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松培育技術探究
時間:2022-08-05 05:26:00
導語:落葉松培育技術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落葉松為喜光、耐寒、淺根性樹種,喜生于濕潤肥沃的土壤上,在我國分布及廣。在生產上落葉松繁殖方式往往采用播種繁殖。為了提高落葉松育苗質量,減少成本,增加收益,重點介紹了適宜天水地區落葉松的繁殖育苗技術。
關鍵詞:落葉松;繁育;技術
天水地處北緯34°05′~35°10′之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000~2100m之間,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熱帶氣候的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為11.50℃,年平均降水量574mm,年均日照2100h,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適中,適宜于落葉松的生長。落葉松的木材重而堅實,抗壓及抗彎曲的強度大,而且耐腐朽,是家居、建筑等優良用材,樹皮富含單寧可提取栲膠。同時,由于落葉松樹型美觀,具有抗煙塵能力,又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近幾年經濟價值高市場前景好,適宜于大力營造。
1育苗地的選擇和整理
1.1土壤要求
落葉松是喜光的陽性樹種,適應性強,土壤條件的適應范圍很廣。但落葉松在深厚而肥沃的土壤中生長最好,過酸過堿的土壤均不適于生長。土壤團粒結構好,通透能力強,pH值最好在6.50~7之間,含鹽量控制在0.10%以下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或壤土均可作為育苗土壤,選苗圃前土壤耕作物應盡量避開十字花科植物,以減少病蟲害發生。
1.2水源要求
苗圃應選擇在河流、水庫等天然水源較好的地方以供灌溉。水質應柔和,污染少,盡量避免使用水溫與天然水相差較大的深層地下水。
1.3苗地整理
在春播前應對苗地進行整理,整地工作在冬季進行,每667m2施有機肥650~850kg,深翻30~40cm,播種前均勻噴灑1:10倍的硫酸亞鐵溶液,待干后耙平作高床,床高15~20cm,寬l00cm,床間距25cm。
2種子的選擇與處理
應選擇本地區優質的種子為佳,選擇外地區種子時應選擇與育苗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相同或相似地區的優質種子。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在播種前將種子用0.40%~0.60%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3~5h,用清水洗凈后再倒入40~50℃的溫水中浸泡24h,撈出稍稍晾干后與3倍于種子體積的河沙混合,然后置于發芽坑內催芽。發芽坑應挖在背風向陽處。坑深50cm,寬50cm,坑上覆蓋塑料薄膜,晚上加蓋草簾,每天將種子均勻翻動1次,待有30%~40%的種子裂嘴后即可播種。
3播種
落葉松播種多采用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當氣溫達到12℃左右,土壤5cm深溫度穩定在8℃時即可播種。落葉松的播種方式有撒播和條播兩種。撒播具有播種簡單、產量高、土地利用充分、苗木營養空間分布均勻的優點,但由于出苗不成壟、成行,對除草松土、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帶來不便,小苗長高后影響通風透光,對苗木后期生長不利。條播節省種子,便于管理,通風通光,但土地利用率低。條播行距一般為10cm,播幅寬為10cm左右,也可自行確定,但播幅不宜過寬。播種行的方向以有利于幼苗通風透光抵抗日灼為佳。播種前應對苗床進行消毒處理,澆足底水,每667m2播種7~10kg。把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輕輕覆上過篩的混合土即可。覆土厚度,一般為0.30~0.50cm。覆土必須均勻一致,覆土后應立即澆水,澆水不宜過多,以接上底墑即可。
4苗期管理
4.1出苗期
播種大約15d左右,幼苗基本出齊,這一時期幼苗主要吸收種子內貯存的營養物質。此時澆水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澆水量以保持床面濕潤為準,過多會造成種子腐爛。
4.2生長初期
這一時期幼苗地下根系生長開始加快,可以自己提供營養物質,地上部分抽出新梢,出現第二輪真葉。但此時幼苗抵抗力差,對溫度要求高,不能出現過高、過低溫度,要進行必要遮陰,透光度保持60%左右。可適量追氮肥,此時應注意防治幼苗猝倒病。
4.3速生期
6~8月份是苗木生長最快時期,需肥水量增多,應多施氮素肥料,加速苗木生長。到8月下旬應停止追氮肥,可追施一些磷鉀肥。澆水要足量少次,以滿足苗木需要。為防止病蟲害發生,每隔15d噴灑1次濃度為1%的波爾多液。
4.4生長后期
這時苗木生長逐漸下降,根系進入休眠。地上徑生長加速,并逐漸木質化,冬芽形成。苗木抗逆性較強。此時應停止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促進苗木木質化,以增加抗寒能力。澆水相應控制,減少苗木對水份的吸收,防止苗木貪青徒長。
5病蟲害防治
生長初期易發猝倒病,猝倒病又稱立枯病,病害多在4~7月間發生,落葉松發病最多。因發病時間不同,可出現莖葉腐爛、種芽腐爛、幼苗猝倒等癥狀。在發病前、苗木可用石灰10kg與草木灰80kg混合均勻,每667m2施80~100kg,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后每隔7~12d用0.50%波爾多液噴霧1次,也可用1%~20%硫酸亞鐵藥液噴霧,發病后可用托布津、百菌清500~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d噴1次,連噴2~3次。在天水地區,地下害蟲主要有金龜子、地老虎等,防治地下害蟲可以根據其成蟲羽化期進行毒餌和黑光燈誘殺,在化學防治上用20%樂果,25%辛硫磷防治,都可以有效地殺死幼蟲。
- 上一篇:紫葉小檗培育方法
- 下一篇:天保工程提高生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