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素養培育與高職德育模式分析

時間:2022-01-26 09:02:32

導語:職業素養培育與高職德育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素養培育與高職德育模式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了提高,與此同時企業方面對于招聘員工的職業素養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從高職院校的角度上來看,其主要的目標就是將職業選擇作為重要的導向,對學生們的德育思想進行培養,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們在畢業后能夠更加順利的就業,并被企業所認可。所以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重視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讓學生們能夠具有好的職業精神和道德品質,對于幫助學生們獲得更好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1德育教育模式與職業素養培育之間的關系

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德育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進行職業素養培育的很重要基礎,兩者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高職院校對學生們進行德育教育,能夠有效的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并逐漸形成優秀的職業道德,在提升學生們的德育素養之后,學生們在職業品質、素養和精神方面都會得到相應的提升,所以在職業院校匯總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不但能夠增強學生們的道德品質,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們的職業素養和精神。可以說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對于學生們的職業素養培育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能夠讓學生們在畢業后更好的被社會所接受,順利的進入到工作崗位當中。德育教育模式和職業素養培育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高職院校合理地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提升高職院校的整體教育水平,使學生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這顯然是符合時代發展對學生能力要求的。為此,高職院校必須深刻地把握住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給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2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對德育教育工作缺乏重視

我國在上個世紀末期高職教育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如今已經在高等教育當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國內形成了大規模的普及。一開始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關注規模的擴增,建造了大量的校園,近些年來高職院校開始關注教學質量和內涵,加強了各個專業的建設和改革。但在這個過程中,卻忽略了對學生們人格思想和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培養,雖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師資力量,但卻并未對德育教育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高職院校的工作方案當中,對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內容非常少,缺乏關于職業素養教育的計劃和實施方案,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重技能輕素質的情況,導致當前在高職院校教育中,德育工作長期處于邊緣化。

2.2德育教育缺乏自身的特色和內涵

在高職院校當中開展德育工作,主要目的是交給學生們做人的道理,那么利用怎樣的方式來開展德育工作,是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德育工作大部分是思政教育內容,并未和現實生活內容建立聯系,所以顯得十分枯燥乏味,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單純的采用理論講授的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夠有效的去感染和打動學生,那么也就無法起到德育教育工作所應起到的效果。相反,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因為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沖擊,使得學生們出現了很多德育方面的問題,但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卻并未重視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已有的德育教育內容僅僅停留在說教的層面上。除此之外,職業素養培育在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中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視,再加上從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師鮮有機會與企業之間進行接觸,不了解企業方面在職業素養方面的要求,那么導致了高職院校的職業素養培育缺乏足夠的實踐性和針對性,教授的內容和工作崗位的需求相互脫節,無法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2.3德育工作方法不合理

在高職院校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所面對的是一個個有著獨立思想的學生,想要做好學生們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須注意工作方法的合理性。同時,也需要負責德育工作的教師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在對學生們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應該循序漸進的進行,通過品德來感化他們,用道理來說服他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灌輸、訓斥和形勢教育的方式,并未充分重視學生們的內心感受,所應用的德育教育模式過于急功近利,當學生們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之后,一些負責德育工作的教育人員就會出現急躁情緒,對學生們進行訓斥或者直接放棄這部分學生。這樣較為極端的德育工作方式并不正確,同時也對學生們重塑自我和理想的信心進行了打擊,與德育教育的基本規律相互違背。

2.4缺乏職業素養的培育意識

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來自于高中,他們在高中所接受的是學科形式的教育模式,有著非常強的知識積累意識,這與職業考量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并不能夠很好的把握未來的職業發展,特別是從事職業過程中對于自身修養的要求,缺乏足夠的自我培養能力,導致學生們在高職院校的學習中并未對職業素質和職業要求等方面的內容進行關注,缺乏對未來職業發展的規劃和訓練,當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后就會出現無法適應的情況。

2.5師資隊伍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直接影響著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尤其是對于高職德育培養工作來說,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當前部分高職院校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從而制約了學生的發展,具體表現在高職院校的德育教師都是由其他的專業課教師兼任,他們并沒有掌握德育的相關知識,也沒有從言行和思想上進行自我約束,往往存在課上課下兩幅面孔的情況,給學生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其次,高職院校主要是為國家輸送大量的技術型應用人才,所以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學生專業課的學習,這就使得學校十分重視專業課教師的培訓,而對于德育教師來說,并沒有給其提供發展的機會和平臺,更沒有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從而使得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長期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2.6德育內容更新緩慢

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德育內容也被賦予了新的內涵,這就要求各個院校需要對德育內容進行更新和創新,從而適應社會發展對學生的要求。但是據相關的調查顯示,我國的高職院校德育教育中教育內容更新緩慢,傳統的德育內容早已經不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這在無形中制約了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德育內容是高職德育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德育內容的科學性直接影響著德育教育的效果,所以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德育內容已經制約了學生的發展。

