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產業對林業經濟增長的建議
時間:2022-08-02 04:18:05
導語:第三產業對林業經濟增長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黑龍江省林業發展迅速,但是相關數據表明,黑龍江省林業經濟依然存在著成本過高,產業結構不完善等問題,影響制約著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的發展。黑龍江省國有林區在全國林區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大力鼓勵支持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的發展對全國林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黑龍江林業產業入手,運用OLS多元線性回歸方程探究黑龍江省林業第三產業、工業品產量和營林基本投資額三變量與林業經濟增長的關系,探索影響黑龍江省林業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
關鍵詞:林業第三產業;林業經濟增長;黑龍江省林業
近年來,林業經濟的發展十分迅速,但是黑龍江省國有林區存在對森林資源過度開發以追求經濟效益的現象。為保護生態和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國家在2014年頒布了黑龍江省林區的限伐令,傳統林業依靠森林資源發展的產業受到很大影響。為使林業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林業的產業結構急需調整。在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呈現出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趨勢。這在黑龍江省林區生態保護、全面限伐的政策背景下,是林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是全面促進黑龍江省林業森工林業總產值增長的良策。同時,不僅產業結構自身會對林業總產值產生巨大影響,工業品產量以及投資額等要素也會對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研究這些要素對林業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平衡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要素之間不是孤立而是聯合,才能使黑龍江省林業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一、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現狀
林業是黑龍江省的重要產業之一,包括了對森林資源的采集、保護、林業作物的種植以及木材加工等很多方面,包含了有關經濟林產品的生產、花卉、木材、竹材等的種植培育等等,涉及范圍很廣,作物種類繁多。黑龍江省的林業第一產業主要指森林資源的開發與林木培育等,林業第二產業主要指對森林資源的加工,如林木材料的加工,林業第三產業主要指的是森林旅游業等服務行業。發展林業、調整林業的產業結構對黑龍江省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產值變化情況
根據2008年~2017年《中國林業統計年鑒》可以得出有關黑龍江省林業的第一二三產業歷年來的變化情況,根據近十年來三大產業的產值變化情況,可以得出黑龍江省的林業應該向什么方向調整。據《中國林業統計年鑒》,在2008年黑龍江省林業的第一產業占絕對優勢,產值是1092801萬元,第三產業產值是513703萬元,大約只是第一產業產值的1/2。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產值加總占森工林業總產值的55.4%,第一產業的產值就占總產值的44.6%,是典型的傳統林業,依靠森林資源發展的林業。但是在2017年,林業第三產業產值最大,為2238744萬元,是2008年的4.36倍。第一產業產值是2096407萬元,2017年林業第二和第三產業產值占森工林業總產值的64.3%,三大產業比重比較均衡,產業結構更為合理。從上圖可以看出,黑龍江省林業的總產值從2008年~2013年逐年上升,第二三產業在2008年~2013年的產值逐年上升,雖然第一產業的產值在2011年~2012年有略微的下降趨勢,但是總體來看是呈上升趨勢,也因此總產值依然增加。在2014年第三產業產值仍然是上升趨勢,但是第二產業產值卻有明顯的下降趨勢,第一產業的產值基本是持平,有輕微的上升跡象,2014年黑龍江省林業總體產值下降。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國家的全面停伐策略。自2014年開始,全面停止黑龍江省天然林區的商業砍伐,這意味著黑龍江省的林業從只重發展的商業化砍伐進入了重視保護生態的新階段。2013年是第一產業產值的分界點,在2013年之前,林業第一產業的產值保持著一定的增長速度,產值年年增加。在2013年之后,第一產業的產值增長速度接近于零,但是總體依然是增長的。在2008年~2013年之間,第一二產值幾乎重合,增長速度和產值都非常接近,但是在2013年出現轉折,2013年之后第一產業的產值依然呈緩慢上升的趨勢,但是第二產業出現明顯下降的趨勢,再之后第二產業的產值幾乎持平,有輕微幅度的上升和下降。