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建議

時間:2022-01-08 09:58:05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建議

近些年來,隨著時代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及新課改的推行,核心素養一詞被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所接受和認可,他們也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地在個人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努力嘗試,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其中,時空觀念作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在歷史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培養和提升,既有助于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的了解和認知、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其他學科素養,以此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以歷史的視角和思維去看待和解決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在西部地區的初中歷史教育教學實踐,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就西部地區初中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素養進行了一定的思考,具體分析如下:

一、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歷史教學資源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中時空素養培養活動的開展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資源載體,諸如教材、地圖、信息網絡資源以及富有歷史價值的鄉土資源等,這些都可以在恰當和必要的時候服務于歷史教學活動,當然,就時空觀念素養的培養來看,不同的教學資源在其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且需要我們予以必要和恰當的取舍,具體可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合理利用教材。歷史教材是學生歷史學習過程中最為直接和有效的載體。就目前筆者所在地區使用的人教版歷史而言,其內容編排也充分地考慮了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需求。其中,歷史教材中豐富的地名及變遷如古地名長安、天京、河州,現地名西安、南京、臨夏等。不同時期的疆域圖如秦代疆域圖、唐代疆域圖、清王朝疆域圖;著名戰爭的態勢圖,如楚漢戰爭形勢圖、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以及部分特定的示意圖等的閱讀理解分析,都極有利于學生時空觀念的培養。二是恰當地利用各種歷史地圖。一般而言,初中歷史教學中都會提供配套的歷史地圖,如歷史地圖冊和填充圖冊等。但就筆者的教學觀察發現,歷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歷史地圖的應用和把握并不理想,事實上,歷史地圖中包含著豐富的時空信息與資源,這就需要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歷史事件準確地解讀。如通過閱讀太平天國形勢示意圖,有助于我們更準確直觀地了解太平天國起義軍的行動路線、活動區域、版圖變化等,而通過閱讀觀察新航路開辟示意圖,則能幫助學生了解迪亞士、麥哲倫等人的航行路線。三是信息網絡資源的使用。信息時代的教學需要積極地通過網絡途徑獲取大量及時、生動、具體的資源并加以利用,如教師可圍繞一定的歷史事件,通過借助信息網絡技術手段,搜尋、整理甚至開發相關的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歷史的重現,深化學生對歷史的認知和理解。如講述盛唐時期的內容時,筆者便搜尋了一些關于大明宮的部分影視資料,讓學生在跨越時空了解中國宮殿建筑巔峰之作的同時感受盛唐的雄渾氣勢。四是注重挖掘本地特有的鄉土歷史資源。以筆者所在的蘭州市區及周邊情況來說,擁有一系列豐富而鮮活的資源,且不論此處先民繁衍生息留下的各種遺址。如新石器時期的西坡屲遺址、花寨子遺址、青崗岔遺址、榆中馬家屲遺址、永登樂山坪遺址。但僅自公元前81年設置金城郡起至今兩千多年里沉淀的歷史文化資源及其作為絲綢古道重鎮留下的各種特有的人文資源,已值得初中歷史教師去挖掘利用,并結合教材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補充介紹,讓學生在了解本地歷史增強自豪感的同時,激發學生今后更加積極地投身到地區的建設和發展之中的熱情。如在講述古人類文化的相關內容時,筆者便以永登出土的陶鼓為切入點,展示并介紹了本地區各種新石器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各種器型優美、紋飾絢麗的彩陶。在講述關于建筑的相關內容時,本地區的府城隍廟、白云觀、嘛呢寺、魯土司衙門、皋蘭文廟、西關清真大寺、山字石基督教堂、顏家溝天主教堂、青城古民居等都是極好的素材。除此之外,沿用至今以“營、墩、堡”命名的地名在本地數不勝數,諸如陳官營、小康營、土門墩、拱星墩、劉家堡等,清水驛、沙井驛等驛站星羅棋布,各種渡口浮橋如北周金城津、鎮遠浮橋,再如市內的漢明長城和烽火臺等黃河沿岸特殊的運載工具羊皮筏子等,都見證了這一兵家必爭之地的輝煌往昔。為此,初中歷史教師有必要利用各種途徑積累并結合教材內容,歸類上述鄉土歷史資源,有效地利用上述資源實現對學生時空觀念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二、注重知識間的銜接和聯系

歷史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脈絡和趨勢,這也決定著歷史知識并非是雜亂無章,而是縱橫相連的。為此,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教師通過注重知識間的銜接和聯系并形成一定的知識架構,有助于學生對歷史發展脈絡的認知和理解,更清晰地理解某一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即較為完整全面地理解歷史,而這一過程對于學生時空觀念素養的培養也是顯而易見的。當然,除了注重歷史學科本身知識間的銜接和聯系外,還需要加強歷史與相關學科間知識的聯系,實現知識的遷移互補,其原因在于:一是鮮活的歷史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各學科知識和內容;二是學科間知識的滲透互補,有助于我們以更廣闊的時空觀去看待歷史,并更好地實現以史為鑒的效果。如在講述中央集權制時,筆者一方面以戰國形成、秦朝建立、隋唐完善、元代完善、明清頂峰的縱向角度進行了知識的梳理,另一方面結合初中思想政治的相關知識如辯證觀點就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進行了一分為二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就我國當前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進行了比較性的分析。為此,初中歷史教師除了深刻把握和理解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不斷地厚植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條件和時間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有必要游歷各地,熟悉和了解不同區域的風土人情,以豐富個人閱歷和見聞,從而更深刻地把握包括時空觀念素養在內的各種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三、靈活使用信息網絡技術拓展教學時空

信息時代的教育教學需要積極地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和手段,拓展教學時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時空觀念培養來說,信息網絡技術除了上文提及的有助于實現歷史重現、增強對歷史的認知和理解外,在其他方面也有顯著的優勢:一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于信息網絡技術實現音視聽效果,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二是能夠實現教學時空的拓展,如借助微課等方式,學生可適時適地就自己感興趣或不理解的內容進行強化認知,再利用網絡溝通工具如釘釘、微信、QQ等方式,就相關問題與同學或老師進行交流溝通,而這對于學生時空觀念素養的培養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完善自我成就學生

能否有效實現對學生進行包括時空觀念素養在內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歷史教師的專業素養。普遍來說,西部地區部分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專業知識積累,尤其是信息能力和水平上還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間,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借助各種渠道,如同行交流、線上線下培訓學習、個人反思總結等方式努力提升個人的素養,在完善自我的同時更好地授之以漁,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和解決各種歷史問題,逐步地成就學生。總之,時空觀念素養作為重要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需要我們尤其是西部地區的歷史教師在提升自我素養的同時,要結合具體的學情,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靈活地進行培養和提升,幫助學生以歷史的視角和思維更準確、全面地認知和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和長遠發展。

作者:柴玉蘭 單位:蘭州市第七中學