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在森林經營的作用與評價
時間:2022-04-15 10:50:10
導語:環境監測在森林經營的作用與評價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測方法
監測地點應選擇在流域出口、主河流的下游,并在大區域中形成網絡,匯總到數據中心,由數據中心分析環境變化的原因,產生的后果,并做出森林經營決策等,為森林經營提供理論依據。在監測地點通過定期抽取一定水體樣本,并進行檢測,通過檢測泥沙含量、水體流速、水中雜質含量、水pH值等,觀測這些因子的變化。環境監測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它是通過多年的監測進行數據積累的過程,通過垂直比較,即利用每年的監測數據,相同月份的比較得出的結論,綜合分析時,也可用全年的監測數據進行比較。相對而言,相同月分的比較更能反映出環境因子的變化和森林健康的好壞。所謂定期抽取,就是在每年相同的時間,分別不同次數,在相同的地點取樣。以小興安嶺為例,以湯旺河流域為主線,在每個林業局內的河流與湯旺河交匯處設監測地點,在林業局的林場的河流與主河流交匯處,設置二級監測地點,在河流流動季節每月在監測地點取樣一次,在河流封凍季節可一次取樣,觀測河流水位的變化、水體流速、水中泥沙含量、水中PH值,通過多年監測,縱向比較每年相同季節取樣所得出的數據變化,如水體流速變化、泥沙含量變化、泥沙顆粒大小及水中泥沙含量等因子。森林經營程度調查就是指每年的森林經營活動,記載每年森林經營活動的時間、類型、涉及的范圍、對森林因子影響等。
評價方法
森林健康直接與森林蓄水量及含水率有關,含水率的變化,通過河流中水體流速的變化體現出來。森林健康程度好,含水率越穩定,在大氣降水時,森林蓄水能力強,森林流出的水量越穩定,伴隨著水中泥沙含量越少,水土流失程度越不嚴重;反之,森林健康程度差,森林含水率低,在大氣降水時,森林蓄水能力弱,森林流出的水量越不穩定,在大氣降水時,短時期就會流失,伴隨著水中泥沙含量越多,水土流失程度越嚴重。河流水位的變化與森林健康關系密切,以五營林業局為例,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迎賓河、永緒河、鐵山河、豐林河及平源河,河流水位變化較小,水體流速穩定,原因是該保護區未經大規模的采伐,基本處于原始狀態,因此這些河流水位變化不大,只對試驗區進行過衛生清理,森林功能恢復較快,大氣降水后,地表徑流小,雨水通過地表徑流緩慢流出,對地面沖刷小,水中泥沙含量較小。而除黑龍江豐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五營大部分地區都經過大強度的森林經營,對森林的功能干擾嚴重,開發初期,河流水位較高,水面較寬,現如今只成細細的小溪,有的甚至無水,大氣降水后,地表徑流大,雨水通過地表徑流急速流出,對地面沖刷大,水中泥沙含量較大。水中泥沙含量的變化與森林健康關系密切,河水中泥沙含量越高,泥沙顆粒越大,代表水土流失越嚴重,森林健康越差,隨著泥沙顆粒的加大,代表水流對地表沖刷嚴重。一般情況下,地表層屬暗棕壤,土壤顆粒較小。泥沙顆粒大,說明水流對土壤沖刷越深,水土流失越嚴重,反之,泥沙顆粒小,說明水流對土壤沖擊小,水土流失輕。森林經營直接能反映對森林的破壞程度,可持續的森林經營活動,環境監測指標在短期內可以得到恢復,森林經營強度越小,恢復時期越短,森林經營強度越大,恢復過程越長。因此,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特點,通過對觀測因子進行長期觀測,做出判斷森林經營的好壞,以及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干擾程度,及時調整林業經營政策。森林經營直接改變了林分結構,不同的森林結構、不同的齡組,森林經營強度不同,直接反映森林的功能,因此,除對環境因子進行監測外,還需對森林因子進行監測,如采伐強度、樹種組成、齡組結構、經營輪回期等因子,利用這些因子與環境監測因子進行回歸,找出這些因子的回歸關系,確定合理的森林經營方式,為森林經營提供理論基礎,為上級主管部門制定森林經營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和支持。
結論與建議
環境監測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環境因子能夠反映森林經營的好壞,也能反映出森林健康的程度;環境因子的變化與森林經營密切相關,森林經營是有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森林健康狀況下降,森林恢復時間長,反之,森林恢復時間則短。由于環境監測還沒有在森林經營中得到應用,建議盡快啟動該項目的建設,并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盡快建立起環境監測系統。
本文作者:韓志軍工作單位:黑龍江省朗鄉林業局
- 上一篇:論多措并舉提升農機效益的路徑
- 下一篇:地區森林經營的現狀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