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企業會計信息管理措施

時間:2022-01-22 08:50:57

導語:大數據時代企業會計信息管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時代企業會計信息管理措施

摘要:隨著會計信息電子技術的不斷快速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會計大數據、云計算及其他人工智能技術為主要代表的會計信息時代已經正式到來,這不僅對企業會計工作的具體開展方式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還直接帶動了企業會計信息財務處理方式以及方法的重大變革。文章主要圍繞應用大數據對促進企業會計財務信息管理質量的重要影響,以及能在大數據應用背景下促進企業會計財務信息管理質量的有效提升的策略展開理論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企業;會計信息;管理

會計信息管理要求會計管理人員在滿足國家法律要求的背景之下,結合當下國家頒布的政策,針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展開科學合理的規劃,最終完成有關會計方案的編制工作,規避企業運營風險。

一、大數據時代企業會計信息管理概述

在當下這一階段,很多管理人員認為只有在會計產生問題時,才能開展相關的會計信息管理工作,且這一防范工作屬于上級的任務,這種意識存在錯誤。企業會計信息管理不是在產生風險之后才進行的,應當是如何預防風險問題。由于企業業務十分復雜,因此也為企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只有全面掌握影響會計信息管理的各項因素,才能夠提出與之對應的應對措施[1]。會計信息大數據就是通過利用會計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各種傳統企業會計管理模式數據進行綜合重構,通過會計數據采集和綜合分析,深入研究開發和整合利用企業會計信息分析資源,建立會計大數據與企業會計工作高度緊密融合、開放的新型現代企業會計信息分析管理體系。高標準質量的企業會計信息分析,能夠有效幫助現代企業不斷優化財務決策,實現對會計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促進現代企業的健康發展和持續進步。在會計信息時代下,會計信息分析數據越來越復雜,不僅包含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和其他數據,還包含非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和其他數據,且這些會計信息分析數據中都蘊含著巨大的社會商業價值。通過對會計信息分析數據的深度分析和綜合處理,能夠幫助現代企業更加深入地了解會計市場及相關行業動態。通過將現代企業財務信息和其他市場經濟信息數據進行深度對比,能夠充分發現現代企業在產品生產或者發展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許多問題和一些不足,從而能夠幫助現代企業不斷優化財務管理決策[2]。大數據信息時代下,信息網絡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普及極大地直接改變了人們的企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工作方式,拓寬了社會信息資源交流和資訊傳遞的主要渠道,也就促使許多企業在日常生產以及經營管理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財務信息和會計數據,不僅包括存在企業內部的會計信息管理數據,還可涉及擴大到重要的資本市場以及經濟數據,相當程度上大大增加了企業會計信息數據管理的工作難度。繁雜的會計內容聚集在一起,要想在其中快速地整合,發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內容,必須徹底摒棄一些常規的會計信息處理操作方式,并通過借助各種大數據分析技術才能實現對各種會計信息管理數據的快速集成和綜合分析,實現對會計信息管理數據的動態可視化和信息結構化綜合處理,從而極大地幫助提升企業會計信息數據管理效率,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管理數據的可靠性。在以往的企業會計信息整理收集和應用整理工作過程中,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整理數據大多數只是用于進行企業部門間的信息傳遞,而目前市場上的信息整理數據大多數是來源于相關行業間的披露,使得目前企業會計財務信息整理數據收集存在諸多滯后性和應用局限性。在研究制定企業財務管理決策和組織開展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過程中,會因會計信息不對稱而直接造成企業決策者的失誤,進而嚴重影響整個企業的健康和穩定持續發展[3]。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信息處理融合技術,對內用戶可以實時搭建一個財務數據共享信息平臺,簡化財務信息數據傳遞處理流程,進行相關業務數據的跟進。同時對外用戶可以實時進行財務大數據采集,全面實時獲取財務市場相關數據。通過進行動態化的財務信息化大數據分析、收集整理和市場監督,能夠有效提升財務會計信息收集管理工作的信息靈活性、及時性和工作有效性。

