推動傳統廣播媒體跟上時代步伐。(三)創新廣播媒體主持人主持方式方法。對于當下的廣播媒體主持人來說,只有形成創新思維,大膽轉變廣播媒體主持形式,才能幫助廣播媒體古板單一的主持形式脫胎換骨,提升廣播主持質量。應當革新陳舊古板的主持模式和固有的模式思維,引進現代化創新思維,大膽轉變主持體制,同時不忘初心,做好廣播主持內容,緊抓廣播主持的客觀性與真實性。與此同時,也要結合創新思維和信息化技術,利用多媒體,轉變與主持對象溝通的形式、提升與主持對象溝通互動的效率,從而最大限度地還原廣播事件的真實面貌,避免出現錯漏導致信息失準。
五、廣播主持人工作中職業意識培養
(一)主流媒體意識。廣播媒體主持人應當具有廣播主流媒體的意識,切實掌握與主持內容有關的信息如廣播主持者的從事行業、過往事跡、興趣愛好等主要事件,表明自身的客觀廣播立場,遵守廣播主持的職業道德,牢牢記住身為一個廣播媒體主持人的報道職責。除此之外,還應當從其他廣播媒體主持人廣播主持的過程中學習借鑒經驗教訓,確保廣播主持思路明確,將廣播主持的流程包括主持方向、主持模式、提問系統、具體的提問內容提前規劃,并且對于受訪者可能給出的答案進行預判,制定廣播主持意外事故應急預案,做好相應的應對和補救措施。最后,廣播媒體主持人還應注重儀表著裝、主持語氣及面部表情,根據廣播事件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維護自身主流媒體的形象。(二)服務意識。提升廣播媒體主持人在廣播主持時的適應能力的關鍵,就在于培養廣播媒體主持人主持工作的職業素養。廣播媒體主持人對于變化適應方面存在的不足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但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才能發現其中潛藏的機遇。廣播媒體負責單位應當在現有的廣播媒體主持人人員的基礎上進行內部培訓指導,強化廣播媒體主持人的服務意識以及職業素養。同時,可以定期外聘廣播傳媒相關專業導師開展演講,為優秀的媒體主持人人才提供進修機會,加強對廣播媒體主持人的服務意識與廣播職業素養的培養。結合多種手段,孵化培養出能夠在廣播主持工作中發揮出服務意識的優秀媒體主持人才,為廣播媒體做好基礎工作。切實培養廣播媒體主持人的服務意識,提高廣播媒體主持人的職業素養,才能保障廣播主持結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三)創新意識。面臨媒體融合時代的沖擊與挑戰,傳統廣播主持人在職業意識培養之路上應該大膽創新、勇于嘗試。應革新陳舊古板的運行模式,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引進現代化互聯網思維,利用新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公眾號平臺、QQ自媒體平臺、移動服務終端將信息傳遞給有需求的用戶,用戶可以各取所需。除此之外,傳統廣播媒體還可以利用抖音、微信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運用廣播媒體官方賬號,通過短視頻、圖片、音頻等多媒體形式分享資訊。
六、結語
只有切實提升廣播媒體主持人主持的職業素養與意識,才能有效強化廣播媒體主持人的專業性和高效性;通過合理的措施提升廣播媒體主持人在廣播主持當中的職業素養與意識,才能夠確保廣播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將真實精準的廣播內容呈現給社會。
參考文獻:
[1]余尚嬌.基于媒體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職業素養的提升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26):124-125.
[2]程遠.媒體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職業素養的提升策略分析[J].媒體主持人搖籃,2019(02):89-90.
[3]馮媛媛.媒體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職業素養的提升策略[J].科技傳播,2020,12(02):83-84.
作者:周正坤 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
- 上一篇:工會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機制研究
- 下一篇:多媒體管理人員職業素質培養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