而第三產業從2008年~2013年始終處于上升態勢,2008年~2010年的增長速率比2010年~2013年慢,2013年之后出現增速變緩,2014年~2018年的增速每年都在上升,總的來說黑龍江省林業第三產業的產值是一直處于上升的態勢。在2015年之前第三產業的產值低于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產值,在2015年第三產業的產值超過了第二產業的產值,并且在2017年超過了第一產業的產值。出現這樣的林業產業產值變化趨勢的原因是由于黑龍江省林業林木數量的減少,第二產業的比重逐漸下降,相關企業的發展出現下滑趨勢。但是第二產業在2014年的大幅下降之后并沒有繼續下滑的趨勢,而是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只有近乎平衡的輕微浮動,保持著第二產業產值的穩定。一向作為黑龍江林業產業產值的主要組成部分,第二產業的產值穩定,也保障了黑龍江林業經濟的整體穩定,從而在穩定的經濟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由于森林旅游業等周邊產業的興起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黑龍江省林業的第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而第一產業主要涉及林業培育等,并沒有受到很大影響,沒有增大發展第一產業的力度,同時也沒有抑制因素的出現,一直處于緩慢成長,平穩發展的態勢。
(二)林業三大產業產值比重變化情況
在對黑龍江林業數據進行分析作圖的基礎上,可以得到林業三大產業發展情況。考慮到直觀性和數據的可獲得性,主要依據2008年~2017年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第一二三產業產值的比重變化來衡量。根據圖2可以看出,2008年~2017年期間,第一產業比重基本持平,第二產業比重在2014年開始下降,第三產業比重逐年增加,到2017年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從結構調整的角度來看,三大產業的比重也從44.6﹕34.4﹕21變為35.7﹕26.2﹕38.1,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在黑龍江省林業第三產業中,以森林旅游業為例,根據中國林業統計年鑒,2009年~2017年森林旅游業的相關數據可以得知,2017年的旅游收入是1330323萬元,是2009年旅游收入的5倍;2017年的旅游業直接帶動其他產業的產值為530549萬元,是2009年的1.3倍。第三產業不僅產值逐年增加,占黑龍江省森工林業總產值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同時對第三產業其他行業的帶動作用也非常明顯,可以預計到,黑龍江省在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中,會以第三產業為主要產業,大力支持相關林下產業的發展,加大產業創新力度,為林業的總體發展注入動力。
(三)林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的原因
在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引導下,黑龍江省林業蓬勃發展,但是由于計劃經濟時期的一系列政策的影響,對林區的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改革雖然勢在必行但是依然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黑龍江省的林業面臨著“兩危”困局,具體來說就是資源危機和經濟困境。資源危機體現在,近年來,黑龍江省很大一部分的林區都存在著難以維持,資金不足,創新能力差,人頭負擔沉重,改革乏力的問題,長此以往必然會嚴重影響到黑龍江省林業的未來發展,會帶來嚴重損失。黑龍江省發展林業的早期,依照大力發展經濟的目標,砍伐了大量優質樹木,森林資源破壞比較嚴重。在2014年的國家限制砍伐政策、提高木材加工的利率之后,黑龍江省林業的森林儲備已經出現大幅度下降的現象,同時傳統的森林砍伐加工受到重創,對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經濟危機體現在黑龍江省林業大力發展的初期,由于投入不足但是發展林業又需要大量資金,許多林場出現了借款貸款發展林業的現象。在國家為保護生態環境頒布限伐令之后,林業收入下滑,存在大量負債。同時,林場中還存在人員冗雜,人頭負擔沉重的情況。林場的建設需要勞動力,但是也需要負擔這些人員的工資、養老保險等一系列費用。因此,黑龍江省大多數林場都存在很大的經濟負擔。
二、實證分析
本文利用OLS多元線性回歸方程分析第三產業產值、工業品產量、營林基本投資額森工林業總產值之間的關系。分析過程及結果如下所示。
(一)構建模型方程
運用OLS多元線性回歸方程探究產業結構、森林工業品產量、營林基本投資完成額四變量與林業經濟增長的關系。構建模型:ttttXXXy++++=εαααα,33,22,110y代表黑龍江省森工林業總產值,X₁,X₂,X₃分別代表林業第三產業產值,森林工業產品產量,營林基本投資完成額,t代表年份。將三個變量的系數進行比較可以發現,第三產業產值系數0.553>營林基本投資的系數0.459>工業品產量的系數0.117。綜上可以得知:第三產業產值越高,黑龍江省森工林業總產值越高;工業品產量和第三產業對林業總產值的影響都是顯著正向的,但是第三產業的影響系數更大;工業品產量、第三產業產值和工業品產量的系數大小關系是,第三產業產值系數>工業品產量系數>投資額系數。
