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資源培育產業鏈完善策略
時間:2022-06-25 03:20:20
導語:林業資源培育產業鏈完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林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或間接對多個行業產生影響。從林業管理和產業結構現狀來看,還存在著供需不平衡、資源過度浪費等現象,對林業經濟以及管理模式都提出了重大挑戰。因此,必須不斷分析林業現實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完善林業產業鏈。
關鍵詞:林業經濟;培育;產業結構;完善策略
國民經濟涵蓋眾多行業,其中林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因林業屬于生態產業,在林業發展中必須要對其進行科學管理。從當前市場狀況上看,我國社會經濟處于轉型時期,原有林業發展眾多的模式與現實情況不相適應,需要探究其中存在的問題,對整個林業體系進行改革。林業相關的部門和企業都在積極探尋一種適合當前林業發展的新模式,完善林業產業鏈,確保林業發展穩定。
1林業資源培育的現實意義
擴大林業資源培育的規模,對水土保持有著重要作用。比如在沙漠或者鹽堿化地區,因植被覆蓋率本身就比其他地區低,在雨季來臨時會發生大量土壤因雨水沖刷而流入江河,從而導致地表土壤不斷流失,河床高度不斷增加,各地域泥沙一旦匯集,會在出海口造成堵塞,對下游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威脅[1]。而大面積培育林業資源能增強地表土層的堅固度,使土層在雨季不會過量流失,保障各地區人民群眾安全。在風沙地區,林業資源在提供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幫助城市抵御風沙的侵襲,從而有效降低或者消除風沙危害。在林業資源培育中,可以組建一道道防沙墻,在中間區域種草,起到有效防風固沙的作用[2]。林業不僅僅可以帶來生態效益,也可以為當地經濟增收。經濟林包括藥材和果樹,還有工業原材料等,按區域和類別大面積培育經濟林在造就經濟價值的同時,也能維護生態穩定。林業的作用還包括可以消除空氣中一些污染氣體,為凈化環境做出一定貢獻。有效規劃的林業資源在城市中可防止噪聲污染,對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有重大作用,還能促進當地旅游業發展,間接促進地區經濟繁榮。
2林業資源培育存在的問題
2.1林業資源消耗嚴重
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模式和林業資源管理制度存在矛盾。市場經濟要求林業資源供給要滿足市場需求,而林業管理制度又從法律角度要保護林業資源,沒有依據市場需求合理設置制度規范。且我國人口眾多,在資源消耗上比同類國家要多,如果將所有林業資源按比例分配到每一個人,則占比小、儲量低[3]。雖然法律上規定砍伐需要在特定時間和范圍內進行,但是市場經濟要發展,對林業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大,導致過度砍伐,加劇了林業資源的開發,從而導致原林業資源和林場資源不斷減少,保護林業資源面臨著市場和經濟發展的巨大挑戰。
2.2林業產權制度落后
林業資源在法律上是由產權制度進行管理的,要在林業培育和管理上做出改變,產權制度的優化是必要的過程。而根據現實來看,現在的產權制度不能滿足市場發展需求,也不能更好地培育林業資源,一定程度阻礙了林業發展[4]。因林業在產權規定上使用權屬于個人,而掌握在國家手中的部分都分屬于各個地方政府,要統籌兼顧必然會受到民眾和地方政府阻礙。林業資源培育沒有針對產權制度的配套手段,在林業經濟的統籌規劃和發展中是行不通的。
2.3林業未形成產業鏈
從林業經營模式來看,還處于散戶經營狀態,各地域沒有形成統一的規劃。在林業統籌上分散經營,沒有形成林業的產業集聚,產業鏈未有效建立,阻礙整體林業經濟和市場供求的銜接,不利于散戶充分了解市場動態,也不能依據市場狀況優化林業發展方向。因區域間林業布局沒有統一規劃,和其他地域沒有形成有效聯系,在發展上是不均衡的。有的地區因林業主導者是政府群體,在規模和管理上都較為成熟,有較完善的產業鏈,在銷售上能準確把握市場動機;而有的區域本身具有大規模林業資源,但是缺少龍頭企業或者政府協調,沒有正確的林業培育導向,不能合理依靠當地市場進行林業布局,在市場環境中的風險加劇,不易獲取較高收益。
2.4不重視經濟管理模式
林業因經營群體多樣化,在管理意識上對經濟模式的運用千差萬別。大部分經營者處于不重視階段,因沒有好的管理方式,也不依靠市場和政府協調,難以將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容易讓人民群眾失去對林業產業發展的信心。部分林業經營者不會運用經濟管理模式,在經營一段時間后,因市場供需問題或者經營風險屢屢發生,只能被迫放棄林業發展,從事其他行業。
3加強林業資源培育和完善產業鏈的有效措施
