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園林規劃論文

時間:2022-01-06 06:23:00

導語:城市園林規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園林規劃論文

1充分認識城市園林內部結構

園林城市是在中國傳統園林和現代園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城市發展,適應城市需要,順應當代人的需要,以整個城市轄區為載體,以實現整個城市轄區的園林化和建設國家園林城市為目的的一種新型園林。它的總目標是“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人居和諧”。分析其內部結構,大致由以下幾方面組成:(1)公共綠地管理:包括各級、各類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其它公共綠地及城市道路綠比管理。(2)專用綠地管理:包括防護綠地,居住小區綠地,工廠、機關、學校、部隊等單位的附屬綠地。(3)園林綠比建設、養護管理:包括園林綠化工程設計、施工、養護管理單位和隊伍。(4)園林綠化材料生產:包括為城市園林綠化服務的苗圃、草圃、花圃、種子基地等生產綠地管理及專用物資供給、保障事業。(5)園林綠化科研、教育、服務管理:包括園林綠化專業的科研、教育單位及園林內的商業、服務業單位。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管理、服務、生產、科研、教育等幾個環節,密切相關,互相銜接,在國民經濟中,形成了獨立的產業體系。

2科學的做好城市園林綠地規劃

根據國家綠地規劃要求,借鑒國外城市綠化成功經驗,著重于整體城市大環境建設和整體規劃,在結合大規模市政建設和舊城區改造的同時,同步進行高質量,高標準的園林城市。

(1)堅持以人為本。園林建設的服務對象是人,這就要求在規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其服務對象的行為感受與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規劃設計的前期先對其服務對象的行為特征和需求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走群眾路線,聽大眾的意見,充分發揚民主。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力戒用長官意志來代替民意。

(2)從生態園林城市出發,遵循生態設計原則。在規劃設計中要力戒毀林、毀田造園林的作法,對規劃設計范圍內的大樹(特別是古樹、珍貴樹種)要盡可能保留。充分考慮對生態帶來的負面效應,使規劃設計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達到最小;同時還應維護生物多樣性和防止污染。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作到前后相貫。同時將園林規劃設計與當地的生態旅游、農業觀光旅游等結合起來。

(3)著眼于城區內外綠地景觀的銜接和協調,重視對城區出入口、工業區及城區內重點地段和重要節點處的形象設計。

(4)突出“系統”的觀念,強調綠地景觀的整體性,突出城市整體環境觀念,保護城區自然環境,以生態系統、環境質量的提高為目標指導綠地系統規劃。

(5)規劃公共綠地活動功能應從人的需要出發,滿足居民游憩休閑等多項活動需求,著重建設沿河地帶的綠地系統。

(6)突出因地制宜、經濟節約原則,以較小的投資獲得較好的效益。

(7)設計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大力搞好創新。好的園林設計是可以借鑒的,條件適合也是可以完全照用(但要付原設計者設計費),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氣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條件的協調下才取得好的效果,不進行科學研究,不顧實際盲目模仿,最后適得其反,觀賞效果降低,園林建設生命力不強,經常需要改造,浪費大。

3加強園林設計師的培育

在園林行業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的今天,該行業已經作為一個專門的職業,我們更需要的是經過嚴格園林專業培育的職業園林師,我們的培育方式、內容等也亟需進行規范和改革。(1)園林設計師所學的學科不規范。目前我國的園林專業在不同學校名稱也不統一,有環境藝術、藝術園林、景觀建筑、園藝、園林、風景園林、造園學、風景建筑、景園建筑、園林建筑等,甚至“造園林建筑藝術”等等,五花八門令人困惑。課程的設置也不相同,但畢業后都從事園林設計行業,這樣不利于我國園林學科和環境建設的發展。(2)專業學習時間少,學制不完善。園林設計是專業性很強的綜合體,需要經過嚴格的全面地專業學習。(3)在校教育實踐時間少。目前我國的園林專業教學方式采用課堂的分科理論教育和實習的綜合實踐教育。由于資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實習,每次約半月時間。

加強園林設計師的培育具體措施是:實現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的定性、定位、定型和定向,需要相應的人為轉變。首先,專業教育結構層次的調整。要使中國風景園林學科具有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其專業教育需要有三個層次:(1)面向學科:為長遠學科建設培養的高層次博士、碩士人才;(2)面向社會:為國家園林管理和規劃設計建設部門培養的大學本科、碩士人才;(3)面向中國數量與質量日益高漲的風景園林建設市場:為各類規劃設計院所、園林工程公司培養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人才。其次,專業知識結構的調整。一方面,要考慮引入環境藝術、旅游策劃的專業課程;同時,還要引入建筑學科、地理學科、計算機與信息學科、社會人文學科等專業知識。這是以課程設置為實質的專業知識結構調整。4加快立法建設進程,完善園林綠化配套法規和技術標準,理順管理體制,依法強化行業管理

(1)根據國務院立法計劃,積極搞好《城市綠化條例》和《城市公園管理條例》的起草、協調工作;爭取早日頒布實施。抓緊有關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的編制,促進行業法規體系完整配套。(2)根據城市園林綠化標準體系,抓緊專業標準、規范的編制配套。(3)充實加強城市各級人民政府園林行政主管部門(或配備專門的人員),依法行使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職能。在管理體制上,特大城市、大城市堅持實行統一領導下的分級管理,適當保留一定的人、財、物制約調控權;中、小城市以相對集中管理為主。(4)各級政府的園林行政主管部門要參與編制園林綠化規劃,行使行業審核、協調、服務、監督的行政職能,管理城市各類園林綠地的建設和維護。對經營園林綠化設計、施工,苗木花卉生產、銷售等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進行行業監督管理。(5)搞好城市園林綠化成果的保護和管理。城市綠化種植不得隨意砍伐和損毀,特別應落實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職責。

5作好宣傳工作,發動群眾參與園林綠化

建園林城市是一項公益事業,具有社會性、群眾性,離開社會和群眾的支持參與是不可能辦好的。為使群眾能熱愛并積極參與,應以多種方式廣泛地進行有關園林綠化和人類關系的宣傳教育,進行有關樹木花草種養知識的宣傳教育,以提高其認識,培育其興趣,力爭把愛護園林綠化形成社會風氣,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應政策,大力倡導社會、單位及個人出資搞好各個單位綠的園林化,或投資興建各種類型的公園和風景區。

6重生態與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球性環境保護運動的日益擴大和深入,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的“綠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展開。20世紀80年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被提出后日益受到廣泛的重視。針對城市從自然條件到工業布局等各方面的特殊性,應布置大型生態綠化,科學地配置植物群落,使之如自然植物群落一樣能夠自養循環,并起到保護環境、防止污染、調節城市小氣候、保持水土等作用。在城市里要見縫插針地布置綠化,在城市環境藝術的塑造中應多以綠色植物材料進行造景,不斷探索生態園林的道路是園林發展的大勢所趨。

摘要:城市園林建設是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人們生態意識、環境意識的逐步增強,人們對城市園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園林建設如何適應城市發展的要求,如何滿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就成了擺在城市園林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城市;園林;規劃;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