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體育自主學習研究
時間:2022-06-07 05:12:48
導語:高職學生體育自主學習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泛化階段
在泛化階段,學生的體育技能初步掌握,動作錯誤多,出現多余動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強調學生自身體會,通過“導趣”,使學生喜歡體育教材,發生對于教材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教材發生了興趣,主動學習的動機就會空前高漲,教師再順勢導入示范動作和講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這時老師宜多采用全程式培養模式指導學生。舉個例子來說,體操側手翻動作,泛化階段學生普遍覺得難做,教師先做一個動作示范,學生對側手翻有直觀的認識,產生學習興趣,老師接著講解動作要領,指出保護幫助的重要性和方法,安排體育骨干和體育委員帶領學生按照由分解到完整的學習步驟集體自主學習,通過練習,初步掌握要領,而教師主要全程式適時在旁指引學習,對于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和班級,教師更要全面照顧全程式導學,甚至不斷督促學生學習,直到學完為止。
2分化階段
在分化階段,學生的動作技術有所改進,錯誤和多余動作減少,所學動作基本穩定。這時,教師可減少指導頻次,采用半開放式的指導方法,安排學生增加練習密度,完善動作環節。以簡化太極拳的學習為例,分化階段,指導學生在體育委員的管理下自由復習,教師適時抽查學生已學過的動作,要求動作舒展正確即可。
3鞏固階段
在鞏固階段,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作用,細化動作的環節,穩定動作技術方法和過程。應用分段全程式培養模式是這一階段的指導要點。以乒乓球左推右攻為例,教師在課中前段先做全程式指導,注意摳學生自學過程中細節上的錯誤,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避免錯誤動作。中間部分留出時間讓學生對動作和知識點消化吸收。后段時間再采用全程式模式,帶動學生自學完成這一動作的重點,解決動作難點。
4自動化階段
自動化階段,動作技術已經達到熟練的程度。這一階段一般在體育課復習考試時,這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開放式的自主學習培養模式,使學生充分主導體育技能學習,增強學生體育自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除了告誡學生關注運動安全和保護幫助以外,還要安排班干部負責管理課堂紀律和秩序。以簡化太極拳為例,在二十四式動作復習中,由體育委員帶領,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抽查學習狀況,并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動作指導和規范,這樣,既使學生在自學氛圍中互相比較,拋棄厭學逃學思想,產生學習動力和興趣,共同研究進步,學會教材;又使學生在體育學練過程中提高了自學實踐能力。以上是以體育技能學習為教材,就高職學生體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模式進行論述,在體育教學中不止這些,還有身體素質和體能,需要教師切合實際,依照上述三個應用原則充分發揮學生自身潛能,指導學生自主體育學習能力得到提升。還有一些體育教學競賽過程也同樣適用這一模式,包括在課外訓練、體育單項比賽、學生體育社團活動及運動會、體育節中應用。為了獲得體育自主學習培養模式比體育傳統培養模式的先進性和優勢,筆者以實驗組和對照組各兩個公共課體育班級為樣本,每班50~53人,實驗組102人,對照組101人進行兩種培養模式驗證試驗。為使試驗可靠性提高,特別選擇同一年級同一專業的四個班級進行樣本對比,男女生人數實驗組男生97人,女生5人,對照組男生96人,女生5人,試驗時間為一學年,分別從對于體育的態度、動機、滿意度和參與度四維度參考值進行,參與度以每周2次1小時為調查標準。樣本的可信度t=0.02,小于t≤0.05信度參考值,說明試驗樣本是可靠的。通過試驗,樣本的四維參考值的效度分布合理,體育態度的差異性回歸指數p≥0.01,達到0.07。說明新模式下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端正態度變化明顯,強于傳統模式的0.009。體育動機p=0.09,說明新模式在提高體育運動想法上高于傳統模式,體育學習欲望強烈。滿意度p=0.064,看來高職學生對于新模式有心理認同感,相比較傳統填鴨式學習,他們接受老師指導下的自學模式。參與度p=0.04,可見在新模式面前,學生體育行動的確得到增加,參與次數和時間都有明顯的增多,尤其以女生體育鍛煉的參與度變多為顯著。作為男生占多數的工科院校來說能看到平常運動場少見影蹤的女生能有這一轉變,對這一模式確實值得贊許。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體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概括起來有兩種:一種是全程式,另一種是開放式。自主學習是順應當代體育教學發展趨勢的新型教學模式,它優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學革新,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高波 劉和軍 白春梅 單位:1.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咸陽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劉秋燕.我國中小型化工企業績效管理現狀及對策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4(3).
[2]蘭志強.煤化工企業績效管理的實施及改進問題研究[J].科技視界,2013(7).
[3]田惠慶.淺談化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績效考核[J].經濟師,2013(4)
- 上一篇:《浙江創傷外科》征訂啟事
- 下一篇:以自主學習能力為導向的過程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