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造林技術提升性策略探析

時間:2022-09-07 02:44:05

導語:林業造林技術提升性策略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造林技術提升性策略探析

摘要:林業在生態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個地區中綠化水平直接反映著一個城市的生態形象。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存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當前林業資源的現狀以及重要性出發,進一步闡述了目前所常用的林業造林技術,就林業造林技術的質量提升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提升策略,以期為林業造林技術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林業造林;技術提升;策略

時代的不斷進步導致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生態環境保護成為了當前的重點工作,所以降低因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工作則變得至關重要,如何提高生態的建設與發展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由于生態環境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到人們的健康,也能夠關系到國家社會的經濟建設與發展,所以對于生態工程建設而言,不僅僅在于造林方面,更加在于生態種植的質量是否能夠得到保障。

1我國林業資源現狀分析

我國林業資源非常豐富,種類多種多樣,林業資源發展前景非常可觀,時代的進步意味著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重視,雖然一部分的林業資源都受到了不程度的破壞,但是近年來一直在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森林資源保護意識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為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尤其是當前階段我國退耕還林工作的發展非常良好,退耕還林工作的有效落實,不僅增加了森林面積,還推動林業資源變得越發強勢。但是,我國的林業資源也存在著一定欠缺,比如:我國當前的林業加工技術與美國、日本等科技較為發達的國家相比較存在著非常的差距,雖然說林業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其利用效率十分低,不僅缺少很多現代化的先進設備,同時也無法實現對林業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呈現出了極度浪費的現象。

2提升林業造林技術的重要性

林業資源為經濟發展所提供的充足木材為社會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經濟效益,但是一味的過度開采就會導致經濟效益呈現一次性現狀,所以在進行木材采伐的時候需要及時的進行補種,將造林的質量徹底的提高[2]。科學的進步促使人們逐漸加深對森林的認識與理解,而且森林所具備的調節氣候作用也開始為大家所悉知,因此,提高造林的技術與質量對于林業的發展和環境保護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常用的林業造林技術

3.1播種造林。將樹種種植到土地當中,這樣的植樹方式相對而言較為簡單,不需要育苗環節,所以具備非常大的優勢;但是這一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在技術上對于土地有較大的要求,既需要良好的土壤和水分,還需要穩定的種植環境,無法在頻繁發生災害的環境里實現種植,所以這個方法僅限使用在土壤良好的地區,并且在播種造林的后期需要適當的引入一些合理的撫育手段,保證樹苗的健康成長。一般在播種的過程中應該選擇顆粒較大且容易發芽的幼苗,例如:油桐、核桃等生存能力較強的樹苗。3.2植苗造林。以樹苗作為原材料,將其移植到需要種植的區域進行栽培和種植,這樣的方法普遍適用,并且其所具備的優點也相對較多,使用范圍更加廣泛[3]。一般選擇植苗造林時幼苗的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其所能夠實現的作用卻是非常顯著的。但是這一方法的幼苗培育過程則是十分復雜繁瑣的,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成本,同時還需將造林的方法進行完善,其所需要的成本遠遠高于播種造林和分殖造林。3.3分殖造林。分殖造林是將一個樹木的根部直接種植到土地當中,利用這一方法來實現節約幼苗的目的,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幼苗培育的時間,促使幼苗能夠健康的長大。分殖造林操作起來簡單,其成活率非常高。不足是幼苗有可能會帶有原林木的一些不良基因,致使苗木的生長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而對其價值產生影響。現如今,分殖造林一般都以楊樹、柳樹或者松樹為主。

