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對初中歷史的應用
時間:2022-01-07 10:42:01
導語:情境教學法對初中歷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境教學法有較強的情感色彩,并且具有一定的生動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不僅符合現代學生的發展需求,還能夠有效降低教與學的難度。另外,情境教學法是在現實生活基礎上的創新,能夠確保學生的身心完全融入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挖掘到教材中所無法直觀呈現的內容,使得整個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對提升學生關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更有利。
一、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優點
(一)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在學習時,除了有目標等信念支撐外,還有興趣因素的影響。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正是對興趣這一影響因素的有效利用,使得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調動,能夠積極參與到歷史學習中。比如,歷史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索懸念的興趣,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又如,通過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學生容易對生活中的歷史產生興趣等。
(二)和歷史課程特征相符,充分符合學生的認知
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活動要求歷史教師對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進行有效培養。關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有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以及家國情懷。由此可見,時間和空間是學生學好歷史的關鍵因素,一般教學模式很難同時實現時間和空間的教學,而情境教學法卻可以完成這一教學目標。歷史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法,能夠將學生帶入到相應的歷史情境中,使得學生更好地把握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和空間,并找到各歷史事件中的聯系,進而實現對歷史知識的有效把握。因此,情境教學法和歷史課程特征極其相符,并與學生的認知完全符合,是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教學手段。
二、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與原則
(一)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
隨著初中歷史情境教學法優勢的逐漸突顯,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將其作為開展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的關鍵手段,也就導致其目標越來越明顯。關于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通過形象、生動的歷史場景創設,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態度體驗;其二,利用歷史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其三,利用歷史情境,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情感;其四,通過歷史情境,對學生的感覺進行訓練,對學生的直覺進行培養直覺,以此推動學生創新發展。
(二)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原則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隨著教學內容和目的的變化而發生改變,但是整體上還是要遵循一定原則的。而初中歷史情境教學的原則主要是可靠性原則,所創設的情境要有所依據,不能胡編亂造,以此確保所創設的情境能夠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發展。
三、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設與運用
(一)運用歷史劇創設情景,展現真實歷史事件
歷史教師在為學生創設情境時,可通過組織學生創作歷史劇的方式還原歷史事件,將真實的歷史事件呈現給學生,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進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對推動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對學生開展《原始農耕生活》這節內容時,主要是對河姆渡、半坡和大汶口的講解,為了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歷史教師可將網上查找的相關資料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理解每個時期的原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以及房屋特點等內容。在此基礎上,歷史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生挑選不同的時期創設情節劇,并將主題設定為“農耕生活”。然后,給每組學生一周時間進行演練,最后在本章內容學習結束后進行表演,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對這次活動進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但能夠加深對大汶口、半坡和河姆渡這三個時期的認識,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初步構建出初中歷史學習體系,為其后續學習奠定基礎。另外,在學生演排歷史劇的同時,他們會對各時期存在的物件,不應該出現的物件等進行深入探討,進而豐富其知識儲備,利于其歷史素養的形成。
(二)創設語言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時,歷史教師還可對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化進行充分利用,通過生動、深情、幽默的語言藝術促使學生與歷史內容所表達的情感達成共鳴,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對學生開展《海峽兩岸的交往》這節內容時,歷史教師為了能夠激起學生對海峽兩岸人民情感上的共鳴,使其感受到海峽兩岸人民對家鄉和親人的想念,可以將余光中的《鄉愁》引入本節課。當歷史教師深情朗讀完這首現代詩時,學生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聽出了作者的濃濃思鄉情”。而歷史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濃濃的思鄉情也涵蓋不了海峽兩岸人民的思念。在此語言情境中,學生對海峽兩岸人民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思念之情產生了好奇,想要對其進行深入探究。
(三)利用問題創建情境
在進行情境教學法創設和應用的過程中,除了上述兩種創設和應用方式外,歷史教師還可以利用問題創建情境,活躍學生的歷史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在攻克一個個問題的同時,了解所學歷史的真正內涵和意義,使其歷史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例如,在對學生教學《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這節內容時,主要是對漢武帝所實施的大統一思想措施的講解。在實際教學中,歷史教師可以通過《東平陵故城》這一經典故事引入話題,并依據教學目標提出如下幾個問題:1.漢初和景帝末年的經濟局勢發展存在哪些差異?2.董仲舒針對當時發展情況,提出了哪些應對措施呢?3.董仲舒所提出的應對措施對后來的文化發展起到什么作用?通過這種層次化問題的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對本節所學內容有了一個更深層的認識,不但增強了理解能力,同時也使得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
(四)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現真實的歷史情境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創設和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歷史教師要能夠對現代多媒體手段進行充分利用,在優化教學效果的同時,使得真實的歷史情境能夠展現在學生面前,如此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所學內容。例如,在對學生開展部編版《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第4課《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這節內容時,主要是對夏、商、周三朝政治制度的講解,重點為西周分封制。在實際教學時,歷史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三字經》中關于夏、商、周歷史朝代更替的音頻內容,并在“夏傳子,家天下……最長久”中進行如下探討:師:同學們,依據音頻內容,你們是否知道周武王滅掉商紂王后所建立的新王朝是什么嗎?生:西周。這時,歷史教師將學生引入主題。師:你們知道為什么周王朝“最長久”嗎?生A:因為大王管理得好?生B:可能是忠臣多?……師:既然大家這么好奇,那么我們就一起走進《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吧!多媒體技術的有效利用,不僅能夠為學生創設更直觀的情境,同時也能夠使得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初步認識,并對歷史知識產生探索欲望,讓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四、結語
在將情景教學法應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將其應用價值突顯出來,就需要歷史教師能夠對其概念進行深入地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設目標和原則進行確定,以此設計出有效的應用策略,促使情境教學法能夠與歷史教學法更好地融合,進而推動初中歷史教學更好發展,使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馬文明
- 上一篇:農業院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教育研究
- 下一篇:互聯網+環境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