(二)結論分析
1.產業結構(第三產業產值)要素(Sig.=0.553)是最大的影響因素根據回歸系數可以看出,對黑龍江省林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產業結構因素(以第三產業比重衡量),其影響力遠大于工業品產量以及投資完成額兩因素。產生這一結果并非偶然,產業結構的變動代表著資源配置的方向和對資源的利用上發生了變化。黑龍江省加快了其他森林資源的開發,由于相關政策的支持以及新技術的引入、勞動力水平的提高等原因,黑龍江省的林業從一開始依靠森林、原木、木材為主的原材料的直接砍伐和運輸轉變為依靠更多種類的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發展。如經濟林產品的種植與采集還有陸生野生動物的繁育與利用等。同時,依靠“地下森林”以及其他奇特森林景觀而聞名的森林旅游業也蓬勃興起,帶動了周邊的食品行業、交通、住房等一系列相關產業。在傳統森工萎靡萎縮的大環境下,第三產業如林業旅游業和服務業的興起,有效緩解了傳統森工林業后繼乏力的現狀,帶動了了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的發展,成為新環境下黑龍江省林業發展的主要動力。2.營林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Sig.=0.459)對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比較明顯對傳統林業來說,直接投資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是比較明顯的,林業產業在投資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有更大的空間進行擴大規模或者進行技術投資。但是根據回歸系數來看,營林基本建設完成額這一影響因素雖然得以驗證確實是影響林業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影響效果卻沒有產業結構那一影響因素顯著。原因可能是:并非所有的投資額都用于林業產業的發展,實際用于產業內部發展的投資十分有限;雖然每年都有所增長,但是增長率高但是基數小,因此對林業產業的發展的影響作用還是比較有限;還有,投資額一部分用于第三產業如森林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但是有了資金的支持,能很好的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使林區內居民的就業問題和收入低的問題得以緩解,同時使林區改革的政策落實以及相關改革上有更大的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對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結構的轉變產生了積極影響作用。長期以來,我國經濟處于舊常態狀態,經濟增速快,但是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存在嚴重的污染問題,是一種以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是不可持續的發展。依靠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已經到達最高點,逐漸失去了競爭力。3.工業產品產量(Sig.=0.117)對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的發展的影響作用很小工業品產量的因素對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在涉及林業第三產業產值、工業產品產量與營業基本建設完成額這三個變量的總效應中,工業產品產量的相關系數相對于其他兩個變量的系數小很多,且在總效應中顯著性也相對于其他兩個變量較差,因此得出,要想促進黑龍江省的林業的發展,工業產品產量無法提供有效的動力支持,應從林業第三產業產值與營林基本建設完成額等方面著手改善。在2014年國家頒布了黑龍江省林區全面限制砍伐以及將部分商品林劃進生態保護林區的政策頒布之后,林業工業面臨著巨大挑戰。為促進黑龍江省林業的發展,國家制定了如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具有深遠意義。
三、政策建議
(一)加大第三產業發展力度
在2010年~2017年期間,黑龍江省的林業由傳統的簡單砍伐、加工、運輸逐步轉型到培育多種類林業經濟作物、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業、加快發展林業第三產業,充分展現了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處于不斷調整的過程中。黑龍江省的林業總產值在這樣的產業結構調整下,是逐年遞增的,這一林業相關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導向之下作出的必然選擇,也是正確選擇。以第三產業比重為代表的產業結構的變化對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的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森林旅游業的興起、林業非木材產品如森林藥材、食用菌、綠色食品等產業的興起。
