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思考
時間:2022-10-23 04:14:43
導語:對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簡單論述國內地質勘查單位的財務核算情況,進而分析出該地質單位存在的會計核算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其他地質勘查單位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地質勘查單位;管理;會計核算;“營改增”
近幾年,隨著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內外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多,進而帶動國內的地勘行業快速崛起。正是由于地勘行業的發展,地質勘查單位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了,因此,經營管理者對財務數據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多,即要加強地勘單位中財務核算地位,將會計核算與單位經營運作協同發展,為信息需求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
1地質勘查單位的財務核算情況
1.1“營改增”前地質勘查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
在舊稅法體制下,地質勘查單位的會計核算都是國家預算內,地質勘查工作的經費是專項資金,不在征稅范圍內;除專項資金外,其他社會等地質勘查收入需要繳納營業稅稅種;地質勘查費用中鉆探、槽探以及坑探征收營業稅,稅率為3%,其他服務一律按營業額的5%征收,上述除征收營業稅外,還要根據營業稅征收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稅種。但由于地質勘查單位的特殊性,當企業繳納所得稅時,是可以抵扣印花稅和營業稅金附加。當地質勘查單位取得收入,會計核算需要計提稅費時,則:借:營業稅金及附加貸:應交稅費-應繳營業稅收入×3%(或5%)應交稅費-應繳城建稅營業稅額×7%應交稅費-應繳教育費附加營業稅額×3%應交稅費-應繳地方教育附加營業稅額×2%
1.2“營改增”后地質勘查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
在稅收體制改革之后,除了對財政專項資金撥款不征稅外,新制度對地勘單位的會計核算有了新的規定。地質勘查單位的其他社會收入需要改繳增值稅,包括技術和研發等服務項目;然后分別將企業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按各自的稅率征收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征收6%的增值稅,小規模征收3%的增值稅,與此同時,還需征收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以及印花稅等稅種。新稅收制度是我國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分別按照各行業逐次實行“營改增”制度,由企業按收入繳納營業稅,改為企業繳納增值稅,則增值稅可以用銷項稅扣減進項稅,進而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在會計核算增值稅時,不管是企業生成的收入還是取得的發票都是含稅的,這就需要企業將含稅收入反推到不含稅收入,再對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進行稅收抵扣。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一般從其他企業取得的增值專業票,如辦公用品、油票、化學藥品、設備及其低值易耗品等,通過網上勾選、認證,則進項專票就可以在本期抵扣,即本期應繳納增值稅=本期銷項稅額-本期已認證進項稅額-上期留底稅額。若地勘單位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票,而是從小規模企業中取得普票,則普票上的稅額不允許扣除,本期繳納增值稅就是銷項稅額的全部。當地勘單位取得收入時,會計核算為: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貸:應交稅費-增值稅-銷項稅額主營業務收入當地勘單位為增值稅計提稅金時,會計核算為:借:營業稅金及附加貸:應交稅費-應繳城建稅增值稅額×7%應交稅費-應繳教育費附加增值稅額×3%應交稅費-應繳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額×2%當地勘單位繳納印花稅時,會計核算為:借:管理費用-印花稅貸:銀行存款
2“營改增”后地質勘查單位存在的難點
2.1對地勘單位會計核算工作要求更高
在“營改增”新政策實施后,事業單位由原來根據開票征稅改為審核其稅收項目。因此,需要加強會計人員盡快適應“營改增”的新制度,做到如何區分稅收和非稅收的收入。地勘單位的經營效益大部分來自財政補貼,需要勘探服務收入和項目研發經費,為單位解決運營活動不足等問題。一般來說,如果沒有明確地勘單位的收入分類,就無法核算除增值稅的納稅額度,影響繳納稅費,這樣會導致該地勘單位產生漏稅風險,增加地勘單位稅負負擔,沒有發揮“營改增”的稅收優勢,不利于該事業單位的發展計劃。
2.2會計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由于地勘單位屬于我國事業單位性質,正是因為這樣的單位性質,往往存在會計人員工作散漫、不積極,因此,地勘單位會計人員的工作態度和素質是決定該單位會計工作的狀態。然而,在“營改增”新制度下,部分會計人員不會主動適應“營改增”的新規定,再加上地勘單位部分管理者不關注新制度,難以促進會計人員繼續在教育、培訓學習等方面工作的開展,更難以提高會計人員專業素質,進而對地勘單位造成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狀況。所以,地勘單位的經營運營狀況與“營改增”的稅收政策是相互協調、相互促進,若不能相輔相成,一則會影響會計核算工作;二則也會影響“營改增”新制度在其他事業單位中的實施。
3解決地勘單位的會計問題提出合理建議
3.1完善地勘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強化監管力度
對于完善地勘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一是要合理分工財務工作,做好區分稅收和非稅收的收入,按分類做到各自項目的記錄工作,并根據收入金額和收入期間,按比例核算出相配比的成本金額,以便于地勘單位會計核算、統計工作的開展。二是要增加基礎會計科目,將地勘單位的服務性收入放到主營業務一級科目下,同時也在增值稅一級科目中增加相互對應的二級科目,這樣既便于會計核算,也便于統計增值稅納稅情況。三是要在整個的會計核算中,設立“營改增”的監管部門或監管職位,不僅要監管發票的合法和真實情況,也要對會計核算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只要發現異常問題,就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在減少會計風險的同時,也能避免業務失誤給地勘單位造成損失。
3.2引進和培養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在地質勘查單位中,一方面要優化會計人員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建立全面有效的財務人員管理體系,保障會計核算工作與地勘單位相互協調,促進地勘單位穩步發展。如,提高地勘單位財務部門準入門檻,引進專業型高素質會計人員;增加日常或不定期的學習培訓工作,或增加一些企業會計間的交流座談等活動,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考慮平等對待地勘單位中每位會計人員,設置公平的獎懲制度和透明的晉升渠道。在完善地勘單位會計制度體系中,既培養了其單位的會計人員素質,又提高了會計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優化了會計核算人才隊伍結構,提升了整體財務人員專業素質,與地質勘查單位發展相適宜、相配合。
4結論
總之,舊制度已經不能適應地勘單位當前發展的需求,如何能夠提高事業單位經營狀況,促進單位持續穩步發展,已是國內企業迫在眉睫的問題,因此,便有了“營改增”新制度的推行、實施。然而,對于新舊制度的更替,地勘單位的確存在一些問題,如會計核算工作有待完善、會計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筆者針對該單位的不足,提出了優化會計核算工作的對策,進而促進了地質勘查企業和行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瑩萊.關于當前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5(14):223,226.
[2]盧光賜.淺談地勘單位會計制度的特點及創新[J].財經界(學術版),2016(12).
[3]韓芳.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的研究[J].當代會計,2017(1):37-38.
[4]吳奕恒.論地質勘查單位的會計核算[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5(10):173-174.
[5]高超.當前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的思考[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5(1):
作者:朱金生 單位: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
- 上一篇:莫扎特鋼琴奏鳴曲藝術特色分析
- 下一篇:淺談電影的競爭與發展
精品范文
10對地攤經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