二、企業中的會計風險現狀

(一)風險意識欠缺

很多企業領導沒有關注會計這方面,風險意識較弱,認為會計僅僅是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如果產生風險,那么就是財務人員沒有做好會計核算以及審核工作。

(二)風險管理不完善

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如果缺乏相對應的財務管理機制,那么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會計風險管控效果以及企業的會計信息管理質量。當下很多企業在開展經營的過程中,并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管理狀況設置相對應的管理機制,財務人員在展開會計審核的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那么會直接影響企業可獲得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也為企業的運營帶來一定的會計風險。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往往組織結構十分復雜,然而由于企業在財務核算過程中,缺乏創新理念以及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因此在風險規避的過程中,十分容易出現紕漏,進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產生操作方式不同的現象,降低了企業運營的會計信息管理質量[4]。

(三)資產管理信息失真

由于公司涉及的部門較多,且這些部門的分布區域較廣,因此很難對財務會計信息展開集中管理,這也會直接影響管理者的決策。當下,雖然公司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但仍然存在著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的問題。然而很多部門在管理此方面時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這也導致了管理信息失真、會計核對狀況不準確的問題,不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公司各項工作現成的運營情況,進而使得公司在會計管理的過程中出現漏洞,會計利用效率較低,給公司的發展埋下了很大的隱患[5]。

(四)風險評估體系不健全

在進行公司會計信息管理的過程中,風險評估體系當是核心環節,通過健全評估體系能夠減少公司的債務風險。然而,當下我國公司風險管理的過程存在概念化的問題。公司在財務管理風險控制時應當深入了解市場變化以及經營風險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夠針對財務報表中的信息展開全面的調查分析,并且從動態以及技術層面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數據展開了解,這樣也能預測一些可能出現的風險[6]。

(五)缺乏考核機制

在公司會計信息管理的過程中,如果采取傳統的考核制度,會直接提高資產的不良比率。因此,公司的考核機制還有待完善,如果對人員采取終身責任制,那么這樣嚴苛的考核制度對人員的要求過高,同時也不利于工作人員進一步拓寬業務,影響公司可獲得的經營效益[7]。與此同時,當下在公司會計信息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規模的限制,也在無形之中增大了工作人員的人工成本,降低可獲得的收益水平。

三、企業中的會計信息管理措施

(一)提高財稅隊伍能力

企業的運作模式往往相對簡單。通過增設公司會導致管理鏈條的增長,同時也會提高對工作人員業務能力的要求,一方面在財務人員展開管理的過程中會涉及到會計、開票認證以及報稅等各方面環境,企業應加強專業財會人才的招聘、引進和培養,并根據業務要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培訓,建立梯度合理、專業化的財稅人才隊伍;另一方面,企業重點加強財稅隊伍協調,根據企業業務情況建立財稅隊伍協調機制,為企業制定合規的財稅籌劃方案,提高企業財稅籌劃管理水平,避免因溝通不暢造成財稅風險,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8]。

(二)設立風險預警機制

在經營過程中會計風險范疇較小,甚至一些企業根本就不會考慮風險管理這一問題。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加上國家對企業的改革,企業壟斷市場的局面不復存在,因此也不具備以往所有的經營優勢,企業要面對市場進行競爭,這就要求企業在開展運營的過程中,應當建立與之相對應的風險預警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夠及時應對復雜的市場環境變化。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企業在開展事務運營的過程中缺乏科學有效的運行機制。在事務項目展開投資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會直接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并且帶來較大的會計風險。除此之外,企業通過建立科學有效的會計風險預警機制也能夠推動企業未來發展。在預警機制設立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行業發展情況以及企業發展目標將其作為參考,并且設置警戒線,一旦超過警戒線,工作人員應當加強社會風險管理,采取相對應的防范措施。通過建立會計風險預警機制能夠為企業提供一份高效的晴雨表,企業在開展計劃運行的過程中,通過分析預警方案以及預期目標,了解在預警開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項問題,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分析預測市場未來發展趨勢,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9]。

