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技術

時間:2022-04-14 11:10:37

導語:分析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技術

摘要:林業育苗工作是我國生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業育苗及苗期的發展情況直接影響著綠化建設的質量與效益,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和關注。加強林業育苗及苗期的技術研發,對于改善自然環境、建設綠色生態家園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主要針對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技術展開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和策略,以供相關人士借鑒。

關鍵詞:林業育苗;苗期管理技術;建議

目前育苗仍然采用傳統的育苗技術,育苗的質量和水平都達不到相應的標準和要求,苗期也欠缺一定的管理,對林業資源的建設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后果。因此,必須要加大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推動我國林業資源的穩定與發展。

1傳統林業育苗的相關論述

傳統的育苗大多數采用塑料袋作為育苗的容器,具體的操作流程為:首先要選取優質的苗木種子,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后使種子萌發起來,并將萌發的種子種植在塑料袋等容器中進行栽培,在栽培的過程中還要加強對育苗種子的除蟲、澆水等維護手段[1]。這種傳統的育苗技術,成本較低,操作流程十分簡單,但是普遍造成了育苗的存活率不高、成長狀況高低不等等現象,極大地影響到了后期的處理工作。

2我國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的不足之處

2.1苗種存活率較低

林業育苗在培育的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目的性的培育,以保證育苗的正常生長。但是從目前的生長情況來看,育苗的存活率明顯較低,甚至有的還出現了死亡的現象。與此同時,缺少開展對育苗養護的工作,人工養護操作方法過于形式化,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是導致存活率較低的原因之一,極大地影響了苗種的正常生長。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提高育苗的存活率,增強育苗的生長效果。

2.2植株長勢高低不等、參差不齊

由于土地肥力逐年降低,導致育苗的長勢參差不齊,出現了嚴重混亂的現象。其中,具體的長勢情況有如下表現:在管理形式上較為主觀、片面,沒有將管理技術落到實處,進而造成一定的損失;同時,在植株長勢的控制環節中,控制手法仍然較為落后,使植株的長勢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差異。因此,在苗期與育苗的管理技術中,要不斷優化和創新技術手段,將植株的長勢作為管理重點。

2.3管理人員缺乏先進的管理意識

育苗人員缺乏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對育苗管理技術的理論知識掌握得不夠,且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對于在育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沒有進行研討與分析;管理人員的思想也較為落后,缺乏一定的創新和改進思想,傳統的育苗管理技術思想較為根深蒂固,非常不利于育苗和苗期的管理工作。

3林業育苗苗期管理技術的具體分析

3.1林業育苗具體分析

加強苗木的生長質量和生長能力,是林業育苗的內在目標。具體分析林業育苗的措施,表現如下:

3.1.1土壤消毒

進行土壤的消毒工作是林業育苗的首要工作,以更好地保障育苗環境的清潔度和安全度。在進行消毒時,根據土質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消毒方法。例如林區內枯葉較多,可以采用“燒土法”進行消毒[2],效果較為顯著。

3.1.2種子催芽

通常可以采用用水浸泡的方式來加強催芽,而且用熱水重復浸泡,可以提高種子的膨脹度,再安置在適宜的溫度下,最少2h就可以進行播種。

3.1.3育苗播種

林業育苗播種方式較多,既可以采用機械播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人工播種的方式。

3.1.4育苗方式

育苗是一個較為長期的發展過程,應用最為廣泛的育苗方式是苗圃育苗。根據苗圃的種植場地,要盡可能地采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段。

3.2苗期管理具體分析

林業苗期管理工作的目的就在于觀察苗木的生長情況如何,保證苗木迅速生長。林業苗期管理的具體工作需注意以下方面:

3.2.1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在幼苗沒有出土之前,要保持土壤濕潤,并且加強人工防治,防治病蟲害,爭取為苗木提供健康良好的生長環境。

3.2.2施肥工作必不可少

在進行苗期管理工作時,要合理控制好追肥的時間。7d之內,安排2次施肥即可。

3.2.3注重起苗的過程

幼苗在出土時非常脆弱,因此要格外注重起苗的過程,以免使苗木受到損傷。在起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保證根系的完整性;起苗完成后,要及時標注苗木的種類及數量等方面。

4強化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技術的建議及策略

4.1更新林業育苗設備,創建良好的生長環境

隨著林業科技的不斷發展,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林業育苗技術的研發和探索。對于傳統的苗木培育方法來說,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育苗的健康成長;在培育容器的選擇上,要盡可能地選擇穿透性強、易分解的容器進行育苗的培育。例如無紡布的育苗容器,可以有效地對水分的進出量進行控制,使育苗保持有一定的水分,從而提高育苗的存活率,增強育苗的生長質量。

4.2強化對林業育苗苗期的管理力度

要對苗期進行科學、有效和規范的管理,進一步保障苗木的生長質量。針對苗期管理,要采用較為成熟、合理的方法,建立健全苗期管理機制,整體把握育苗的生長情況,結合具體的育苗類型進行維護,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好育苗前期的準備工作,除了對育苗種子進行處理和播種之外,還要最大程度地保持苗床的濕潤性。工作人員要定期地為苗床澆水,其次在苗木出土后,要適當噴灑專用消毒液,防止病蟲害的侵蝕;在施肥過程中,要遵循育苗的生長情況,至少要對育苗進行3次追肥。

4.3全面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苗期管理人員要加強自身的職能,并且將苗期管理的內容、責任等方面明確地劃分出來,增強自身的責任感與認同感;完善一定的激勵和約束制度,對于工作認真、態度良好的工作行為要進行獎勵;反之,就要加強懲罰機制,以便于苗期管理效率的提高。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技術工作勢在必行,對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具有極大的幫助,而且更有利于維系生態平衡的穩定和發展,可從根本上實現我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作者:李艷玲 蘇峰華 單位:太白縣林業局

參考文獻:

[1]劉永麗.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6(06):178.

[2]王利峰,侯毅,李芳銀.試析如何提高林業育苗技術及苗期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5(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