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探析

時間:2022-05-28 11:05:19

導語: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探析

摘要:本文基于重慶市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發現問題,剖析原因,解決問題,對改善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情況,提高家族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披露制度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家族企業;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對策建議

一、引言

隨著私營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私營經濟中占絕大比重的家族企業得到了長遠發展。家族企業的存在為解決就業壓力,提高國民福利水平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家族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肯定了家族企業在承擔和實踐社會責任的理念和做法,充分證明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在不斷提高。為了增強家族企業信息披露透明度,保證披露真實性,提高公眾對家族企業的了解,使企業得到更好的延續和發展,對企業采用恰當的方式進行社會責任的披露具有強烈的需求。

二、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1.“報喜不報憂”利好性側重披露,信息披露完整度不高。從2008年開始,上交所規定上市企業信息披露應當包括社會責任,但對于具體的披露內容和準則卻沒有定性的標準。因此,這給了家族企業彈性披露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空間。本文選取了(10)家重慶的家族企業,觀察其年度財務報告和有限的社會責任報告可以發現:部分家族企業因為是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披露的信息較為完整,但非上市家族企業則大多選擇不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披露;在商業道德方面,重慶金科股份只披露了納稅內容,而對企業是否誠信經營,是否存在不良競爭等內容并未涉及;在提供產品和售后服務方面,重慶協信集團和重慶金科股份身為房地產行業卻沒有披露是否出現問題樓盤,樓盤售后應急處理和解決措施;重慶小康股份作為汽車制造企業也沒有披露有關是否出現汽車質量維權問題,汽車售后服務的應對處理等方面的信息。由于沒有一個定性標準,因此各家族企業在進行披露的時候都選擇了利好性側重披露,信息披露完整度不高。2.千篇一律,乏善可陳,信息披露實用性不強。很多家族企業在選擇披露企業社會責任時千篇一律,模板式披露,披露信息空洞,缺乏實用性。例如:在精準扶貧方面,重慶小康股份企業公布了2018年精準扶貧規劃和2019年精準扶貧計劃,以及2018年實施的部分扶貧具體措施,但缺乏該企業在精準扶貧方面的具體資金投入金額和對該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在人力資源方面,重慶力帆披露了企業制定了明確的薪酬、考核和福利制度,但對于企業人才培養和員工培訓機制,以及如何保護員工合法權益的具體性措施并未詳細闡述。重慶金科股份披露了企業建立了健全的員工考核機制和企業獲得的人才培養殊榮,但對于員工培訓參與度和接受度和是否存在員工維權事件以及針對維權事件的應急處理并未進行披露。由于受到家族企業主觀意愿的影響,企業往往選擇文字性的定量披露,這樣的披露方式雖然簡單且便利,但是對于投資者和信息報告的使用者看來,這樣的信息披露機械呆板,乏善可陳,空洞簡單而實用性不高。3.形式單一,缺乏數據支撐,信息披露創新性不足。目前重慶市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披露模式大多采用文字補充說明,依托于企業財務報告,較少采用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形式單一。但無論是文字性說明還是采用報告披露,都沒有相應的會計科目或具體金額對其進行解釋。比如員工培訓費用金額直接計入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費,而財務報告中也只能看見應付職工薪酬一級科目金額,而對二級具體金額無從查詢,與此同時社會責任披露信息中也并未單列該系列費用;捐贈支出直接計入營業外支出,企業所得稅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的具體金額和所占比重的大小也并未單獨列示;企業購買環保設備稅收減免政策也直接計入營業外支出,這樣依托于財務報告的披露形式,使得社會責任披露信息使用者直接準確獲取較為困難,信息披露毫無新意可言。(二)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存在的原因。1.家族“主觀性”使得家族企業披露進行利好性側重披露。家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后,受到“光宗耀祖”和中國人注重“面子工程”等傳統文化以及家族管理者自身素養的影響,擔心企業如果據實披露所有的社會責任信息不僅僅會影響到企業經營效益,更會對企業和家族的聲譽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相對于非家族企業,家族企業受社會責任情感的影響在社會責任披露方面更易選擇“利好性”披露,從而樹立企業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家族信譽,增強社會公眾對家族企業的信任度,有利于家族企業的代既傳承制度得到公司員工的認可。2.缺乏定性和定量的披露標準。由于目前證監會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披露方面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對于具體的披露細則和不同行業采取何種披露標準和模板都沒有詳細的規定和說明,所以家族企業在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既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參考,也沒有相關部門和審計機構鑒證,因而使得部分家族企業在有關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面可以任意發揮,不利于投資者的投資甄別和社會公眾的監督。3.信息披露成本不低。如果要采取定量加定性分析,則需要采取不同的評價指標,如對股東的社會責任指標是采用凈資產收益率衡量還是每股股利體現;員工責任、環境責任的相關指標又該如何選擇和抉擇;社會責任披露所要用到的會計科目及其金額該如何統計和剝離。這樣的披露方式顯然比簡單的進行文字性披露更加復雜,所耗費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自然不低。

三、完善家族企業信息披露的對策

1.轉變家族企業管理者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觀念。家族管理者應持中性的態度,轉變傳統的“利好型”思維,辯證據實披露企業社會責任的全部內容,增強企業員工和社會公眾對家族管理層的理性認知。其次,家族管理者應仔細衡量社會責任披露成本和效益的關系,雖然全面據實披露社會責任短期成本較高,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所帶來的企業商譽和家族信譽以及投資者認可度等社會效益,遠超過短期經濟成本。2.創新披露模式,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目前家族企業披露模式大多采用文字補充說明進行,披露方式單一簡單,因此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創新使用補充報表內容,添加增值表,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等披露方式。單列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需要的會計科目,科學直觀的展示社會責任投入和實施效果情況。3.建立數據庫,數據引流降低披露成本。家族企業可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以建立并持續更新家族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數據庫,當企業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時,可以將數據庫數據直接引流到要的文件中,從而減少企業財務人員進行數據分析和整理的時間成本。4.出臺相關細則,強化外部監督作用。有關政府部門除了引導企業積極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以外,還應針對不同行業的企業,關于社會責任披露的內容披露模式出臺強制性的實施細則。細化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范圍,準確真實的反映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情況。此外,還應加強第三方審計機構和社會公眾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監督作用,構建一個第三方審計機構、社會公眾包括公司員工和政府三管齊下的監督體系。由于家族企業社會關注度高漲不下,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披露情況更能夠反映家族企業社會回饋程度和家族信譽度。因此本文針對家族企業的社會責任披露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有關建議,希望能對家族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改善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趙文慶,梁運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J]現代營銷,2018,06:183.

[2]王新愛,王微.家族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與科技,2018,04.

作者:王銘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