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企業會計管理職能如何創新
時間:2022-04-20 10:06:33
導語:新時期企業會計管理職能如何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企業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下,企業必須加強內部管理以更好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展。企業會計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須重視企業會計的管理工作。加強對企業會計管理職能的創新與改革勢在必行,一方面能滿足現代化企業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優化企業內部管理結構。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對新時期企業會計管理職能的創新進行探討,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給相關機構提供些許借鑒與參考,以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企業會計;管理職能;創新;探討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財務會計的地位也在逐漸提升,與此同時,企業賦予財務會計更多的管理職能。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為企業會計更好的實施管理職能提供了便利條件。利用會計電算化處理工作,借助科學技術處理財務數據的管理與統計,有效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然而,新時期企業會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管理職能的充分發揮,如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是我們研究的主要課題[1]。
一、企業會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企業會計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不健全的會計管理制度
企業正常運轉需要不斷進行資金流動,必然要開展會計工作,然而在一些企業內部缺少健全的企業會計管理制度,就會導致企業不能正常運轉,制約企業的健康發展。當前我國企業會計發展狀態良好,但是由于企業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忽視會計工作,導致會計的管理職能不能有效發揮。例如,會計能夠清晰核算出企業資金的運轉情況,資金的正常運轉能夠保證企業正常發展,然而有些企業忽視核算這一環節,甚至各項會計工作程序也處于混亂之中,經常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原始數據錯誤,財務報表不規范等,這些都是企業內部缺少健全的會計管理制度造成的,制度上的不健全還會抑制會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不利于企業經濟的發展。
(二)不重視會計工作,會計人員缺乏專業性
會計工作對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因為它能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客觀真實的財務數據,為其制定適合發展的經濟決策提供數據參考,但是部分企業忽視會計工作,對其管理職能缺少清晰的認識,將會計工作納入簡單的記賬工作中,這就導致公司的財務報表不規范,相關的會計憑證和記賬工作不嚴謹,而且由于缺少考核機制等問題,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導致財務工作不精準,會計賬務混亂,出現錯賬漏賬,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與壯大[2]。縱觀企業財務人員與會計人員的工作狀況,不難發現,相關人員專業技能和工作水平比較低,不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的發展。由于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低下,不能有效管理企業的財務工作,尤其對資金的把握不能做到精準無誤,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建設極為不利。
(三)會計內部職能不健全
部分企業的會計內部缺少健全的制度,由于缺少監督與控制的職能,導致企業會計管理職能產生各種問題。企業會計管理監督職能作為重要職能之一,能夠有效真實的反映當前企業相關的會計信息,從而規范會計行為[3]。
二、企業會計管理職能的創新探討
對于現階段會計工作出現的問題,我們通過對企業會計管理職能的創新探討,提出相關策略,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會計管理職能的規范與創新
企業會計工作的規范化是保障企業能夠有效運轉的前提,對企業未來發展與壯大有重要作用。會計工作規范化發展,不僅有利于企業資金的安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還能確保企業有了資金的支持能夠正常運轉,維護企業的穩定發展。因此必須重視企業會計管理職能的建設,從而完善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此外,規范化的會計工作能減少工作錯誤,規范操作行為,有利于發揮會計工作的監督作用。如何進行會計規范化,措施如下:第一,企業管理者要重視會計工作,并賦予會計部門獨立的權利,進一步完善會計管理制度,并在實際會計工作之中有效落實相關制度,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對會計人員實施統一的管理與考核制度。第二,財務部門與會計部門要獨立工作,企業各部門要積極配合會計部門的工作。企業的會計部門主要是對公司的賬目做好核算,而財務部門則是對公司的資金進行科學運126會計研究ACCOUNTINGRESEARCH作,并做好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然而,大部分企業財務部門和會計部門都是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工作,這樣在實際的工作中會導致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出現疏漏,因此兩個部門必須相對獨立。此外,會計工作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才能有效完成工作,確保管理職能的發揮。第三,完善企業會計管理制度,建設會計隊伍。企業在開展會計工作時,需要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工作,依據會計工作制度對會計的工作進行規范,避免一切違規操作,以此保障企業資金的安全。會計工作需要會計制度作為依據加以規范,因此制定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非常重要。在企業制定會計工作制度時,需要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自身發展的特點與規律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制度內容,并確保內容的全面性,且滿足會計工作的規范性要求。此外,企業需要建立一支具有專業化的會計團隊,加強團隊建設,定期開展培訓,提高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強會計人員對會計制度的重視,并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制度要求,在培訓中增強會計人員的素質以滿足現代化企業的發展要求[4]。
