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流轉模型探析

時間:2022-08-22 10:00:40

導語:會計信息流轉模型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信息流轉模型探析

摘要:把區塊鏈技術引入到信息流轉的過程中,去解決信息在流轉中所產生的信用風險,本文以會計信息為例,通過研究會計信息流程與區塊鏈技術的耦合關系、從會計信息流轉的節點分析,構建基于區塊鏈的會計信息流轉模型。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僅供參考。

關鍵詞:區塊鏈;信息流轉;會計

目前信息流轉主要是在物流行業、教育行業、金融行業等,但是最容易產生信用風險的行業是金融行業,其中以會計行業最為嚴重。在會計信息流轉的過程中,僅僅依靠會計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所形成的大多數會計信息是安全的,人為的修改或者隱瞞會導致會計信息的不真實、不可靠。區塊鏈技術的迅猛發展能為解決信息流轉過程中的信用風險問題提供一個新的解決思路。

1耦合分析

1.1主體耦合。區塊鏈的核心是分布式數據存儲和傳輸,在整個鏈條上的數據更新和維護都需要多節點共同完成,而非某一中心節點獨立完成。會計信息是由審核、制單、復核、制表、審閱等多主體通過會計信息的流轉,實現會計信息的及時有效性。會計信息在流轉的過程中也是去中心化的鏈式結構,避免某一主體控制整個信息流轉的過程。區塊鏈和會計信息都是按照去中心化的特征實現信息的存儲和傳輸的,在各個節點之間進行數據的交換和儲存。可見,二者在主體上存在耦合關系。1.2機制耦合。在區塊鏈中,每個節點通過共識機制,不斷形成可延續的數據鏈條,在鏈條上,數據開放共享,任何人都可以依據開放的端口上傳信息并且信息不可篡改,依靠私匙可以查看保密信息,整個鏈條上的信息安全可靠。在傳統的會計信息流轉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信息都是由獨立的節點產生,并且傳送至下一階段,多節點之間容易存在重復或者不真實交易,需要人為的審核和道德的約束。將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引入其中,可以確保交易信息的真實性以及減少人為的控制因素,消除因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信任風險和交易成本。可見,二者在機制上存在耦合關系。

2區塊鏈會計信息流轉模型總體框架

區塊鏈自身帶來的特征可以有效的解決會計信息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從對象、功能、屬性3個方面對區塊鏈會計信息流轉模型總體框架進行歸納。2.1對象。對會計信息的管理是為了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及時、有效,傳統的會計信息管理是依靠人工作用,將若干的節點串聯起來。通過交易憑證鏈接整個鏈條,加入到區塊鏈技術之后可以實現點、線、面的鏈接。1)點。每一個節點都通過區塊鏈技術進入會計信息管理系統,上下游企業作為會計信息的制造者,通過分布式技術,實時將發生的交易信息上傳至鏈條中,為后續的會計處理奠定基礎。在區塊鏈中,依靠私匙確保數據的真實可靠性。2)線。在傳統的信用鏈條中,各個節點都處于信息不對稱的狀態,彼此信息的不共享容易產生多次重復性的交易。在引入區塊鏈技術之后,將降低因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交易成本并提高交易效率。但是在引入區塊鏈技術之后,因智能合約,物聯網的存在以及數據信息的及時更新和不可篡改,將大大縮短交易時間,提高交易效率。3)面。在鏈條中的各個節點相當于是一個個分布式節點,每一組交易數據都會按照時間序列在區塊中不斷延續成為鏈條,實現交易數據的可持續性驗證,交易鏈條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確保了數據信息的真實,保證了交易數據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2.2功能。1)加密存儲。將區塊鏈技術引入會計信息管理中可以增強數據的透明度,因為分布式節點上傳數據,可以避免因人為因素而造成的信息不對稱,提高會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傳統的會計信息在進行處理的時候,需要核對憑證的真實有效性并且還要防止篡改,在加入到區塊鏈技術之后,分布式加密存儲削弱了人為造假的可能性,有利于企業進行高效的會計處理。2)集成化數據處理。通過加入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會計信息處理從面向企業日常事務的處理,轉為集成化的事件驅動型會計信息處理,依靠預設的算法,會計信息報告變為由信息用戶發送需求觸發的報告,對于企業來說,集成化的數據處理方式,可以將會計信息由財務部門發散到整個企業的信息系統中,消滅會計信息孤島現象。2.3屬性。1)計量方面。在企業會計信息流轉的過程中,會因為時間因素導致計量屬性的不一致。在通過區塊鏈技術之后,每一個節點都獨立保存與交易相關的所有計量單位,并且被打上時間標記可追溯和查詢,這確保了計量單位的唯一和可靠性。2)記賬方式方面。在區塊鏈中,交易信息是按照時間序列排布在鏈條上的,每一次的交易都會被記錄并且公開在整個區塊上,避免了重復交易的可能性,一筆交易僅有一次記賬機會,減少了審核的成本。3)會計報告模式方面。傳統的會計報告模式是被動模式,作為會計報告的使用者得到的會計報告是經過“修飾”的,區塊鏈的應用使報告披露變為主動。依靠自身權限自助式獲取所需報告。4)人員職能方面。在引入區塊鏈技術之后,會計人員的工作不再是制單制表等單一操作,而是轉變為指導工作,制單制表等工作將交由計算機自動采集和制作,會計人員需要變為解讀和指導人員。

