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模式在必修二的實踐探究

時間:2022-12-21 11:07:50

導語:自主學習模式在必修二的實踐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主學習模式在必修二的實踐探究

摘要:雖然生物是理科課程,但是所學習的大部分都是需要學生進行主動記憶的知識,因此各位高中的學生在學習生物這一學科時,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本文以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為基礎,講述與生物實驗教學有關的自主學習模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自主學習;必修二;探究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各位教師要做的是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責任,然后通過具體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一、生物課堂自主學習模式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生物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它與社會、人們日常生活之間的關聯非常密切,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教師應及時利用創新模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述基因與染色體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教學專業術語與實際生活事例結合在一起,或者是通過教具向同學進行演示操作。通過這些教學手段可以改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態度,可以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思想。(二)改變現有教學模式?!皫熣撸詡鞯朗軜I解惑也”,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幫助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與老師的地位是相同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模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習,因此教師要盡快適應這種教學方法,及時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教學模式。(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為了更快地完成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課堂應充分利用所能運用的教學資源,如果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授課,不僅不利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還會降低課堂效率。比如在講解染色體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所制作的課件展示給學生,提高學生對染色體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對染色體相關知識有更加直觀的了解。而且學生在培養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時,要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向老師尋求幫助,以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1-3]。

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自主學習模式的完善方法

(一)推行開放性實驗。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推行開放性實驗教學模式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個是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比如發現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第二個是因為高中生物教學知識涉及的實驗非常多,如果學生只是用聽來做實驗,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所以應盡可能增加學生的實際操作次數。(二)將生物實驗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高中生物實驗的限制非常多,而且受實驗環境與實驗器材影響,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出現實驗實際結果與理論結果不符的情況,因此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就地取材,將實際生活物品當作原材料,同時這種做法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實驗原理,記住實驗經過。比如學生可以將蘋果、玉米等果蔬當作蛋白質檢測實驗的實驗材料。(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應做到以下幾點:(1)在預習過程中,教師向學生講述基本實驗原理以及實驗注意事項。(2)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應先讓學生用文字的形式表述操作流程,同時提醒針對實驗結果做好記錄。(3)在生物實驗結束后,讓學生將實際實驗結果與理論結果進行比較,反思自己的操作過程,發現不足,彌補不足。

三、以“豌豆雜交實驗”為例

豌豆雜交實驗是生物必修二課本中的重要內容,是必修二生物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通過這一實驗幫助學生對基因這一概念進行初步了解,下面就以豌豆雜交實驗為例,為各位老師提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方法:(一)分析學生實際情況。想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那么首先應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雖然學生在學習必修二生物教材之前也接觸過“豌豆雜交實驗”,對孟德爾兩大定律有一個初步認知,但是在生物必修二教材中是對豌豆雜交實驗的深度剖析,涉及了一些概率知識,各位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二)教學計劃設計思想。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教師在教授豌豆雜交實驗時,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組內討論的方式總結出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然后讓各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溝通,提高學生的分析整理能力。(三)教學目標。教師講述豌豆雜交實驗的教學目標主要分為以下三點:知識目標,即幫助學生明確某些生物知識基礎概念,比如性狀概念、基因概念、性狀分離概念等等。能力目標,即學生通過所學知識推斷出基因分離規律與自由組合規律,推斷出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之間的關系,掌握基礎計算方法。教學難點:學生沒有發現豌豆雜交實驗在所學知識中的地位,在實際解題過程中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四)教學例題。教師為了了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強弱,可以通過習題進行教學效果檢驗。例題如下:已知果蠅只存在一對相對性狀,即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并且此基因只存在于常染色體上。將純種灰身果蠅與純種黑身果蠅進行雜交,得到后代F1,且F1全為灰身,再將F1進行自交得到F2,請問:讓F2中的雌雄果蠅進行自交得到F3,F3中黑、灰身果蠅的比例為1∶3。讓F2中的雌雄果蠅進行自交得到F3,F3中黑、灰身果蠅的比例為3∶5。將F2的灰身果蠅取出,讓黑身果蠅自由交配得到F3,F3中黑、灰身果蠅的比例為1∶8。將F2的灰身果蠅取出,讓黑身果蠅自由交配得到F3,F3中黑、灰身果蠅的比例為1∶5。四、結束語通過生物實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但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生物教師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向學生灌輸自主學習思想,加快此項工作的工作進度。

參考文獻:

[1]洪霞.高中生物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95.

[2]李繼瑜.高中生物“遺傳與進化”模塊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8.

[3]王景花.高中生物“遺傳與進化”模塊菜單式教學實踐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4.

作者:歐陽佩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