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教育現況及建議
時間:2022-03-04 11:05:21
導語:中學歷史教育現況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評判優質課的標準單一化———課堂氣氛熱烈就好
這是一種誤區,教學形式可以多樣化,但不能丟棄教學重點。比如現在的歷史課堂上常常引進歷史劇來活躍氣氛。在這方面,有能力表演的只是少數學生,其余大部分同學只能充當觀眾。這樣熱熱鬧鬧的一堂課下來,學生對于何是重點,何是難點一頭霧水。等到測試的時候,急得是抓耳撓腮。我認為一堂成功的歷史課,應該是課文內容與教學方法的統一,是歷史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的統一。華東師大葉瀾教授認為,一堂好課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基礎教育而言,大致表現在五個方面:有意義、有效率、生成性、常態性、有待完善。
二、沒有作業即成功———學生課上、課下都輕松
隨著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我們逐漸忽視了傳統教具的重要作用。教科書,粉筆,作業這些傳統教學中的法寶仍然不能全部拋棄,只是要用得巧妙,不給學生造成負擔。授課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板書很少或是干脆沒有板書。其實不然,板書在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板書設計是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之一。好的板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教師漂亮、規范的書寫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加深其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是學生不可多得的學習助手。
三、研究課題虎頭蛇尾
歷史教學中經常會組織一些專題研究,或需要大量史料來證明的觀點,這就需要組織學生去探究,由于種種原因導致課題只留下一些疑問和懸念。我們在歷史課上經常會看到老師給學生布置這樣的拓展作業:請根據我們今天學到的某某主體或某某人物寫一篇二百字左右的小論文等等類似的題目,可是當下一節課上課的時候,有多少人認真驗收所留的作業了呢?學生由于時間不充裕,課業負擔重,往往無法獨立完成作業,教師又沒有給予及時的指導,很多時候這樣的作業都是虎頭蛇尾。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教學中的不足及其原因,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專業技術培訓要保質保量
本人參加過多次網絡培訓,但是由于諸多原因,多半也只是應付了事,學夠課時,完成作業,能夠畢業。如果每個人在培訓中多讀,多研究,多寫文章,而且能夠把這種習慣堅持下去,肯定能取得非同凡響的成績,不斷更新知識,我們才是強大的。我作為一名一線的歷史教師,真心希望自己成為與時俱進,走在時代前列的優秀教師。只有先提高教者的能力,才更有利于學習者能力的提高。
2.教師應該增加系統性的閱讀,而不僅僅是依靠網絡資源
運用網絡資源查找資料雖然方便快捷,尤其在電子備課推廣以后,幾乎九成的知識補充都來源于網絡,這樣就導致閱讀缺乏系統性。既然已經選擇了做歷史教師,那就做一名讀書人,奮斗著,鉆研著,不斷厚實文化底蘊,培植教育智慧,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吧!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感慨網絡技術發達的同時,不要忘記遨游于書海的那份愜意。
作者:王芳
- 上一篇:控違拆違拆遷工作自評報告
- 下一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