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林業生產問題分析
時間:2022-05-24 09:18:18
導語:多角度林業生產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林業生產作為我國的基礎生產行業,其輻射范圍之廣、影響之深,都對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林業市場意義重大。為了提高林戶生活質量,更好發展林業經濟,解決林業生產問題并構建循環可持續的林業生產模式。結合實際,從林戶個體、林業行業、政府、市場等角度出發,分析當下我國林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及相關問題,最后提出解決方法,以期為林業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林業生產;長期管理和規劃;發展現狀
林業為我國基礎行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隨著林業技術的不斷發展,林業生產隨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逐漸暴露出很多管理制度、資金風險等方面的問題[1]。當前我國即將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因此,林業需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法。目前,有關林業生產優化已有相關研究,米鋒等[2]通過研究林區環保生態潛在價值的計量方式,采用層次分析法賦值凈化效果,得出林木對環境的價值量。黃瑋等[3]提出要進一步落實林業貸款貼息補貼發放和認定范圍,推動林業部門信息共享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李燊[4]認為不斷加強林業可持續經營與發展是重中之重。這些都為農村貧困人口林業生產指明了方向。通過林戶、林業行業、政府、市場等視角,對我國林業生產現狀進行分析,闡釋林業生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1林業生產現狀分析
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但由于前期不顧生態效益的濫砍濫伐,導致如今我國森林資源存在總量不足、質量不高、人均森林擁有量遠遠低于世界水平。我國森林覆蓋率、人均森林蓄積狀況與世界平均水平均存在較大差距,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3[5]。近年來,我國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努力增加農村和城市的綠化覆蓋率,提升林地的植被質量[5]。但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如濫砍濫伐、毀林開墾等情況,使得每年林地流失嚴重,極大阻礙了林業可持續發展。隨著林業產業不斷市場化,各種各樣的林業公司不斷涌現。中林集團是以林業局原九家直屬公司為主體成立的林業企業,業務涵蓋林業資源培育開發全過程,代表著我國林業企業的頂尖水平。但大多林業企業在管理、規劃、制度等方面存在缺陷,有些由于林種規劃問題,機器無法工作,只能依靠人工鋸伐,極大降低了林業生產機械化,導致林業生產效率低下。有些企業過早采伐,從而打破了我國林業生產和林業市場經營的穩定性。林業政策作為行業的指導性方針,對林業發展起到了極大作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使得林業生產開始提倡低碳發展,有效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了全球變暖的趨勢[6],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在劃定的生態林中得到了保護和完善,這有利于為動植物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同時政府通過林業扶貧為農村提供超過3600萬個就業崗位,使得林戶在家護林,凈收入反而比外出務工要高。2016~2018年全國各地林業網站績效評估指數的不斷上升,表明林戶對于目前的林業政策滿意。但政策具有時效性和延時性[7],政策實施有一定的可變性[8]。目前,林業市場化使得林業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各木材加工企業積極承包林區,由專人負責管理。同時,林業市場也積極開發林業木材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全國碳市場的開放使得我國林業產業維持綠色生態理念的同時獲得較大收益,帶動整個林業生產活動。但林業市場缺少長期規劃,承包期一過,林區管理陷入混亂。同時,林業市場發展還處于傳統模式,僅為簡單的原材料交易,木材利用率和林業生產市場化程度都較低。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林木濫砍濫伐嚴重
受經濟效益影響,很多林木過早被砍伐,運用生長模型模擬,以維持林地基本管理費用和林地可持續發展為最優目標,最終得到林地最優砍伐時期應當是樹齡超過50年后,但企業效益最大化要求使得林木從種植到砍伐周期遠小于50年,企業這種罔顧林地可持續發展的做法是我國林地資源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
2.2林戶貸款困難
林地承包的個體散戶,由于劃分的林地面積小,種植規模小,市場承包經營活動中競爭力較弱,難以獲得資金扶持。林地樹木成材周期較長,商業銀行的逐利性使其難以滿足林戶貸款需求。
2.3林業經濟缺乏建設資金
