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共享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時間:2022-05-28 11:00:50

導語:財務共享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務共享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摘要:財務共享是經濟全球化、科技進步的產物,使財務人員從繁雜的基礎工作中解放出來,用機器代替人工核算提高工作效率,確保會計記錄和報告規范及結構統一,受到了眾多企業青睞。可靠性等是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是企業財務報告的生命,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務必要提高會計信息數據源的可靠性以防止舞弊,提高有用性避免業財脫節。因此從財務共享的角度來分析其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并提出促進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的策略,推動財務工作向數字化轉型。

關鍵詞:財務共享;會計信息質量;影響

財務共享本質上是將人員、組織、流程、系統重新梳理再造的創新變革,是企業財務管理集中化模式的創新表現,有助于解決財務工作中的人員重復投入、效率低下等問題,是現階段推動我國財務工作向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手段。但財務共享并不是一把“萬能鑰匙”,總會存在一些弊端,這些缺陷會使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受到挑戰,影響財務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帶來經濟損失。

1財務共享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1.1集中財務管理模式易導致會計信息可靠性難以保證。財務共享簡單來說就是把重復性高、易標準化的基礎性財務工作集中處理模式,低附加值的工作由機器代替人工。除集中核算外,財務共享還具備財務分析、預算預測與戰略支持等價值創造功能。可以說傳統粗放式的單純以數據論財務的管理模式已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障礙,財務共享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和技術支撐。然而,在企業實際應用中,較多企業管理者只將財務共享中心視為一個單獨的財務數據處理部門,在智能機器代替人力后,就大幅度精簡財務部人員,將員工裁掉或者分配到銷售部門做營銷來創造業績,忽視對財務分析、風險把控、戰略支持等工作的關注,剩余的財務人員依舊只管其他部門是否及時在系統中錄入數據、憑證信息等,未融入到管理活動中對經營活動進行梳理,分析數據真實性,優化業務活動流程實現價值創造。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要求對某項經濟活動過程做到不偏不倚的表述其過程及結果,被邊界化的財務共享中心如同數據加工廠,只有粗加工、沒有細加工;只有數量、沒有質量。易導致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存在結果不實、過程不詳等問題,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決策。1.2涉稅風險導致會計信息及時性降低。財務共享中心一般是將集團內的所有財務工作都集合到中心完成,這就無法與集團子公司及各分支機構所在地的稅務部門直接溝通聯系。稅收籌劃是企業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根據國家及地方稅收政策,事前選擇適合自己稅收收益最大化的納稅方案來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良好的稅收籌劃有助于企業可以利用國家優惠政策來減輕稅收負擔,創造企業價值。子公司及分支機構所在地的最新稅收政策法規沒有及時傳達到位,符合稅收優惠申請條件卻沒有及時申請等問題都會降低稅收籌劃的經濟效益。加上共享中心建立后,子公司保留1-2名財務人員的工作重心也會發生偏移,有些甚至安排銷售人員來兼職財務,對涉稅信息的敏感度降低甚至不再關注稅務信息,導致共享中心難以對快速變化的地方稅務政策做出及時反應。會計信息質量的及時性要求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必須具備時效性。因此,未及時將地方稅務優惠反映在企業財務報告中,就算是可靠性、相關性的信息,其質量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毫無意義。1.3內部審計風險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互聯網+”時代,企業利用財務共享中心極大提高財務工作處理效率,而內部控制審計信息化工作環境并未得到相應的提升。內部審計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監督環節,能杜絕企業相關人員利用制度、管理漏洞謀取不當利益,如粉飾報表等。一個完善的內部審計系統能夠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促進企業自身發展。財務共享下企業內審主要通過非現場審計及自動審計為主,而多數企業對大規模數據提取的信息化硬件水平不高,對改善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條件資金投入不夠,使監督工作受到限制,如果仍沿用傳統現場審計方式,必然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用人方面,符合財務共享所要求的高素質人才仍存在較大缺口,內部審計也需要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不僅要懂財務,還需懂信息技術、風險管理、戰略分析、法律等,否則就無法對企業龐大的數據庫進行分析、甄別,找出漏洞,對違法活動及時制止,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人才是軟件,信息化是硬件,財務共享中的內部審計必須確保軟硬件同時提升,才能減輕企業從源頭上帶來的會計信息失真造成的壓力。

2財務共享模式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建議

2.1完善流程管理,加強業財融合。企業要在現有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基礎上重新進行流程的梳理、再造,摒棄中心為獨立運作的部門而應將其視為一個圓心,輻射區域要涉及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由點及面,即財務操作與內部運營、業務流程等相結合,建立一個能統一運行使用又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財務核算平臺。如海爾集團的財務共享中心包含10個大類流程和120個子流程,除了將涵蓋所有會計核算流程納入共享服務范疇之外,還將資金管理納入范疇,反映其作為家電行業注重現金與營運資金管理的特點,再如多元化經營的集團,要支持多行業特性,制定特殊業務流程、業務規則,除了深入業務條線,還要進入企業利潤中心,加強業務與財務的聯系,才能將財務共享落到實處,確保會計信息的質量,助力企業價值創造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2.2強化人才培養機制,完善績效考核標準。財務共享下,會計職能發生了重大變化,對人才素質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在決策支持分析等方面,“人”發揮著重要作用,也確保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有效。為使企業員工適應財務共享財務管理模式,發揮最大效能,首先應根據共享中心建設特點建立規范化的操作手冊,并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確保對流程的每一細節了解清楚,全員參與,強化意識;其次,對于繼續保留在財務崗位上的員工要進行針對性培訓,由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傳統財務人員所具備的才識已無法滿足財務新模式需求,必須要成為全方位發展的高勝任力的人才;再有,重新對績效考核體系梳理,確保全員參與真正發揮作用,管理層要改變原來“業績為王”的理念,將財務共享融入到新的績效考核體系中,鼓勵員工對降低成本、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的管理活動獻言獻策,對有貢獻的員工給予崗位晉升或工資獎勵,切實發揮業財融合。2.3加大資金投入、促進系統技術提升。為確保財務工作規范化、內審監督有效化,需要建立具有強大數據庫支撐的財務共享系統。建設是長期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除了經費支撐,對過程中出現的系統、軟件或人為操作等問題,管理層要抱有積極樂觀的心態,鼓勵建設者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握好系統建設時機,遵循“穩中求快”原則。其次,“財務、業務、ERP”相融合,由各子系統之間相互協調與整合,集成一個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平臺,從而對財務共享數據合理運用,對不合規的業務活動及時通報或風險預警,進而管理層能夠利用及時、準確的財務數據來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戰略政策。利用財務共享系統實現會計核算、業務流程、內部控制標準化,會計信息質量將會得到顯著改善。

3結束語

我國經濟高速發展,財務共享已進入大規模實踐階段,企業財務轉型正當時,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時效性、可靠性也顯著提升,而虛假信息的傳播速度也相應提高,易對決策者形成誤導。因此,企業不應只看重降低成本高效率,要發現應用實踐中存在的弊端,借助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讓財務共享中心發揮的服務功能越來越強,財務信息才能愈透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將對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具有指導性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舟.淺談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信息化建設[J].經濟研究導刊,2019,(18).

[2]王海濤.內部控制審計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財經界,2019,(19).

[3]林偉.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難點與對策研究[J].審計與理財,2019,(12).

作者:李燕華 路立敏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