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初探

時間:2022-11-01 08:57:18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初探

摘要:2013年財政部頒布了新的會計制度,其中對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制度的改革與創新提出了新要求,即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對會計行為的監督,根據新會計制度做好規范和引導,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效果。但是在新舊制度交替的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度改革與創新中的問題卻層出不窮,而要想提高制度建設效果,行政事業單位必須理清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思路。本文從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會計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探究改革與創新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改革;創新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經濟社會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政府職能的履行者,其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效果的好壞則成為其能否順利履行政府宏觀調控職能的關鍵。財務會計制度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核心,真實、有效、合法的會計行為不僅反映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運行狀態,也是我國新會計制度建設的重要標志。但是,從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的落實情況來看,其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而要想彌補舊有會計制度中的弊端,推動新會計制度的建設進程,我們就必須先對制度建設中的問題進行探究。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與應用,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在社會公共服務中面臨的情況日益復雜,而新會計制度的建設則是政府堅持與時俱進改革思路的一個重要體現。2013年,財政部頒布新的會計制度之后,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依據新規定紛紛對會計管理進行了調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依然是不容忽視的。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建設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財會信息失真的問題比較嚴重。財會信息是行政事業單位制定預算,做出決策的重要依據,但是財務會計制度建設中,由于信息管理體系的不完善,或者領導者、會計人員存在著違規操作等行為,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與實際經濟運行情況嚴重不符,財務報表中的信息也難以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決策提供有效依據,從而影響了上級財政撥款的針對性;2.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在信息化財務管理中,會計人員無論是專業素質,還是職業責任感均難以適應現時代要求,如在信息化建設中,行政事業單位多數會計從業人員都是在傳統會計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其更多的是習慣于傳統的會計核算方式,在信息化財務會計操作中存在的一定的問題,從而成為了新財務會計制度建設的障礙;預算管理體系不完善,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都沒有建立起全過程預算管理機制,這就是的經濟活動中隨意的成分過多,例如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缺乏對上一年度財會信息的充分調查,在預算執行中缺乏嚴格的制度保障,這必然為相關人員的貪腐行為留下了隱患,從而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質量,以及在民眾中的公共形象。除此之外,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會計制度建設中的問題依然不少,如會計核算手段不合理、資金管理不規范、監督管理制度不完善、信息化建設相對落后等,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才能讓我們找到財務會計制度改革與創新的思路。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改革與創新的主要思路

(一)完善預算管理機制,提高財務會計管理效果。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預算管理已經成為現代財務管理制度建設的重要標志。加強預算制度建設不僅能夠讓管理者從整體上了解市場主體內部經濟運行情況,還能夠提高管理工作的預見性。基于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加強預算制度建設,利用全過程預算管理最大限度地將單位內部的經濟行為納入到制度中來;在新一年度開始之前,成立專門的預算編制部門,并督促其對上一階段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未來發展規劃的預測,調查分析相關的財務會計信息,以充實預算項目內容,提高預算的可行性;此外,還應該提高預算的權威性,在內部管理中強化預算落實,利用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做好預算的績效評價與監督,明確預算的落實情況,同時避免在預算執行的隨意性,提高預算管理的實效性。(二)加強監督制度建設,發揮審計工作的作用。財務會計制度建設中離不開有效的監督,尤其是在反腐倡廉的大形勢下,加強監督制度的建立已經成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會計制度建設效果的關鍵。審計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活動監督的重要途徑,在監督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堅持內外審計相結合的原則,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避免領導人員對內部審計的影響,避免財務人員兼職審計人員,發揮內部審計應有的作用,進而提高資金運行、管理效果;同時還應該加強外部審計的力度,用嚴格的審計程序,提高內部財會制度的落實,如定期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進行審查與核實,加強與社會上專門的審計機構的合作,提高審計過程的專業性,確保審計結果能夠全面反映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資金流動情況,以控制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建設中的一些不法行為。(三)加強專項資金管控,規范財務資金管理效果。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的主要資金來源是上級的財政撥款,而專項資金決定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與發展的主要方向。在財務管理中,只有做到“專項專用”,才能夠保證資金的利用率,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方向以及服務質量。針對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在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從財務會計制度改革與創新的角度出發,優化專項資金的使用效果。在實踐中,相關部門首先要優化專項資金的導向機制,領導者應該從行政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內容以及發展方向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專項資金申請方案,提高申報項目的可行性;其次要嚴格專項資金Theoreticaldiscussion理論探討的使用過程,利用責任人制度,理順使用程序,并提高責任人的監督管理主動性,避免資金的隨意挪用;最后要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并以此確定責任人的工作績效,對其中存在失職行為要依據法律以及單位內部的管理條例進行追責,嚴格控制專項資金的使用效果。(四)提高會計人員素質,保證財會管理的專業性。會計人員是落實新財務會計制度的主體,因此,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制度建設效果的好壞。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應該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將財務管理作為內部控制的核心,并以此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養與建設:首先要根據經濟發展中的新情況,更新會計人員培訓內容,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例如在培訓中增加目前常用的財務軟件的操作實務,以提高其技術運用能力;其次,從管理的角度,挖掘會計人員的人力資源價值,利用柔性管理方案,使會計從業人員建立對集體的歸屬感,并從職業規劃的角度,不斷滿足會計從業人員需求層次的變化;最后還應該重視其職業道德建設,加強對新會計制度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將“不做假賬”作為衡量其職業道德的基本準則,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職業責任意識。(五)做好信息化建設,推進財會制度的信息化進程。隨著信息技術在財務會計管理中的普及,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改革與創新的主要方向。基于此,在制度建設中,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者應該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建立完善的財務信息平臺。行政事業單位在信息化財務制度建設中,一方面應該從軟硬件的角度,加大對財務管理的投入,如更新單位內部老舊的硬件設備,實現財務軟件的更新與換代,使其功能能夠滿足當前會計核算的變化要求;另一方面還應該注重信息安全管理,定期對單位內部的軟硬件系統進行檢查與升級,提高其信息保護功能,如安裝防火墻,避免常見病毒的惡意入侵,利用加密技術做好對登陸人員的信息核實,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以保證財會信息的利用效率。

三、結束語

總之,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情況,財政部制定了新的會計制度,而新舊制度的交替給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帶來了巨大的轉變,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在財務會計制度的改革與創新中,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應該正視當前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從而對制度建設、記賬方式、人員專業素質、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提出改革創新思路,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

作者:朱塔娜 單位: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審計局

參考文獻:

[1]胡佳.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研究[J].中國商論,2016,(Z1):21-23.

[2]韓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完善[J].財經界(學術版),2014,(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