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時間:2022-05-22 03:44:49

導語:企業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一、企業進行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重要意義

企業財務會計指的是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核算,為外部利益相關者及時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等經濟信息。沿用的是傳統的會計模式,側重于滿足外部環境的需要,因此又稱為“對外報告會計”。管理會計又稱為“內部報告會計”,主要是以提高企業內部經濟效益為原則,參考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進行加工整理,使企業內部管理者對企業內部管理活動進行規劃,幫助決策者進行籌資投資決策的經濟活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對于人力資源技能與素質的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和信息成本的降低等均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在對人力資源開發的影響方面,會計融合有利于強化員工對會計的認識,使其積極學習傳統會計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習和應用管理會計,使企業內部的經濟管理信息真正被充分開發利用。其次,會計融合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信息的質量包括可靠性、可理解性、相關性和可比性,會計通過多種計量方式得到的多元化信息更加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最后,融合后的會計信息系統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提高經營效率。傳統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分離,企業管理者需要耗費大量成本構建和維護管理信息系統,融合后建立統一的會計信息系統,幫助企業節省大量費用,也有利于引進包括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新技術以降低交易處理成本,提高效率。

二、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本質的統一性、對象的統一性和最終目標的一致性上決定了其進行融合的必然性,會計融合有利于人力資源開發、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和信息成本的降低,這對于企業高效管理具有重要意義。而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無論從理論基礎、技術條件和復合型的會計人才支持等方面均為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提供可行性條件。首先是理論基礎,現代會計管理理論提出會計管理過程應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現代管理會計主要是對企業內部管理成本進行控制,采用的是定額法和標準成本法,而財務會計主要是對企業各項內部會計控制,因此只有將二者融合才有利于企業會計控制的實現。其次,技術條件,會計電算化在企業的應用推進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一方面會計電算化簡化了會計編制流程,使會計人員節省時間學習管理會計內容,另一方面會計電算化技術允許企業對管理會計軟件進行開發,與財務會計軟件融合。最后,復合型的會計人才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提供人力支持,隨著教育的綜合和多元化,現代的會計人才不僅掌握會計相關知識,同時也具備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基本素質,這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三、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模型構建

本著實用性與客觀性相結合、優勢互補的原則,本文主要從原始信息、技術手段、信息載體三個方面構建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模型。

(一)合并原始信息,避免重復和浪費

財務會計的主要過程是對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確認、計量,然后填寫會計憑證,形成原始信息,后期對這些基礎信息進行處理根據具體需要得到分類賬目、會計報表等。管理會計則是為了滿足企業管理者決策的需要對財務會計過程中的一些原始數據進行選擇、對比、總結分析成內部報告,供決策者使用。綜合來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所使用的原始信息存在著大量的重疊,為避免冗余重復,提高效率,應將其進行合并使用會計信息的兼容,從而降低會計工作的重復和浪費現象,提高會計的控制能力。(本文來自于《財會研究》雜志。《財會研究》雜志簡介詳見.)

(二)更新技術手段,促進“雙劍合璧”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為企業會計技術手段的更新提供條件,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進行原始數據采集的過程中使用網絡通信技術有利于提高數據采集速度和效率。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系統中,使用在線管理和遠程控制則促進開放性的會計系統的構建,使會計融合后的管理過程更加高效。

(三)重建信息載體,實現融合標準化

信息載體指的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反映信息的方式,包括內外部財務管理資料和報告等。為保證會計融合系統的規范化,應對信息載體進行更新完善,依據企業內外部使用信息者的不同需求,重新設計財務報告的格式和內容,依據管理會計對原始數據的需要,對財務會計科目中的原始信息進行重新編碼,建立數據管理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實現會計融合的標準化。

本文作者:田德玉工作單位:正海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