(二)會計管理職能的強化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市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發展與壯大必須加強自身管理方面的創新。目前,企業已經逐漸意識到會計管理職能的重要性,正在加大對會計管理職能的創新與改革力度,發揮其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市場經濟下,會計管理體制必須進行創新改革,才能發揮出會計管理職能的最大作用,符合市場管理的要求,確保企業穩定發展。企業為了自身的長遠發展,必須建立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重視產品質量,有效控制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和資源消耗,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就必須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與真實性,以此為企業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理論依據。第一,創新會計管理模式。目前我國會計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分散型、交叉型、統一管理模式。分散型管理模式是大部分企業采取的管理模式,它能充分發揮每一位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能,并在各自崗位上積極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交叉型管理模式的優點是比較人性化,能夠有效把握會計核算職能,缺點是崗位責任不明確,出現問題難以追究責任。統一管理模式就是前兩種模式優勢的有機結合,因此這是當前企業最應該運用的管理模式。第二,在現代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會計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技能,這樣才能有效捕捉會計信息,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保證企業能夠有效掌握當前市場發展形勢與市場需求,并制定相應的企業發展規劃[5]。
(三)創新企業會計管理監督職能
企業會計工作中,會計的監督職能對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有效促進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根據經濟發展情況,會計的監督主要分為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首先,要加強內部監督,主要是加強對會計工作各個環節的監督,有效規避風險,促進企業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其次就是加強外部監督,我國政府和社會中相關企業都可以對企業經濟活動及經營管理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并對其進行監督。最后,還可以采取內外相結合的監督方式,能夠有效規范會計工作。我國外部監督主要包括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國家監督是指銀行、稅收等部門對其進行監督,社會監督是指社會中如審計、事務所之類的中介機構對其進行監督。在社會監督中是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的動態監督與管理,所以這種監督促使企業外部監督體系更加完善,進而保證整體監督的完善性,從而提高會計監督職能的作用[6]。會計監督職能具備法律效力,并隨著經濟的發展變革也在進行調整和改進。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監督體系逐漸形成,會計監督主體也有所改變,發展為內外監督結合下的主體,進而對工業企業的多層次、全面的監督,保障整個企業的會計工作的嚴密性。企業會計管理職能的發揮需要充分發揮企業監督職能,并監督會計工作的所有環節,再對會計監督職能進行改革與創新。第一,設置科學的財務部門,并明確各部門職責。第二,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制定內部管理與控制制度。第三,在企業內部設置與會計部門相關的內部控制部門,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及時發現會計工作中的相關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完善制度。第四,結合企業發展目標,有效發揮會計監督職能,保證企業有效運行,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7]。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要想抓住機遇,立住腳跟,長遠發展,企業就必須重視會計管理職能的提升,這是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有序進行的根本。此外,加強企業管理職能的改革與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促進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是確保企業綜合能力不斷提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苗晨輝.淺談企業成本控制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有效融合[J].經營者,2020,34(13):206+208.
[2]于潔.企業會計管理職能創新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16):133+135.
[3]范曉燕.管理會計在制造業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經營者,2020,34(5):200+202.
[4]陳嵐.探究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管理會計發展趨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10):155–156.
[5]王學超.施工企業管理會計職能的探討[J].財訊,2018(12):48.
[6]曹艷麗.大數據時代國有企業管理會計應用研究[J].經營者,2019,33(23):128–130.
[7]趙惠.企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研究——以XX公司為例[J].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2019,38(2):108–110.
作者:張斌 單位:南寧市德豐富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藝術設計概論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意義
- 下一篇:肺炎疫情醫患命運共同體構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