林業是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是一項可長期投資的產業,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是缺乏資金支持。林業部門在資金投入中占比過半,也比較穩定,但還是供不應求。當前的資金構成形式和單一的經濟建設體系不能適應當下日新月異的現代經濟社會,林戶的資金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各個投資項目彼此獨立。
2.4林業缺乏精深加工產品
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可提升林業產品質量和附加值。但我國的林業產品大多是作為原材料出口。因此,如何進行林木精深加工,提高林業產品價值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2.5林業產業缺乏新型市場
林業產業不僅僅是生產林木產品,其生態效益同樣也值得關注。碳排放市場與林業市場息息相關。碳排放市場是以一片樹林的溫室氣體吸收能力為衡量標準,來對一片樹林進行定價,承包該樹林的企業可以獲得額外溫室氣體排放額度,從而擴大生產,增加收益。因此,碳排放市場是林業市場中的一部分,建立新型市場,擴大林業市場規模的產業要求急需實現。
3相關對策建議
3.1合理規劃種植模式
首先,林業部門應當追根溯源,對市場上的木材從源頭開始追蹤,出自哪片林區、砍伐日期等相關信息都應當被詳細記錄,以備日后查驗。其次,護林員遵循按時巡檢與隨機抽檢相結合的巡查方式,維護林區,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濫砍濫伐現象。速生林雖可縮短樹木成才周期,但植被單一,破壞當地生態環境。因此,林業部門可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因地制宜,交雜混種速生林和原始樹種,通過不同林木混種的生長狀況,選取效益較好的樹種,提高林木種植效率和木材產出效率。這樣,林戶短期可通過速生林木材交易周轉資金,長期可通過杉木等名貴木材獲得長遠收益,實現短期速生林,長期原始林混合種植模式,開啟林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3.2保障資金需求
林業貸款應由林業主管部門牽頭,與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有資質的金融機構達成相關協議,保障林戶的資金需求。同時政府需要明確林業貸款補貼的定位和扶持范圍,林業產業因投資回收周期長,林戶在獲得貸款后應當統籌、合理使用貸款。
3.3完善相關政策
林業主管部門要完善林業發展相關政策。為激發企業投資積極性,政府以表彰林業投資運行良好的企業,幫助提高知名度,以此實現共贏。政府也可為林業企業提供一些優惠政策,減少稅收,提供貸款便利,以提升整個林業產業盈利水平。政策出臺需要聽取林戶的需求和困難,以避免政策與現實存在偏差,各地林業幫扶項目應相互聯系,不斷擴大投資總量,形成品牌,積極構建品牌效應。
3.4引入精深加工企業
為提高林木產品附加值,政府應當把握時展,迎合消費者需求,引進木材精加工企業,生產高附加值的木材產品。隨著環保和先進科技的盛行,環保材料替代傳統木材成為必然,科技改變家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因此,木材精加工企業要把握趨勢,積極滿足市場對環保家具的需求。同時,人才始終是企業不斷發展的血液,要重視人才培養,尊重人才。
3.5共建新型市場
林業可以與旅游業或養殖業聯動。旅游業作為近年來熱門行業,組織游客進入林地進行采摘、觀賞、野營等活動,可以有利推動拉動林業經濟飛速發展。此外,林木產品也可作為旅游紀念品增收。林地可以利用純天然無污染環境,養殖家禽,憑借綠色產品打開銷路,構建與養殖業相關新型市場。總之,林業生產作為林業資源進入市場的第一道門檻,意義重大。林戶、林業行業、政府、市場等角色在林業生產過程中相互聯系,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通過落實銀行專項貸款,合理使用林業資金;對木材追根溯源,合理規劃種植;完善林業發展政策,吸引多樣化投資,保障林業可持續發展,不斷創新,使得林業政策貼合時展的需求,增強長期管理和規劃能力,中國林業才能越走越遠。而市場的介入使得林業經濟煥發了新的生機,多樣化投資渠道、豐富的林業產品、新型市場的建立是林業經濟繁盛發展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李蕾.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9,10(24):142-143.
[2]米鋒,張大紅,王武魁.林木生態價值損失額計量方法研究[J].林業經濟,2008(11):53-56.
[3]黃瑋,呂秋慧.林業貸款中央財政貼息補貼政策研究[J].經營與管理,2020(02):122-127.
[4]李燊.生態林業助推鄉村振興策略[J].鄉村科技,2019(32):45-46.
[5]林明鑫,呂柳,曹福亮,等.我國經濟林科技與產業發展研究綜述[J].世界林業研究,2020,33(2):72-76.
[6]趙慶建,溫作民,張敏新,等.基于林漿紙供應鏈的隱含碳流與碳排放計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8,28(8):39-46.
[7]陳元媛,溫作民,謝煜.森林碳匯的公允價值計量研究——基于森林資源培育企業的角度[J].生態經濟,2018,34(4):45-49.
[8]趙方明.林業政策對我國林業發展的作用研究[J].綠色科技,2017(9):158-160.
作者:包文俊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營林技術在林業病蟲害的應用
- 下一篇: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新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