(三)確定會計控制的核心地位

首先,作為企業在開展運營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企業財務方面的控制,只有加強不同部門的配合力度,才能夠充分突出企業會計管理控制的核心地位,從工作崗位設定以及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各個因素出發,做好企業經營的會計信息管理機制,確保信息通道的暢通,并且建立與之相對應的風險防范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工作人員在會計管理的過程中明確自身的權利和義務,加強對企業會計核算的控制,做到正確認識會計工作。

(四)完善風險防控體系

企業應當有自身的會計相關風險綜合防控管理體系,在境外直接投資的管理過程中,也規定應當依法設立專門的投資企業會計相關風險綜合防控管理組織,組織更加專業的境外直接企業會計信息管理人員,對直接投資企業的實際會計信息管理進行有效職能識別與風險評估,對企業會計信息管理中的各類特定因素風險進行細致評估分析,建立更加科學的會計風險評估管理體系。在遵從現行稅法規定的前提下,積極開展企業稅收風險籌劃管理工作,應對企業可能面臨的實際會計管理風險,降低企業的實際資金消耗,實現企業會計信息管理經濟效益大幅增加。首先,作為企業在開展運行的過程中,應當建立會計信息管理的總目標,并且將會計信息管理的責任細化到人;其次應當加強與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會計信息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于會計信息管理之中,并學習相對應的防控知識,從風險規避、風險識別等不同角度出發,不斷規劃及運營項目事務風險規避的管理流程,最終實現對會計風險的全方位防控[10]。除此之外,企業在開展運營的過程中,應當對國家政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把握,并且根據相對應的規章制度,建立財務管理體系。財務部門在開展風險規避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開放管理的方式,加強對企業進行運營事務的全方位管理,其中包括業務發展以及會計輸出等各個方面,從而提高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事務風險規避質量。

(五)應用信息技術

為了能夠提高會計信息化技術在公司管理過程中的應用效率,作為工作人員首先應當主動運用良好的計算機網絡體系,通過提高運行環境的安全性,保障信息數據的有效性。與此同時,作為公司應當對軟件設施以及硬件設施進行專業化的要求,從而提高設施的安全性,確保網絡系統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為了避免計算機出現故障,應當及時備份軟件,有效防范意外風險,確保網絡環境的穩定性。在會計信息化不斷深入的背景之下,不僅能夠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夠減輕工作人員的負擔。然而,一些信息處理工作,如果過于依賴計算機軟件,一旦軟件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由于一些公司在會計信息管理的過程中過于依賴軟件,導致公司在信息數據處理的過程中,如果脫離軟件,就會產生一些不可逆的風險,因此作為公司應當注重這一問題,通過降低對于軟件的依賴程度,從而提高公司經營過程中的抗風險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業務發展的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會計信息管理措施,能夠使企業能夠根據國家稅法要求合理地進行稅收籌劃。

參考文獻:

[1]張朕壇.新形勢下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互融合所面臨的問題[J].中國市場,2021(29):171-172.

[2]喬雄偉,申鐵軍,程志東.營業稅改增值稅背景下交通企業主要風險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1,44(10):170-171.

[3]彭沛然.企業會計信息系統與內部控制機制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11):137-139.

[4]李紀瑩,程薈宇,崔宏楷.互聯網對企業會計處理影響的研究[J].今日財富,2021(19):136-138.

[5]汪春玲,宋升治,鄭云佳,等.林業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困境及解決方法研究[J].現代商業,2021(20):157-159.

[6]呂曉云.加強財務數據管理,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撐——物業服務企業如何建立財務實時核算機制[J].住宅與房地產,2020(16):29-32.

[7]王斌.新形勢下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管理的路徑探索[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0(3):97-98.

[8]陳昱彤.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J].產業創新研究,2019(10):58-59.

[9]景誠.鄉村振興視角下的新型農業信息管理模式研究——評《農業企業會計核算》[J].中國食用菌,2019,38(9):46.

[10]張楚.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中小型企業會計信息化服務研究[J].財會學習,2018(10):144.

作者:孫遠林 單位:博爾塔拉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