(二)引入資本和新技術
資本是林業經濟發展的必不可缺的要素。無論是為擴大林業產業的規模還是為落實相關的政策,都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但同時我們通過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可以看到,資本對于黑龍江省林業經濟的發展作用比較有限,資本要素能起到什么作用主要和資金的分布息息相關。工業品產量在黑龍江林業經濟中起到的作用比較小,在現行國家的限伐令情況下,工業缺乏原料,產業單一,存在后繼乏力,資金周轉困難等難題。在發展第三產業的同時也要注重保證工業品的產量維持在現行水平,及時引入新技術,不斷創新,改變由于工業產業單一而難以應對政策和資金危機的局面,這樣才能更好適應黑龍江現在林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和發展。
(三)出臺人才引進政策
黑龍江省林業的產業結構想要又快又好的調整,也需要引進優秀人才參與到黑龍江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中。重要的是,盡量消除優秀人才的后顧之憂,增加人才流入的比率。黑龍江的林業優秀人才流出的比率很大,這與人才待遇、相關政策有關。黑龍江省應出臺相應政策,增加林業人才的福利待遇、住房、落戶、社會保障等方面,使高級人才流入比率大于流出比率,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實現產業結構的轉變。
(四)林業體制改革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出現,企業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資源配置、相關經濟交流以及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上增加了非常多的便利因素。在林業體制改革方面,為了增加產值,提高效率,增加績效,黑龍江省的林業管理體系也應該多借鑒企業化的管理模式中的長處,引入績效管理、戰略管理體系和標桿管理體系,在林業管理之中引入競爭機制,用市場的力量來改進國有林區的工作效率,同時與黑龍江省林業自身水平相結合。此外,必須加強林業決策體系和林業管理的法制化建設,盡快實施依法治理,有法可依,依規而行。
(五)加大優秀人才培養力度
黑龍江省的林業產業在投資不足、勞動力專業化程度比較低、產業結構調整初期的情況下,面臨很多問題。但是,在國家大力支持黑龍江省林業發展的政策支持下,黑龍江省應該及時抓住這樣的時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將重心從傳統依靠森林資源的產業轉移到非林產業上,增強競爭力,使黑龍江省產業結構更加合理,也能加快林業總產值的增長。在提高競爭力方面,林業系統應該增加與高校、培訓機構的合作來培養人才,以此方法增加專業化的林業人才以及信息技術人才,增加技術創新水平。在注重第三產業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一二產業的發展,在發展中尋求三大產業的平衡發展,構建起更加合理的產業機構,才能使黑龍江省的林業經濟得以更快更好的發展。雖然,對黑龍江省林業經濟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產業結構,但是這些因素之間也存在著聯系,彼此之間不是孤立的。如果能平衡產業結構、工業品產量和營林基本投資額三要素之間的關系,合理配置資源,就能使黑龍江省的林業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達到1+1>2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群英,朱震鋒,劉向越,曹玉昆.要素投入、產業結構對我國重點國有林區經濟增長驅動效應的實證分析[J].世界林業研究,2019(10):5-7.
[2]潘啟英,楊衛東.基于2000-2014年數據的黑龍江省森工林區林業經濟增長實證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18(06):9-11+18.
[3]朱震鋒,曹玉昆,王非.中國重點國有林區轉型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生態經濟,2016,32(11):103-107.
[4]張洪瑞,呂潔華,張濱.基于灰色發展決策模型的林業產業結構分析與優化——以黑龍江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為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5,35(08):122-126.
[5]陳向華,耿玉德,于學霆,等.黑龍江國有林區林業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林業經濟問題,2012,32(01):50-53.
作者:張鈺 單位:沈陽大學經濟
- 上一篇:大學物理緒論課課堂思政教學設計探索
- 下一篇:林業調查在林業生產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第三季度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