4林業造林技術質量的提升策略

4.1合理規劃,因地制宜。政府相關部門應以造林工作所具備的特殊性為依據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計劃,讓林業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開展招標、投標、備耕等工作。在編制規劃設計時,應該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等相結合。遵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工作正式開始之前需要進行實地考察,例如:適生條件、優勢種群、地域特點、立地條件、生態學特性、樹種生物學以及造林地條件等。在其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樹種、育林方法以及育林速度等[4]。通過現代的造林技術改善人們的生存條件,將林業建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修改造林計劃需要遵守自上而下的基本原則,讓當地群眾能夠參與到造林中,感受到自己既是項目的開發者同時也是項目的受益者,真正的將造林這件事當作自己的事情去做,真正的實現因地制宜。4.2完善管理體系,加強林業合作。想要提高林業造林的質量就需要完善管理體系并加強林業合作,將所有的管理系統、監理辦法以及驗收檢查等進行細化,確保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能夠有章可循,每個崗位的權責都要清晰分明,將所有的工程管理都落到實處。站在法律的層面上去保護和管理林地與林權,按照不同的用途去制定完善此方面的相關法律政策,完成科學造林的目標,提高林業資源面積,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對林業的發展、保護與經營,建立科學合理的經營模式來推動森林資源增減的質量、結構、速度以及效益等各個方面,堅持實施依法治林,適當的提高造林質量的管理標準,將管理過程作為工作的重點,徹底的改變原本在數量方面的追求,將重心轉移到質量方面,將造林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管控好,保證所種植的樹木都能夠長成一片樹林。4.3加大資金投入,開展科技興林。想要提高林業造林的科學技術水平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大科學技術的投入,將推動林業造林發展的技術作為造林工作的重點,并且認識并了解到科技創新在林業造林中的重要性,在其基礎上加快科學技術的創新,并依靠于地方科研機構的力量來共同攻克造林過程中所存在的系列問題,徹底的解決配套栽培、產品開發、樹種繁育、加工工藝以及種植管理等各個方面的管理水平。其次,有效的提升林業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并深化其質量管理意識和專業化水平,定期對林業工作人員展開技術培訓活動,只有經過培訓并且考核合格后才能夠上崗進行造林工作[5]。此外,還需要深入到基層去宣傳造林的科學技術,編制簡單易懂的宣傳手冊開展群眾宣傳講座和培訓班,以多元化的形式將科學技術、成果以及相關經驗等應用到造林工作當中,提高種苗的選擇、林木的種植、管理撫育以及防治病蟲害等工作的實際操作能力,真正的實現科學造林的目的,在提高林業造林質量的同時也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4.4加大業務培訓,提升專業技能。造林工作人員的實際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直接影響到造林的質量,所以造林工作過程中需要建立全面且系統的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造林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全面掌握并運用林木的生長特點,不同品種的生長習性、土地的整治方法、病蟲害的預防手段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等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將林業造林的質量大幅度提高。

5林業造林的注意事項

雖然說當前階段的林業造林工作已經風生水起,但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仍然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引起相關工作者的關注和重視。首先,要始終堅定不移的堅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因為對于不同林區來說彼此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是非常大的,一般差異都會體現在土壤的種植條件與實際的造林環境不相符,所以在選擇樹種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其合理性。一般選擇正確的樹種和科學的種植以及布局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僅能夠促進樹木的健康成長,推動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在促使周圍的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的協調,提升林區生物的多樣性[6]。此外,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生態特征來推動當地的旅游發展,在林區原來的基礎上提高其經濟效益。其次,應該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開展林業造林工作,并且需要充分的了解所選樹種的生長周期,進一步結合不同個體來考慮影響因素,選擇科學合理的造林技術。一般情況下,造林工作都會選擇在春季時期開展,但是由于近幾年來,我國在氣候回暖,林業造林的時間在原來的基礎上適當提前,冬末初春時期由于氣溫相對較低且蒸發量較少,所以這個階段一般可以開展林業造林工作。

參考文獻

[1]劉振民.林業營造林技術與效益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7,37(22):177.

[2]李淑芬.提高林業造林技術的策略分析[J].農家科技旬刊,2019(02):132-133.

[3]杜海峰.樹木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術研究綜述[J].中國林業產業,2016(02):77-79.

[4]李想.提高林業造林質量的幾點策略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5):142,144.

[5]祁敏.多樣性混交造林的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6,7(12):62-63.

[6]竇俊杰.論林業工程中抗旱造林技術的相關問題及應對措施[J].花卉,2018(20):56-57.

作者:周偉 單位:濱州市博興縣政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