3.1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管理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轉變林業資源培育的觀念,在強化造林工作的同時,也要深化對林業的管理工作,不能只造不管。對正處于生長階段的林業資源,要加強資金投入,也要強化后續對資金投入的檢查;要不斷分析當前區域林業發展態勢和生長狀況,建立起長期有效的運行機制,并經常對區域內的林業資源進行全面梳理,建立林業臺賬資料;要對可以造林的區域進行規劃,結合市場需求考慮,也要滿足環境需求,對于保護生態環境和保持水土的造林項目要簡化申報程序,促使其盡快落實;要發揮各級林業保護部門的作用,不斷深化城市周邊造林工作的開展;要對生態林公益資金發放進行落實,不斷踐行檢查制度,以確保林業部門在公眾中的信譽;對于林業資源培育有重大益處的事情,林業部門應該充分支持并給予扶持,從而有效促進林業資源培育產業布局。
3.2林業產業布局調整,強化產業鏈形成
在對林業產業布局調整上,首先要確保生態穩定,借鑒其他地區林業產業布局的優秀經驗,對本地區林業布局進行分類,合理劃分經濟林和保護林。在造林的同時要多方面考慮,多元化支持各方參與造林。比如通過外資、相關群體自費以及林業部門主導、當地群眾或干部輔助的造林工作相結合,從而有效實現林業資源培育的目標,也便于對林業資源進行統籌管理。如果經過一段時間,造林面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在林業后期維護資金也不充足的情況下,要重視對幼林的保護工作,從而實現林業資源的再生,結合人工保護和生物方法實行多樣化保護。在造林的同時要促進產業布局的完成,將造林作為產業布局的先行者,通過在造林的過程中將多方參與的力量形成產業化開端,為產業布局有效節約資金。林業產業布局是培育林業資源的必經之路,要結合多方人才,發揮有限資金的最大作用,同時政府要起到協調作用,為產業鏈形成做好輔助工作。
3.3推進現有產業升級,完善林業產業鏈
從林業經濟的參與者來看,企業規模都不是很大,其在發展林業過程中使用的技術和設施都比較落后。要推動林業產業升級,就需要在林業部門成立政府改革小組,從而為有效擴大林業規模發揮重大作用。要在林業發展中加大科技投入,結合現有林業發展局勢改進已有林業技術,從而實現林業經濟管理技術的升級換代;要加大林業資源的深加工,將上下游產業銜接,提升林業附加價值,也要重視產品的優化升級,結合市場趨勢不斷推出新產品和地域特色產品,有效推動林業效益增收;要合理布局林業產業,按區域劃分特色產業,為林業經濟增收找到新的亮點,如可以依托區域豐富的林業資源,加大生態旅游投入。因旅游市場已經從城市和風景走向自然特色旅游環節,旅游也成為林業經濟增收的新方式。要利用好林業資源中的特殊產品,建立綠色食品基地,利用林業資源帶來的環境和影響,發展綠色食品生產。綠色食品產業屬于林業經濟的附加效益,要比林業效益可觀,在市場上有著發展前景好、產業鏈長等優勢。在產業布局過程中,要建立屬于當期林業經濟的品牌,利用品牌優勢將林業產業做大、做強。
3.4完善林業相關法律,充分利用科技興林
政府林業部門應該重視林業立法工作,利用法律手段保護天然林和濕地等對生態有利的林區。在林業方面要切實履行執行工作,嚴格運用法律保護林區資源,嚴禁不經林業批準而建設的工程項目,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維護好林業整體的生態環境安全,從而有效確保林業資源的持續利用。要重視林業經濟發展中科技的運用,與相關高新技術合作,不斷創新出對林業經濟有促進作用的科技;要結合環境不斷研究出新樹種,如針對荒漠、鹽堿地、高原等環境惡劣地區研究出專門的樹種或者植被,也要不斷依據現實林業管理出現的病蟲害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要在不同地域環境建立相對應的科技研究工作站,依靠與當地林業的緊密結合,促進林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4結語
林業資源培育對于整個國民經濟以及生態系統發展都至關重要。相關部門應重視林業資源培育,要不斷依靠林業培育和科技投入,來增強林業資源的豐富性。要建立健全林業相關的產業配套措施,根據市場效應,不斷深化林業產業布局改革,切實增強林業產品的深加工,并依托新技術和新產品來提升林業資源的附加價值。要密切關注林業資源帶來的附加效益,利用好林業資源的豐富性以及生態保護性,依托旅游和綠色產品發展來增強林業資源的可利用性,提高林業資源的利用率,從而提升林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徐芳云.淺析當前林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J].商訊,2020,193(3):152-153.
[2]許玉霞.淺析當前林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20,452(30):27-28.
[3]曾偉昌.淺談漳州市發展林業經濟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農家參謀,2020,643(2):134.
[4]劉盼.淺析當前林業經濟管理存在問題及改善策略[J].種子科技,2020,38(8):110,112.
作者:藺海燕 張毅君 單位:府谷縣林業工作站
- 上一篇:保護森林資源如何促進林業經濟發展
- 下一篇:城市景觀設計對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