3職業素養培育視角下的高職德育模式探究

3.1建立正確的德育教育理念

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精神平等,作為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人員,應該在開展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樹立人人平等的觀念,要避免權威論的出現。在高職院校的學生們面前,德育教育工作人員應該放下自己的架子,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來和學生們平等的相處。作為一名教師,權威并不是靠訓斥樹立的,而是與個人因素有著直接的關系,對因為制度而形成的權威進行弱化才是建立教師權威的正確發昂發,這種權威主要是依靠個人魅力而形成。同時,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對學生們的自主要求給予足夠的尊重,在對學生們進行德育教育時,真正應該保留下來的是咨詢權,而降決定權利留給學生們。另外,在開展職業素養培育工作時,要對學生們的職業選擇給予足夠的尊重,協助學生們合理的進行職業規劃,而不是將自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們,引導學生們在實訓過程中自覺的去遵守各項要求和紀律,而不是強迫學生們去遵守,要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職業創新精神,這對于他們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3.2明確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應用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們,更加崇尚自由、獨立和創新,他們有著非常清晰的道德認知,但卻常常因為網絡當中多元文化的沖擊而出現道德行為失范的情況。高職院校的學生自尊心很強,但同時也十分的自卑,他們有著十分豐富的情感,同時心態也十分的浮躁,這會具體表現在他們的心理沖突上。面對高職院校學生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并不能夠簡單的去教給學生們一些做人的道理,而是要將教育內容與學生們的生活內容之間建立聯系,找出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問題,通過課堂和課外互動的方式來實現規范養成教育。同時,要有意識的去引導學生們逐漸的適應職業化角色,將職業態度和精神結合企業方面的實際要求,來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除此之外,也要引導學生們做一個有精神上追求的人,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去遵守規則。

3.3轉變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法

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所采用的方法,直接決定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體可以采用德育訓練和熏陶這兩種德育教育方式,傳統的說教方式已經很難打動學生們,所以需要設計一些符合德育工作特點的訓練內容,例如心理劇和音樂劇等等,讓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見習、實習時,教師要結合企業的行為規范和職業要求,教育學生學會工作,學會與同事相處,學會在職業生涯中體會企業精神和職業道德,并要求學生注意職業素養的培養,做一個高素質的職業人。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如同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活躍了教學課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工作提供了便利,為此,教師必須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將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軟件運用到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中,調動學生學習德育的積極性。

3.4重視職業心理素質的培養

近年來,我國為了提高國民的教育水平,開始擴大招生的規模,使更多的學生可以有機會進入高校接受教育,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人才,滿足了各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但是也給畢業生造成了巨大的就業壓力。高職院校學生在畢業后就要面臨著找工作的問題,很多學生因為抗壓能力不強所以提前會進入一種恐慌的狀態,為此,教師在職業素養視角下開展德育工作時應該重視職業心理素養的培養,給學生講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如何應對職場問題、怎樣調整情緒和心態等,幫助學生舒緩壓力,克服對就業的恐懼,幫助學生更加從容地應對就業,在崗位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其次,高職院校應該組織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進入社會,走進工廠,參加一系列的學習實踐活動,感受職業生活,使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排除對就業的畏難心理,并從中總結出經驗,不斷地調整學習方向,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對高職院校學生的需要。

3.5建立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德育教師綜合素質有待于提升的問題,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和領導必須重視德育教師的培訓工作,給他們提供學習和發展的平臺,建立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為高職院校的學生保駕護航。首先,高校應該定期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活動,針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其次,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為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保障。制度是一切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沒有制度就沒有約束,對于教師培養工作來說也是如此,高職院校必須為教師的職業發展制定一個完善的培訓機制,幫助教師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更大的發展,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高職院校應該建立評價獎勵機制,對于在工作和學習中取得巨大進步的德育教師給予精神或者物質的獎勵,樹立行業的標桿,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其不斷地學習教學方法,提高德育教學質量。

3.6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

課堂教學是高職院校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教師必須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學生意識到德育教育對今后工作和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育方法,對學生動之以理,曉之以情,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其次,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突出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觀等教育,做好德育與就業的銜接工作。再次,高職院校可以主動與校外企業進行合作,請企業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士現身說法,把職業理想和企業精神傳遞給學生,拉近企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最后,專業課教師也應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中融入德育內容,使學生從不同的方面接受德育教育。

3.7發揮校園文化創新建設的浸潤功能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所以學校一直都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中都包含著職業教育文化和德育教育文化,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創建的浸潤功能,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在其中滲入職業生涯教育和德育教育內容,使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夠接受優秀的文化熏陶,在觀念中自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將來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其次,學校在利用校園文化這個陣地時,應該做好對內容的篩選工作,從社會中選擇體現時代性和引導性的內容進行宣傳,保障校園文化宣傳的質量。最后,高職院校也應該積極地利用現代化的媒體和互聯網平臺積極地宣傳德育教育,擴大宣傳力度,使學生認識到職業教育與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4結束語

職業素養與德育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職業素養培養視角下開展德育教育對高職院校來說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高職德育工作者應深入細致地研究學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遵循德育感化人、教育人的基本原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基本理論和職業素養要求融入到學生日常教育中去,有針對性地做好高職思想教育工作。

作者:沈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