3基于區塊鏈的會計信息流轉模型構建

會計信息流在會計信息流轉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會計信息流應滿足8個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在會計流轉過程中,信息資源的主體是各個節點。可以將各個節點區分為信息生成者、信息傳遞者、信息消費者以及信息利用者。這些信息主體在進行會計信息流轉的過程中是一個鏈式結構。在會計信息流轉過程中,上下游企業扮演著信息生成者的角色,是會計信息的起點,主要提供會計信息并且輔助查驗。銀行和審計部門為信息的消費者,他們不需要知曉會計信息流轉的過程,他們需要得到的是會計信息流轉的結果,并且通過機制保證這些結果的真實可靠。公司決策層則為這次會計信息流轉的利用者,他們是會計信息流轉的終點,所有的會計信息最終都是為決策層服務的。所有的節點都可看做信息的傳遞者,他們在區塊中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綜合區塊鏈的架構和傳統會計信息流轉的過程,可以將區塊鏈會計信息流轉設計如下:1)在數據層和網絡層主要負責會計信息的確認。當發生交易時,交易一方將交易信息進行全網廣播,節點通過私匙寫入交易信息,利用數據加密和時間戳,將原始數據固化,保證信息在該節點有備份,分布式網絡的特點保證交易信息的及時性,并且便于交易另一方對交易數據的確認。2)在共識層和激勵層主要負責會計信息的計量。區塊鏈加入到會計信息流轉的過程,重塑會計計量屬性。傳統會計在計量上,有時會產生不一致的現象,加入區塊鏈之后,可以確保一項交易在計量上保持一致性。通過POW機制,每個人都會積極上傳自己的計量單位,在全網中通過最多的計量單位會被認可。所有節點獨立保留與交易相關的所有數據的計量信息,保證在審查階段,可以提供全面、準確、客觀的基礎信息。3)在合約層主要負責會計信息的記錄工作。交易按時間順序保存在區塊中,并且將所有被記錄的交易信息對外進行廣播。保證唯一性的交易被其他區塊認可,避免重復交易。4)在應用層主要負責會計的報告工作。在區塊鏈下,財務信息不再需要主動披露,而是自動披露。其他節點通過授權的私匙,定制化的獲取所需信息,并在權限范圍內在區塊鏈中公示結果。

4結語

通過整個流轉過程之后的會計信息可以大大的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減少交易的成本,通過區塊鏈交易,可以將貨幣轉為代幣進行交易,加快貨幣的流通速度,因共同的信任機制,不用擔心信用風險,當交易達成,系統自動劃撥款項完成交易,數據打上時間標記。

參考文獻:

[1]楊興壽.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信用和信任機制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2]肖艷云.淺談會計信任機制構建[J].財會通訊,2015(13):125-126.

[3]楊霞,董劼.區塊鏈技術下企業財務活動的優化[J].財會月刊,2018(21):53-58.

[4]鐘瑋,賈英姿.區塊鏈技術在會計中的應用展望[J].會計之友,2016(17):122-125.

作者:涂凌霜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